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朱敏敏 《现代语文》2010,(11):102-10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立了“生活教育”理念,所悄“生活教育”,指“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的,以提高人的实践创造能力为核心,启发学生去改造生活,创造新世界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洋务派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以“西文”、“西艺”为主要内容的洋务教育也相继问世。由于洋务教育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指导思想而展开的,所以其问世伊始便伴随着“中体”与“西学”之间的矛盾和“中学”与“西学”之间的两难选择。“中体西用”的教育模式是以引入“西学”保存“中体”而展开,却以打破“中体”而告终。  相似文献   

3.
丹阳因“丹凤朝阳”的古老传说而得名,又因是马相伯、吕叔湘、吕凤子、匡亚明“教育四大家”的故乡而闻名。近年来,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发展以校长为本”的理念,围绕“推进全面教育现代化”目标,遵循规律,统筹兼顾,着力打造区域教育品牌,教育事业呈现出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24):F0003-F0003
山东威海市塔山小学创建于1989年,是一所年轻而又充满朝气的学校。塔山小学以“生命因爱而精彩”为教育理念,以“真爱教育”为办学特色,着力建设“和谐进取、自主创新”的学校文化。让师生濡染“爱的教育”文化,是塔山小学主题活动的最终目标。学校以综合活动为载体,将学科活动和特色活动整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 教育。研究生本教育的专家们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 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 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 发展。  相似文献   

6.
汪圣波 《教师》2011,(18):10-12
和谐德育是以引导教育者掌握德育规律,提高育人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传统和谐德育是指以“天人合一”“天人和谐”“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人我和谐”“群己和谐”“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必中节”“仇必和解”为主旨思想的道德教育体系。现代和谐德育是一种以促进主体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和谐的德育机制、德育策略为内容的道德教育体系。传统和谐德育与现代和谐德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的社会背景、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的过程、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教育模式、教育的评价体系、教育社会效用等九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日常教育是指平时的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初中生的日常教育是当下社会多数人都会讨论的热点话题,而初中阶段的教育对于初中生自身的各种习惯养成也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习惯对于初中生未来的成长历程也是一笔重要的财富。在苏州某实验学校,校长提倡“五成”教育理念,“五成”教育理念的内容有成德以养、成学以思、成才以行、成艺以勤、成健以恒。而将“五成”教育理念融入初中生日常教育正好是能够培养初中生良好习惯养成的主要载体,因此在面对初中生的日常教育中融入“五成”教育理念的这种教育路径是具有必要性的,为培养初中生形成“成德以养、成学以思、成才以行、成艺以勤、成健以恒”的好修养为教育目标进行具体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初中生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培养初中生的良好修养和习惯,提升初中生的自身素养,体现出“五成”教育理念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教学三境界     
教学有三境界——“授之以鱼”、“授之以渔”、“授之渔场”。“鱼”即知识技能的结论,是教学的第一追求;而“渔”即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和技巧,才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渔场教育”是以场境创设为基础的“场境教育”,是“授人以鱼”的知识教育与“授人以渔”的方法教育发展的必然,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建构”为核心,构建“生命化”、“生活化”和“生态化”的学习场境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最根本的教育思想,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部分。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并且说“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教育的第一特点是,“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大众自己办的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农民是大众的最多数,教育首先要为农民服务。他指的大众也包括工人和其他劳动群众,他是为工农教育奋斗终生的。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以“工农劳动阶层”…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域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相互规定的关系,明确的界域有助于得出清晰的本质性认识。在基础理论长期纠缠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而未得精确共识的情况下,转而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指哪些”应该不失为有益的致思路向。“思想政治教育”因其内在地包含着阶级性与政治性而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属性,成为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对其界域的指认不能以人类历史上是否存在类似的现象为依据,而应该以其阶级性与政治性为判断标准,以其概念生成史及其学科的规定性为参照,据此框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域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培育教育对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价值观为基本途径,以促使教育对象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者为现实任务,以促进教育对象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为最终追求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立德树人”是党中央把握教育规律,掌握教育发展趋势,为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而做出的重要决策。高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以“育人为本理念”为隐性路径、以“师风师德建设”为重要路径、以“社会齐抓共管”为基本路径,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老子思想主要论述了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则,强调了“道”的概念,由此引申出“尊道而贵德”、“反者道之动”、“无为而无不为”等观点。这些观点给现代教育以启示:以“尊道而贵德”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反者道之动”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无为而无不为”为教育教学的基本策略。由此,在教育教学中要留点“布白”,民主宽松地进行班级管理,形成“若即若离”的师生关系,利用榜样进行示范,实施主体性教育,建设替在课程。  相似文献   

13.
“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教科所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学为本的教育.把“主要依靠教”转化为“主要依靠学”的教育.它是一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因素.是实现教育均衡的有力杠杆,更是现代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相似文献   

14.
一、“生本德育”的实质1.“生本德育”的定义。生本德育”是指“以生为本”的现代德育观和方法论、是指以学生为教育本体的学校德育 ,“生”指学生 ,“本”为人本、本体。“生本德育”是指学校德育理念、德育思想、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均以学生为本体、为根本的出发点。以教育对象为本体 ,围绕学生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主体精神实质特点、行为实际表现而展开和实施。它既是德育理念、又是德育实践 ,且区别于传统的“师本德育”。就大德育观而言 ,学校德育其范畴 ,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及法制、纪律教育等。无论…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校工程教育正走向国际化,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校工程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以安徽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申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以专业电控技术课程群为对象,以车用电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开展了以“工程教育”为导向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其中包含“教学目标”设计、“融入课程思政要素的教学内容与方式”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和“课程学习”设计等,以此期望能为我国车辆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可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实践方式,其核心思想是要倡导“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这种“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即为生本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思想,生本教育为学生好学而设计,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基石,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始终是以其大教育理念为指导,着眼于国家、民族的创造目的,以教育科学的“行”与“知”的哲学关系立意,以办学之“行”的实践为基础,以改造“教育组织”的探索为重要前提的。他的毕生之管理经验,又是以其创造性的、全面而细致地“做”见于《全集》的。他的“创造教育”的先进思想和实践经验,最值得今天的教育者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女学观是其维新改良教育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独树一帜。以作新民为第一急务,开民智为第一要义,兴学校为第一政事,办女学“为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女子是可以受教育的,女子需要受教育,要让女子接受新式教育。唯有通过新式女子教育,才能造就智开、平等、自立、宜家、善种的女“新民”,而“新民”的核心素质应该为“民德”、“民智”、“民力”。  相似文献   

19.
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面临教师和学生流失、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等难题,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实现发展转型。在地化与生活化是乡村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一种可能路向。基于这一理念,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城川镇大寨小学充分利用“平凉金果”的区位优势,开发与实施具有乡土特色的“苹果谷”校本课程,建设“小而优、小而美、小而精”的乡村小规模学校。面向未来,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要以“相信孩子”为根本,以满足主体“需求”为导向,以贴近“生活”为指南,以“联盟”协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是以“互联网”为中介,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通过二者深度融合而综合实施的教育系统的改革与创新。高校是推进“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体,当前仍存在资源平台支撑不力、教师参与不够、学生自主发展受限、评测与改进难以实施等现实问题。高校可通过完善“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打造“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师资队伍、提供“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服务、构建“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深入推进“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