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预衡教授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内容博大,论述精深,是当前文史论坛的一大新成果。该书具有如下特点:一、史实全面,资料广摘,以见其“博”1.分期专论,涵盖浑融文学史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主要应表现为分期的系统衔接,专论的层次...  相似文献   

2.
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一部比较有影响的高技教材,同时也是一部水平比较高的教材,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就教材中的一些知识性问题提出商榷,以期使教材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3.
北京师大郭预衡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继《长编》(五卷本)和《简史》之后,又以四卷本问世,再次为大学文科教材,增色添彩,绽现更新的一页。当然,这些创作的成就,是接踵于40年来前人跨越的步伐,吸收已出版诸书之长而取得的。但和以往的同类教材相比,本...  相似文献   

4.
熠耀锦心冠冕文史———评郭预衡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简史》章明寿北师大郭预衡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一为《古代文学史长编》,一为《古代文学简史》。从内容上来说大体相同。但“长”有长的特征,“简”有简的本色,互为配合,相得益彰。这里拟就《简史》进行一...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学语文教学最权威的学术期刊,我们早应该介绍一下郭预衡先生和他的《中国散文史》,因为这部书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很密切。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古文,在这部书中都有很精彩的研究、评论。《中国散文史》的特点,概要地说有三个。一是材料丰富。有着深厚旧学根底的郭预衡先生,为写此书,花了十几、二十年时间,遍览古人文集,精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充分例举作品,结合作品来做研究评论,言必有据。  相似文献   

6.
郭预衡教授学有渊源,又自辟蹊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专长和学术风格。所著《中国散文史》,体大思精,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研究达到的最新高度。以长编、正编、简编配套,建构系列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开拓创新,成就卓著,广受学人称誉。郭预衡教授为人为学,求实求真,学识渊博,著述宏富,体现了他鲜明的学术品格和独特的学术建树。寻绎他的治学之道、治史思想和学术成就,可以得到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一书在结构、内容上的亮点及其存在的不足,指出它对当下重写文学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部上乘之作──评郭志刚、孙中田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熊威在近年来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中,由郭志刚、孙中田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师范学校教学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上乘之作。主要表现在体例比较科学、严密,...  相似文献   

9.
史胆、史识和史才是文学史家的必备要素,朱德发《中国五四文学史》体现出史胆、史识和史才的高度统一。作者运用“历史的美学的”批评方法,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在占有、选择和研究史料的基础上,不拘泥于己有的认同思维模式,揭示文学发展规律,对“五四”文学作出了高度而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文学,上下四千年,源远流长,浩如渊海。在这丰富的文学史料基础上来构建中国古代文学史,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地表述中国古代文学的概貌和发展脉络,科学地阐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渊源和规律,力求反映出古代文学发展的本来面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主要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但是,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它受着一定历史时代的政治、经济的制约和影响;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又和文化的其它领域如历史、哲学、宗教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文学史的撰述必须正确阐释文学发展中的内外关系。既要看到文学发展中文学和时代的经济、政治以及哲学、历史、宗教、艺术等的密切关系,从而认识文学作为优秀民族文化传统重要部分的历史价值;同时,更要着眼于文学本身,不使文学变成政治与经济的简单图解,成为哲学和历史的失掉个性的附庸,而单明其自身发展的先后继承、消长得失以及独具情性和美感的文学特性,成为一部真正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11.
丁帆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史》是一部独具个性的“新文学”史,它以新的文学史观,全面广阔的研究视野,人性的、审美的研究立场以及独特的研究方法,展现出其突破以往文学史撰写模式的鲜明个性,走出一条“个性治史”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2.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几位专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以下简称《文学史》)一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 ,《文学史》客观地选评了大量的作家作品 ,特别是一些以前的文学史中见不到的作家作品。这使得《文学史》在作家、作品的选择上给人一种陌生感。恰恰是这种陌生感 ,标示出它与过去一些版本的现当代文学史教材的截然不同。《文学史》站在世纪之交的高度 ,按照文学自身的逻辑追寻其发展的线索 ,在深刻洞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前提下 ,对一些在历史和现实中曾被忽略或者不被重视的作家…  相似文献   

13.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在每卷后均附有《文学史年表》,以时间为线索,为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等系年,对于使用者大有裨益。但是《文学史年表》中也存在一些疏漏之处,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加以辨别。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文学史>突破了传统文学史分期的某些局限,赋予了"中国新文学"以更为准确的内涵;吸纳了学术研究的有关最新成果,克服了内容上的种种"偏枯"现象;采用了一种科学而清晰的叙述体例,具有简明实用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郭预衡先生一生专攻中国文学史研究,是当代著名的文学史家,兼具史家之心、智者之思和文人之志。他拥有"史家之心",在他的中国文学史著述中,呈现出由浅而深三层内涵:一是走进历史现场,二是寻绎历史脉络,三是重构历史空间。他具有"智者之思",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审视社会的演变,洞察人性的精微,揭橥作家的心态;其著述堪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大学问、大文章。他肩负"文人之志",称许古代作家的"文采"、"才情"、"情致",其中国文学史著述极富文采和情感,据事以类义,援古而证今,字里行间流淌着一股堂堂正正的"浩然之气"。郭预衡先生彰扬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以丰厚的中国文学史著述,肩负人文学者的历史责任,形成独具风标的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自学考试本科段必考科目之一,这门课程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如果没有恰当的方法,没有明确的针对性要想顺利通过考试,确非易事。要做到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解、记忆教材内容,就要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一、大纲与教材的关系考试大纲是指导考生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本科段的一门必修课,内容包括了自先秦、秦汉以来,一直到近代文学演变的历史过程。自考生面对漫长时期中如此繁富的文学史内容,要想把握理解,消化吃透,就必须掌握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辉煌,古代文化的源远流长,使得记载灿烂文明与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中国古代文学史》有几分厚重(知识容量大)。这对于自考生来说,无疑于难上加难。因此考生在以考试大纲为依据的同时又要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史》这门课程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课程特点的学习方法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对外汉语文学史教材的现状,结合对北大版《中国古代文学史教程》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程》的分析,提出了对外汉语文学史教材编写应遵循文学史与作品选结合、突出实用、提高针对性等原则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