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科的经典文献,近10余年有多种校点本面世:198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袁英光、刘寅生整理标点的王国维校本《水经注校》,王国维手校本以朱谋(土韦)本《水经注笺》为底本,对校了宋、明《永乐大典》本和明清诸名家版本,“对于研究郦学史的人,此书的价值是很高的”,但编校讹误较多,已有人撰文辩正;1989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的杨守敬、熊会贞注疏年《水经注疏》,该书“对前代的《水经注》研究作了一个划时代的总结”,“杨守敬和熊会贞对《水经注》的研究可以说是对乾隆以来郦学研究的全面总结和发展,他们的研究成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陈桥驿校点本《水经注》,该书以《四部丛刊》本覆殿本为底本(殿本实以赵—清本为底本),兼采《永乐大典》本、全祖望校本和其他诸多版本之长,代表了明清郦学考据学派的全部成就;1995年岳麓书社出版谭属春、陈爱平点校本《水经注》,该书以王先谦合校  相似文献   

2.
《水经注》记载的名胜古迹有神话传说中的名胜古迹、域外名胜古迹、据南方古文献辑录的南方胜迹、当时存在而今已不存和至今仍存在且有所更新发展的胜迹.郦道元对名胜古迹的辑录生动而求实,对《水经注》所载名胜古迹的整编对于郦学研究、文献学研究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将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3.
陈桥驿教授所著《水经注研究》的出版问世,是郦学研究史上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我怀着极大的兴趣,通读了全书,并为作者的治学精神深深感动。北魏郦道元所撰《水经注》,作为以天下水道为纲,旁涉诸水经行地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情况的综合性地理撰著,无愧是集六世纪以前中国地理学之大成者。郦注由于内容博大精深,资料翔实可征,对历史地理的研究及当代地理的研究,无不大有裨益。对待这样一部地理巨著的研究,千多年来,代有其人,迭有力作巨制。特别是有清一代乾  相似文献   

4.
《水经注》虽是一部地理学著作,在文学史上却有着较高的地位。其写景语言更是峭丽峻洁。郦道元在《水经注》的写作中选词精审,构句简练整洁,修辞逼真,而又具有切入景物深邃的语言表现力。因此,研究探讨《水经注》中写景的语言艺术,对于提高文学语言的艺术水平,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古人研究《水经注》,多事校勘而罕见训释。唯近人杨守敬纂疏,熊会贞参疏之《水经注疏》,集明清以来“郦学”大成,汇萃校勘、疏证于一书,为目前治《水经注》之最佳校释本。然而也不无某些遗漏.下面略补数则,以就教干同好。一卷四《河水四》“华山”条:“自下庙历列柏南行十一里,东回三里,至中祠。”“下庙”,杨、熊未注。健按:即今之西岳庙。“列柏”为晋太康八年宏农太守卫叔始、华阴令裴仲恂所植,现尚存活二株。“中祠”,杨、熊未注。健按:据清人蒋湘南《华岳图经》考证:“即唐封金天王册所谓神祠  相似文献   

6.
胡适重勘《水经注》公案在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探究其中的来龙去脉对认识当时的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胡适前后矛盾的言行,"爱惜羽毛"的个人性格及其戴震研究来看,他涉足该案的动机不仅是要为戴震辩诬,也是为自己辩护.胡适提出要用"科学方法"考证此案,在实际的考证中则以"勤、谨、和、缓"治学四字诀贯穿其中.不过,他费尽心机的考证最终未能成功为戴震翻案,反而在学界引发不小的争议.无论如何,胡适重审《水经注》案不仅有功于郦学研究,其中表现出的严谨的治学态度也给后人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7.
胡适以大半生精力重审“《水经注》戴袭赵学术冤案”,其特点是他为戴氏平反酝酿的时间长,花的时间最多;他重审此案的动机最具深意;他搜集到的郦学版本资料最多;他为之所写的文章最多、考证最勤;他为平反“戴袭赵”冤案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白凤娜 《文教资料》2011,(36):241-243
对《水经注》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近二十年来《水经注》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并呈现出不断深化、拓展与创新的趋势。其中既有集大成的研究成果也有零散的查漏补缺。研究者主要从概述、版本、考证、历史地理、文学等方面对《水经注》作的探讨,笔者试兹及所见,择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论述了杨守敬针对《水经》作者、郭璞《水经注》、郦道元《水经注》“互受通称”说、郦道元《水经注》版本、郦道元《水经注》在历史地图编绘中的价值及《禹贡》中出现的“异地同名”现象等问题,所提出的一系列独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郦道元是世界著名的文化伟人之一,他的《水经注》一书,早已列入中国古代经典名著,是我国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水利学、民族学、语言学、文学、民俗学许多学科研究的伟大著作。《水经注》于南北朝时期问世,至隋唐时期流传渐广,一千四百多年来,对郦道元及《水经注》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尤其是明清以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郦学。  相似文献   

11.
金甦 《闽江学院学报》2005,25(1):113-119
文章列举了版本学界对“一人持本,一人读书”的三种不同的观点;考证了刘向校书的三个步骤;分析了这句话的两个不同的版本;最后对三种观点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12.
中华书局1974年出版的点校本《魏书》吸收了历代版本之长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本子;虽然如此,仍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商榷。前修时贤已对此付出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许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版本《魏书》的点校提出一己之浅见。  相似文献   

13.
对戴震《毛诗补传》中文献整理的三种方法——注音、训诂、校勘进行梳理:首先,《毛诗补传》通过注音来表明经文押韵的方法,有直接表明与间接表明两种;它有时又能根据押韵规律来校勘经文。其次,《毛诗补传》训诂特点主要为:注重因声求义、反对缘词生训、点明行文规律。再次,《毛诗补传》校勘内容包括校衍、脱、误、异、错位等,使用校法多样,校法有单独使用与联合使用两种。  相似文献   

14.
现代学者陈垣发凡起例,对文献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建基工作,特别是他结合自己的校勘实践、在充分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提出的"校勘四法",使校勘学走上科学的轨道,奠定了校勘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戴震是乾嘉时期校勘学领域中倡导理校法的代表人物,他不仅重视版本对校,更善于总结义例,并将小学方法用于校勘,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其结果有得有失,今人对此颇有争议。戴氏的校勘成就和思想方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学术风尚,对今天校勘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8世纪日本汉学家冈岛冠山精心设计,成套编写了一系列的汉语教材,《唐语便用》(又称作《唐话便用》)便是其中的一种。由于作者编写的初衷主要是为当时的唐通事量身定做,因此,该书的两大特点便是实用和富有生活气息。为了使更多的人能够很好地认识到它在近代语音研究中的价值,本文运用互校、不同版本比较及相关音韵知识对该书部分字音进行校订。  相似文献   

17.
18世纪日本汉学家冈岛冠山精心设计,成套编写了一系列的汉语教材,《唐语便用》(又称作《唐话便用》)便是其中的一种。由于作者编写的初衷主要是为当时的唐通事量身定做,因此,该书的两大特点便是实用和富有生活气息。为了使更多的人能够很好地认识到它在近代语音研究中的价值,本文运用互校、不同版本比较及相关音韵知识对该书部分字音进行校订。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为底本,参照明代吕柟翻刻宋陈道人本《释名》和任继?《释名汇释》,就《释名》中的"蹋、檐、簷、叙、欑、公、帻、写、釭、羊车"等十则校勘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或为毕校补充证据,或补正毕校的不足,或在各家校勘中择善而从。  相似文献   

19.
徽州文书的由来、发现、收藏与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文书是徽州所属歙、休宁、祁门、黟、绩溪、婺源六县遗存的民间历史档案,具有原始性、系统性、连续性、归户性的特点,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系统,是研究中国封建后期社会史和经济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文章对徽州文书的由来、发现、收藏与整理进行了爬梳,以廓清源流。  相似文献   

20.
从现代汉语语音、方言、校勘学、训诂学、日常生活等5个方面挖掘汉语传统音韵学的现代意义,旨在提高人们学习汉语音韵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