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进企业深度参与,共构专业课程体系、共建专业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共同培育人才,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培养真正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企业深度参与高职教育的动因、顾虑以及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企业深度参与高职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德高职教育与企业关系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德国企业在"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制度不完善,导致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参与度比较低,借鉴德国企业深度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我们应准确定位企业与高职教育关系,推进高职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改革;建立健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激励机制,使高职教育发展由学校本位向企业主导转变;进一步提升企业责任和人才竞争力意识,形成互动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紧密合作,共同承担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培养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本文提出应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企业参与“双主体”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等方面入手,培养社会需要的现代物流人才。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效、快速发展,社会对技术型、应用型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大。当前,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方式与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同步、高等职校教学与服务市场经济的需求不一致等问题,束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应该以高职院校与现代企业对接为着力点,探讨我国企业深度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人才规格和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实行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为学校和企业带来益处,对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模式,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决定了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重庆教育学院针对前几年高职教育中单纯以能力为本位的、偏离了正确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随之而来的较为严重的职业化倾向,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更新高职人才培养观念,坚持素质与技能并重的质量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探索以"大小学期"、"任务驱动"为特征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同时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也促进了产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仍存在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不相适应的地方,存在合作育人流于形式、动力不足、意愿不强等突出问题,难以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通过构建政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政校企协同监督与保障体系,改革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企业参与构建政校企协同人才供需联合体,实现政校企深度融合,有利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与企业密不可分,为了解决项目化教学模式下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行动提供方向与指引,本文提出了项目化教学模式下“企业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并对其运行流程和运行保障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软件教育现状,分析了我国高职软件教育中存在的的根本问题。高职软件教育必须以软件企业需求为目标.面向软件开发、控制、维护第一线,明确高职软件人才来定位;根据岗位和岗位群所需能力与素质提炼、整合成专业课程,构建新型高职教学模式,培养社会急需的软件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即校企合作。这种新型的教育合作模式,能够有效地使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得到充分的利用,又能够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从"校中厂"的角度出发,对如何促进校企合作,以达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进行研究和分析,从中得出相应结论,并对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产教深度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的产教融合政策缺乏互利共赢,没有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实施,存在可操作性欠缺、激励不足等问题,造成产教融合较为困难。为此,应完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体系,出台切实可行的互利共赢政策,加强协调监管,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高职院校为主体,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产教融合的发展格局,培养出企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使高职教育为产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引进和引导企业全面深入参与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质量,是培养真正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必然选择。以所在学院的国家骨干院校项目重点建设专业水政水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经专业的实践性建设和探索,探讨分析了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共育的动因、引进要点,提出了企业引进后参与人才培养工作方法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措施,介绍了该实践性探索的过程及成效,总结归纳了引导相关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工作的成功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13.
校企深度融合是高职院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科学定位。为了适应此项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应建立适应校企深度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学业评价指标体系,这是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出发,针对高技能人才的动态性和多样性,阐述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评价方法,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4.
产教深度融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重点,但是协调机制的缺乏使得校企深度合作难以实现。文章利用2016年和2017年全国"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年度报告"和相关数据,深入分析了企业特征、高职院校特征和区域特征对校企参与高成本合作数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规模企业、上市企业、私营企业、垄断性行业企业、与高职合作时间较长的企业均更多地参与高成本校企合作;示范性高职参与高成本合作的数量显著较少;处于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的高校平均参与的高成本合作数量更多。这表明区域内的政府协调有助于降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促成产教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5.
李东颜 《考试周刊》2012,(63):87-88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第一线的生产、管理和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英语实践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就要立足高职教育的实际,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彰显特色,基于工作导向,创建适应高职教育的英语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剖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因循守旧、目标不明确、动力机制缺乏、体制创新不够等问题的基础上,建议政府部门积极引导、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院校要在教学模式改革、产学结合观念树立、企业参与及评价机制完善以及制定完整、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规划等几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始终要围绕产业办专业,服务产业育人才,实现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现代产业深度融通:职教园区和产业园区在空间布局上要深度搭接;职教园区的专业建设与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要深度对接;企业和学校、教育和产业要实现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与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相对接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1].文章分析借鉴了英国NCCA教学模式,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提出了分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采用项目导向教学,实施深度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19.
高职日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阐述高职日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指明高职日语教学模式改革所应采取的有效途径,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入手,抓住校企合作的契机,在教学模式上不断改革和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坚持面向企业培养适应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培养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日语教师,同时认清高职教育特点,通过高职日语教学模式改革以达到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而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