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应激事件的发生,给校园的安全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也给大学生心理掀起了层层波澜。知识权威系统——干预治疗系统——跟踪支持系统三位一体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模式的构建,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预防应激事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高校校园生活的具体特征,以人为本,研究高校学生危机事件创伤的易感因素,以此来划定危机事件的创伤群体,为实施心理危机干预,解决危机事件带给学生的严重心理应激创伤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高校校园生活的具体特征,以人为本,研究高校学生危机事件创伤的易感因素,以此来划定危机事件的创伤群体,为实施心理危机干预,解决危机事件带给学生的严重心理应激创伤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了儿童灾难后心理应激状态下出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分析了不同灾难下儿童经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和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并对经历地震的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提出一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游戏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析了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特点,指出其与成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表现的差异。游戏治疗是适合儿童危机干预的心理治疗方法。本研究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游戏治疗的基本方法。绘画、互说故事、玩偶游戏、棋类游戏等,及其在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地震灾区儿童心理创伤及其干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12大地震,使灾区儿童在重建家园的同时,亦需重视心灵重建。本文介绍了创伤、心理创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念,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测量及各种干预策略,以期为灾区儿童健康心理素质的重塑提供方法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点,指出其与成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表现的差异。心理剧疗法是团体疗法的一种,是适合儿童危机干预的心理治疗方法。本文介绍了心理剧疗法的主要特点、具体实施步骤以及运用于治疗儿童创伤后应激时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邓扬  李辉 《考试周刊》2009,(13):239-240
“5·12”地震发生后,地震救援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心理学学者的广泛关注。创伤后应激障碍作为灾难事件所导致的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是灾后心理干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总结了近年来灾难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地震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及干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现今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目标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积极目标即大学生创伤后成长,并展开对大学生创伤后成长概念、表现、发生机制等的探讨,最后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创伤后成长,实现心理危机干预积极目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重大自然灾害的降临使人们措手不及,其所造成的破坏不仅限于我们的躯体和物质损失,更主要的是可能导致幸存者的心理危机甚至形成严重的精神创伤。相关的研究人员特别是危机干预临床工作者应该对此有进一步的深刻认识.以便逐步构建和完善我们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宏观应对体系,从而不断提高我们的危机干预水准,有效防治创伤后应激障碍,切实保障社会的发展、稳定与和谐.并且促进当事人的素质提高及心灵成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目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做了概括性的描述,对应激研究的理论背景和创伤模式进行了心理学分析。同时从东西方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入手,通过对中美文化价值观的比较来分析两国人民对创伤后应激障碍采取的心理应对机制,特别是探讨了中美两国FISD心理干预和治疗方法的异同,指出东西方研究成果的相互借鉴,两者文化的融汇必然给FISD研究带来全新的研究视角,也将为FISD的干预和矫治提供更加系统、更为科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地震、车祸等突发性、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幸存者容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严重威胁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的受灾儿童而言,PTSD更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识别汶川大地震中受灾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并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CISD课程简介及其对我国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徽 《比较教育研究》2008,30(10):81-85
危机事件压力转化(CISD)课程是为了减缓个体在灾后可能出现的急性应激障碍(ASD)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而实施的短时程会谈式团体支持活动,是当前各国开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方式之一.文章简要回顾了当代CISD课程的基本假设、基本过程与主要技术、组织形式与变式、效果检验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其对我国开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启示:促进个体自我复原并引导个体在危机中成长;借助团体的支持并结合本土的文化;重视灾后心理评估与长期追踪.  相似文献   

14.
地震灾区儿童心理创伤及其干预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震属于重大灾难事件的一种,发生时,其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会导致个体产生无法抵御的感觉,引发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汶川大地震中灾区儿童不但亲身经历了大地震的恐怖场面,有的还在地震中失去了父母或其他亲人,地震使他们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创伤。本文从相关概念、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测量工具和干预策略这三个方面作了详细阐述,以期促进灾区儿童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以一例创伤应激障碍的高三生为对象,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松动其核心信念,进行危机干预,再辅之以肌肉放松法、冥想法营造安全屋,改善闪回症状,提升自我效能。辅导后,来访者的焦虑情绪明显下降,回避行为显著减少,社会功能恢复正常。本案例证实了认知行为疗法、冥想法在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心理危机干预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关键性工作,需要辅导员发挥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积极作用。辅导员是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群体,在心理危机事件的及早发现、汇报与干预过程中有独特的优势。文章针对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有效参与不足的现实,分析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内涵和辅导员参与干预工作的独特优势,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预防、识别、处理及后续管理各阶段参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精神创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定义、生理心理机制和诊断标准,讨论了与创伤记忆和创伤模式有关的理论和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青少年都经受过不同程度的心理性创伤,这种创伤会给个体造成短期应激障碍、长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焦虑和抑郁,对此,学校应重视并开展创伤教育。创伤教育的内容包括韧性教育、创伤后成长教育、认知策略教育、逆境教育、生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对大学生进行创伤后应激障碍调查,了解其心理危机现状,是危机干预的第一步。通过对漳州地区高职院校1161名学生进行疫情一个月后创伤后应激障碍调查,为再次返校后的心理干预工作提供重要依据。调查得出结论:PTSD占全体大学生的比例为2.41%,各年级大学生存在PTSD的比例介于2%-3%之间;PTSD在不同专业大学生之间不存在差异,但是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男生存在PTSD的比例高于女生;男生的症状普遍比女生的症状更严重。  相似文献   

20.
突发的汶川大地震使大量的儿童经历了创伤性的应激状态,如果不及时对那些处于创伤性应激之中的儿童幸存者进行有效的危机干预,那么这种突发性的创伤应激很有可能会转变成慢性的应激障碍。ACT危机干预模式是一种专门针对突发性危机和创伤性危机进行心理干预的危机干预模式,本文详细介绍和分析了这种干预模式的运用过程,希望能为危机干预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