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着多方面的缺陷。如何解决这一关系到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问题,我们认为,在目前阶段,山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代偿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能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郭丽 《教育导刊》2004,(16):19-2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健康领域教育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儿童“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教师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把培养儿童安全意识和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提到较高的位置,这不但符合儿童的切身利益,也符合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健康领域教育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儿童“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教师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把培养儿童安全意识和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提到较高的位置,这不但符合儿童的切身利益,也符合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一、学前儿童安全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对自身安全作出的反应和控制,并通过思维、情感、习惯、信念等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2006年起,“心系好儿童”活动组委会率先在全国22城市建立100所三优家长学校,其中在北京幼儿园建立35家三优家长学校教育基地。“争当健康好娃娃”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加健康安全的成长,提倡在家庭中为宝宝建立专用小药箱,向家长宣传儿童安全用药常识。同时,组委会还将在北京市的25家重点幼儿园开展儿童健康知识家长课堂活动,并将“好娃娃幼儿园大药箱”安放到各园的医务室中,家园结合,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儿童戏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戏剧教育作为新兴领域渐成学界热点,“文化自信自强”为分析儿童戏剧教育提供了新视角。儿童戏剧教育具有传承文化、凝聚力量、蒙以养正、全面育人等四重价值定位,应通过“树立正确儿童观,从‘剧本中心’转向‘儿童中心’”“重审儿童戏剧主旨,有效结合文化传承与价值教学”“构建‘实践共同体’,丰富儿童戏剧教育文化资源库”“实施‘两线并行制’,创设多元化的戏剧传播形式”等路径促进儿童戏剧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推动戏剧教育在民族复兴与儿童发展方面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6.
声音     
<正>《江苏教育》(心理健康)2022年2月刊发的《“容器”对儿童情绪发展的意义》一文指出,父母应具备儿童情绪的“容器”功能,接纳并帮助儿童调节情绪;家校要形成教育合力,理解、共情儿童的情绪,识别儿童的独立心智,调整儿童的认知,促进儿童“心智化”。由此我想到,安全、  相似文献   

7.
在儿童安全教育中,安全教育场馆以其“可体验性”特点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因社会认同度的原因而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们必须通过资源统一配置、加强机构合作、加大公益性投入等手段,进一步发挥安全教育场馆在儿童安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双负”问题是汉语圈流行的“反自然的无儿童的教育学”的必然产物。这类教育学重知识、技能的传递,而忽视儿童内在的自然的成长,甚至于为了知识、技能等的传递,而损毁乃至牺牲儿童的世界、儿童的成长、儿童的幸福。这类教育的评价标准高悬于儿童世界之外,于是,儿童愈是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愈加压抑天性、舍弃本真、背离童年,而为所谓学业“优胜”作出种种牺牲。这必然导致教育产生内卷、内耗。这种教育评价方式又与社会阶层的流动结合在一起,迫使学生家长与这类教育合作,争先恐后加入“教育竞争”,从而进一步强化教育脱离儿童世界,亦进一步强化教育对童年的损毁,从而导致社会内卷。破解“双负”问题,就是要发现儿童,打破这种教育学,另建以儿童为中心的、以成长为取向的现代教育学。  相似文献   

9.
戴路  张洁 《教育技术导刊》2018,17(8):144-148
为改善现有儿童安全教育体系功能,解决传统安全教育枯燥问题,采用Unity 3D游戏引擎架构,搭建儿童安全教育场景,结合Kinect传感器采集体验者骨架信息。通过简易分析,判断体验者动作状态,导入Unity 3D动画控制器,开发一款基于体感交互的儿童安全教育平台。系统在儿童安全体验馆受到欢迎,是一款互动性良好、儿童易接受、成本适中的安全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10.
我校是国家贫困县——广西忻城县的一所山区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学校生源来自人口共8万多的两个乡镇.近三年来,我校学生年平均数都在1400人以上,留守儿童年均达600人,且留守儿童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近三年来,我校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和行为、安全、辍学率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日益凸现,成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如何应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育实践工作,从学校层面上,谈谈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流浪的星星》是勒克莱齐奥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他在作品中创新地运用第一、第三人称交替叙述的手法,并将之与儿童视角相结合,呈现独特的文本特征。通过对其中流浪儿童形象的分析,探寻如何拯救失落的文明。  相似文献   

12.
“利用性缺陷”是儿童策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文章从影响学习策略的年龄因素、有限认知资源、策略整合能力与抑制能力等策略使用的认知因素、背景知识、条件化知识等策略使用知识基础因素、主体体验及策略训练因素五大方面,分析了儿童产生策略“利用性缺陷”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通过指导学生抑制习惯性优势反应,讲授策略使用的条件性知识,给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任务,注重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重视个体差异等方面防止产生策略“利用性缺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闭症儿童在言语和社会沟通方面伴有严重的障碍。针对自闭症儿童具有的言语沟通和交流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重复等特征,提出采用一对一的手指游戏:"手指点点游戏""小蚂蚁爬树游戏"和小组的手指游戏:"小指头走一走游戏""手指变游戏"的方式,以提高自闭症儿童沟通与交流的能力。介绍使用手指游戏疗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训练者须保持积极的态度;须采用自然的环境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训练;须完善互动练习过程;须按照自闭症儿童间的个体差异进行手指游戏内容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儿童依靠直觉把握物象基本特征,创造性地表现视觉意象,体现美的自然法则,这是人类的审美本能。儿童的线条是他们直觉的表现。儿童画线的渊源是因为他们从出生起一直在表现自己。这种用线来表现儿童内心世界的东西一旦被引上正规化的道路,将完成用线造型的环节。“线条添画”是将儿童的直觉、线条、联想和想像都连接起来。“线条添画”中包含两个概念:联想、想像。“线条添画”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儿童从无意到有意想像。通过“线条添画”的教学能够唤醒儿童“见异思迁”的创造潜能。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尝试。从儿童的认识特征入手运用“线条添画”使他们拥有联想的能力,实现创造性的思维。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分析国内留守儿童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标准检索的方法以"留守儿童"为主题词从中国知网中检索到2000~2013年期间542篇相关文献,并利用Bicomb软件及SPSS软件对文献进行分析,绘制了留守儿童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结果显示,我国留守儿童研究热点主要围绕三个领域展开,分别是:农村人口精神卫生的研究分析、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和心理健康水平、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背景、现状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杜传坤 《学科教育》2014,(1):95-100
“捍卫童年”在当代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意味着童年陷入了某种危机.童年的价值性存在是“童年消逝”的焦虑之源.“捍卫童年”隐含着本质论的立场,它对童年“纯真”的假设合理化了对童年的过度保护与控制,从而可能强化社会规训的“正当性”,进一步造成儿童的弱势地位.因此,在尊重必要界限的前提下,弱化现代性话语中儿童与成人之间的所谓本质差异,在一个共性的空间寻找可以对话的语言,才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儿童文学批评与阅读指导实践中,理论界为抗衡市场带给文学的负效应,频频使用纯文学、俗文学等词汇。"俗",往往和"畅销书"、商业化关联;"纯",往往和"经典"、神圣化关联。以精英意识介入儿童文学批评,屏蔽了大众文化的时代背景;"畅销书"与"经典"之间,亦不存在壁垒与等级;儿童个性化的阅读品味,更非单一的拜读经典模式即可培养。失之于简单化的言说方式,造成理论本身的种种不自洽。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王夫之的童蒙教育以"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石,以对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与规律的认识为前提,以先入为主、以预为先、蒙以养正和施之有序为原则,致力于启发引导、培养儿童的自觉精神,重视儿童志向及兴趣的培养,主张运用"因材而授"的教学法,大力倡导唯物主义的知行观———"行可兼知",重视教师嘉言善行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等等。这些思想对加强当代中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该文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选择性模仿在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补充性论证,儿童的模仿是个主动选择过程,"陌生化"和"习语化"的话语形式更易引起儿童关注;儿童的模仿不仅是模仿"怎样说",更重要的是模仿"怎样用";模仿是个从游戏到运用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该文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选择性模仿在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补充性论证,儿童的模仿是个主动选择过程,"陌生化"和"习语化"的话语形式更易引起儿童关注;儿童的模仿不仅是模仿"怎样说",更重要的是模仿"怎样用";模仿是个从游戏到运用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