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中职学校学生特点的分析,提出了突出激励机制的VB代码评测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实现了对源代码进行及时、客观、公正的评测,能有效应用于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多阶段考核是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有益尝试.结合机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单元的掌握,然而,由此产生的大量评阅工作量却是不容忽视的.简易计算机辅助评测系统在采用机考方式的前提下,使用一种动态的评测方法,对学生的程序进行自动化地评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评测效率,为实现多阶段考核学生各项能力提供了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线考试系统是评测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本文介绍了利用Ajax技术开发的远程教育在线考试系统,对学生无纸上机考试的模式进行了实践。本系统采用B/S构架,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系统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实现了在线考试的各项功能。教学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智能语音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和创新性应用。在教育领域中,语音评测技术也达到了大规模应用的条件。该研究针对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学习环境匮乏和评价难度大等问题,设计了基于语音评测的英语口语智能导师系统,旨在通过一对一个性化教学的途径为上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该智能导师系统主要包括学生模型、领域模型和教学模型三部分,作为核心的学生模型通过自动化语音测评技术描述学生当前的口语技能水平,教学模型依据学生模型向学生推荐个性化的口语学习资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辅助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基于智能设计的辅助教学和评测系统开发研究的背景和系统的定义和功能定位;论述了系统的设计原则;提出了基于智能设计的辅助教学和评测系统的结构,讨论了基于智能设计的辅助教学和评测系统的知识获取方法,本系统着重于面向需要常规逻辑思维的自然学科,而对诸如更多需要"顿悟"等高级思维形式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并不具备完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将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质量评测融入实验教学中,构建了SAR图像质量评测实验教学平台。该实验平台由系统设置、数据加载、系统参数输入、图像显示和图像指标计算5个软件模块组成,可以直观地显示图像质量评测过程,获得准确的评测结果,同时加深学生对SAR图像质量指标以及评估流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实验要求学生开发实现SAR成像处理等功能的Matlab GUI(Graphics User Interface,图形操作界面)程序,将输出的SAR图像等文件加载到评测平台生成评测报告,从而便于教师评判学生所编制的成像处理程序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高职教育中的情感教学部分得到重视.教师如何对情感教学进行有效测评成为高职教学的一个难点.本文根据高职教学及学生特点,解析了如何把相关情感教学评估理论应用于高职教学中的相关评测目标制定;如何选择最优化评测方法应用于不同教学评估阶段;以及如何利用网络教学情感评测研究新进展,开发高职网络教学情感评估体系.希望本文能为相关研究者及教师打开思路,克服情感教学评测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8.
陆培军 《时代教育》2012,(21):132-133
高校教学评测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现有高校测评的现状,分析了教学评测的与必要与建立科学的评测与评测数据分析方法,给出了基于分布式网络平台的高校教学评测系统解决方案,从而较为公正的评价教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民航院校混合式教学改革推行了两三年,但有关学生对此真实感受的研究不多。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行专业学生为受试主体,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个体访谈等研究手段,发现民航院校学生对混合式教改满意度整体较高,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和教学评测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优化教学设计、做好学生引导、改革教学评测等一系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编译程序在线评测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ACM在线评测在编译程序自动评测中的应用与评测系统的实现方案。该方案利用现代软件开发过程的特点,将编译程序划分成若干个子模块,使在线自动评测成为可能。同时使用此方案中提出的合并模块功能,完成对编译程序的自动评测,对编译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虚拟仿真驾驶座舱评测是汽车人机交互设计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依托汽车交互实验室的研究背景和条件,在主观和行为测量基础上,将皮电测量引入研究生课程,在整个设计流程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自主展开命题、设计调研、实验设计和可用性评测。以评测车载多屏互动音乐系统为例,学生在驾驶仿真台架上完成两种设计方案实验评测。实验表明,使用中控触屏的皮电高于使用方向盘按键,即中控触屏心理负荷更低,结果与中控触屏系统可用性量表分值更高且任务用时更短趋势一致,说明皮电测量与主观和行为测量结合能有效评测汽车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可用性。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皮电测量评测方法,为自主展开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Tsinsen网络评测系统是一个用于程序设计类课程管理和自动评测的软件。该文将评测系统引入到《C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并对"评测系统的使用情况和效果"、"使用评测系统的制约因素"和"对评测系统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评测系统在提升学生编程能力和学习方法方面效果显著,但在呈现知识点和增进交流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基于调查结果,笔者认为,评测系统引入课堂教学时应依据课程特点选定适当的应用策略,并应注重实施的基础条件、教师的指导与监督、激励机制、评价、研究方法等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技术在学生评价改革和减负增效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基于现代教育评价理论、智能教学系统相关研究成果、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波利亚数学解题思想,我们综合采用大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多通道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学生智能评测和辅导系统,并以初中数学的勾股定理知识点为例,编程实现了一个数学智能测评和辅导系统MIATS,其功能主要包括:在线大数据挖掘、适应性智能评测、基于前测结果的智能辅导、基于前测和智能辅导的后测、螺旋式上升的评测和辅导一体化。基于MIATS的初步测评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给每个学生提供内容和时间都不同的个性化测试和辅导,其对学生的评测结果等同于所有学生内容和时间都完全一样的传统测试方法的结果,对学生的辅导效果也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线评测系统(Online Judge,OJ)在多种编程语言的教学、ACM竞赛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实践效果良好。Verilog是一种硬件描述语言,目前尚没有支持该语言的在线评测系统。本文以较流行的在线评测系统HUSTOJ为基础,对其扩展以支持Verilog语言,能够实现Verilog代码在线编辑、提交、后台仿真、结果评价,可用于Verilog语言个人学习、课堂教学、结课评测以及竞赛。  相似文献   

15.
陈鑫 《学苑教育》2023,(10):52-53+56
在线评测系统在算法和程序设计课程中能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作为线上“以训促学”的教学工具,能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可成为信息技术学科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正>一、必要性分析在信息学奥赛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所写的程序的评测一直是比较繁琐的工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无法对所有学生的程序都进行评测。有一些教师开始利用OJ,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网上OJ都或多  相似文献   

17.
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需要通过深度学习获得.通过对课程思政进行系统性设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动性.把课程思政与学生深度学习进行融合,加强工程实践项目探索,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通过教学平台互动反馈,实现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提出多维学习参与度评测方法,开辟了课程思政内化成效评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孙小会 《天津教育》2022,(16):135-137
<正>在我国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现代教育对我国的学生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小学音乐教师需采取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教师需根据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地寻找更多创新性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成果进行更为专业的评价,更具有针对性、科学地评测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教师还要依据评测结果,在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将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进行融合,让学生更愿意感受音乐,  相似文献   

19.
徐丽娟 《考试周刊》2013,(47):86-87
大学英语教学评测是基于语言测试理论的一种教学评测手段。该研究旨在通过改革现有的测试模式,建立多维度的教学评测体系,在各阶段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和检测,对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起到推动作用,避免重知识轻技能和"哑巴英语"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一、必要性分析 在信息学奥赛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所写的程序的评测一直是比较繁琐的工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无法对所有学生的程序都进行评测。有一些教师开始利用OJ,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网上OJ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1)题目用英文描述,中学生不易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