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于作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写作,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尽管写作的自由度大多了,但在学生的写作活动中,搜集和处理、运用材料仍是非常重要的功课。对于农村中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阅历浅,生活经验贫乏,所见所闻皆为普通的人、事、物,加之相当的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淡薄,对身边的生活现象缺乏应有的思考,作起文来大多散乱、单薄、缺少灵气。  相似文献   

2.
关于作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写作,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尽管写作的自由度大多了,但在学生的写作活动中,搜集和处理、运用材料仍是非常重要的功课。对于农村中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阅历浅,生活经验贫乏,所见所闻皆为普通的人事物,加之相当的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淡薄,对  相似文献   

3.
<正>在现在的中学作文训练中,学生写作存在一个很显著的问题就是学生的作文内容比较空洞,对事件的描述不够真切,不能深层次思考问题,文章大多是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没有自己的真实个性。导致这样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真实感悟,不会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提取写作的素材。根据对最近几年的写作教学的总结,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情境中汲取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少、慢、差、费的重灾区。现实中,一提起作文,学生就头疼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写作第一道难关就是没有材料。由于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没有积累一定材料,作文时就无话可写。笔者认为:充分利用班级中几十位学生所蕴藏的资源优势,构建起有声有色的生生互动的作文教学情境,不失为帮助学生解决材料缺乏问题的好方法。一、游戏活动,现场提供作文材料写作材料匮乏,原因之一是学生年龄小,见闻浅陋,确实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针对这种情况,送米下锅才是解学生燃眉之急的上策。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的成功实践是,…  相似文献   

5.
正时下学生的写作大多属于"为写作而写作",学生怕作文,作文水平差。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改变"一说作文,学生就头痛,一看作文,教师就心烦"的现象。二十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积极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现总结如下。一、多观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少、慢、差、费的重灾区。现实中,一提起作文,学生就头疼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写作第一道难关就是没有材料。由于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没有积累一定材料,作文时就无话可写。笔者认为:充分利用班级中几十位学生所蕴藏的资源优势,构建起有声有色的生生互动的作文教学情境,不失为帮助学生解决材料缺乏问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来自于生活,文章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凡立言之要在于有物。”然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感到言之无物却正是中学生作文的普遍心态。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呢?一是在观察中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从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不凡之处,从普通熟悉的事物中看到新奇的地方。二是在观察中要善于思考,展开想象和联想。生活中的事物是曲折而复杂的,观察的真正任务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就需要对观察所得的丰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因此,观察离不开思考,离不开想象和联想。  相似文献   

8.
文章来自于生活,文章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凡立言之要在于有物。"然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感到言之无物却正是中学生作文的普遍心态。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呢?一是在观察中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从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不凡之处,从普通熟悉的事物中看到新奇的地方。二是在观察中要善于思考,展开想象和联想。生活中的事物是曲折而复杂的,观察的真正任务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就需要对观察所得的丰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创新能力是这种劳动的核心。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文章写出新意 ,这应当是每个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现在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假话、空话、套话 ,内容千人一面 ,写作材料雷同的现象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缺少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丰富的写作素材来源于多彩的生活 ,我们只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扩大视野 ,观察体验生活 ,进而引导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 ,才能使作文教学在求真中出新。一、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摄取生动素材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写作材料贫乏…  相似文献   

10.
写什么和怎么写,历来是指导学生写作的两个重点。作文写什么,更是令小学生写作时头疼的问题,多数学生因为生活经验缺乏和对生活缺少感悟而造成习作材料的困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写作材料的准备,要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如何化解学生写作材料的缺失,使作文指导更有效?我们扣住广阔的生活空间,挖掘写作资源,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写什么"和"怎么写",历来是指导学生写作的两个重点。作文"写什么",更是令小学生写作时头疼的问题,多数学生因为生活经验缺乏和对生活缺少感悟而造成习作材料的困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写作材料的准备,要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如何化解学生写作材料的缺失,使作文指导更有效?我们扣住广阔的生活空间,挖掘写作资源,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2.
作文,无论在语文高考还是在平时的阶段性检测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议论文写作往往以材料作文居多,材料多具关注现实、独立思考之特性。文章设计了"引、议、结"三步写作策略,该策略既能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又方便教师在短时间内批改,有助于学生收集时事材料、丰富作文内涵、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李明军 《甘肃教育》2020,(4):114-114
作文生活化教学是指立足特定的生活大环境,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将真实生活用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教学理念,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和思考生活的良好习惯。作文生活化教学突出小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性,激发小学生写作的自主能动性,鼓励小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内心想法和情感;允许学生去观察生活现象、农村新气象,让作文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将各个写作环节有机衔接起来,让小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认知、感悟和反思生活,主动地参与到写作之中。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的课程中,作文这一环节是教学中非常需要重视的,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很多作文课堂的学习效率很低,大多学生在作文课堂上都不会认真听讲,对作文这一环节不甚重视,甚至对语文的兴趣也很低,所以在学生写作中出现了文章雷同的现象,模仿痕迹严重,内容假大空,与生活相离较远。教师和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作文分数过度重视,学生在写作时,自己的个性和思想体现不出来。因此,在教学作文时,个性化和创作思维教学是我们应当关注的两种新式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学生观察生活获取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时时在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尽地流出来。”叶老的话明确告诉我们,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作文源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从生活中、实践中取材,  相似文献   

16.
关于作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写作,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尽管写作的自由度大多了,但在学生的写作活动中,搜集和处理,运用材料仍是非常重要的功课。对于农村中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阅历浅,生活经验贫乏,  相似文献   

17.
一、学生观察生活获取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时时在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尽地流出来。”叶老的话明确告诉我们,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作文源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从生活中、实践中取材,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难点。长期以来,在小学作文课堂结构上,形成了"教师命题一教师指导(案例)一学生独立写作一教师自己批改"的传统训练模式。这种训练模式有其弊端,包括:学生不会下笔,无话可说,这是因为学生的作文从来都是教师命题的;学生不会积累,这是因为学生的作文材料大多都是教师提示或准备的;学生不会创新,文章千篇一面,缺乏个性,这是因为教师有意或无意间设置的作文框架严重束缚了学生;学生写作不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教授学生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忽视了对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作文教学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导致学生丧失写作兴趣。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什么文字。"因此,要让作文教学和写作的过程与生活紧密相连,让生活走进学生作文,让作文走进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20.
<正>"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暗点头。"什么样的作文才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而"暗点头"呢?这是所有老师、学生都在思考并渴望解答的问题。写作是检验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生活认知水平的综合训练,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然而,放眼当今学生写作现状,实在令人忧虑。学生写作文感到头疼,老师教作文、批作文感到疲倦。学生写作问题很多,程式化、僵化现象严重,老师也想了不少办法,然而往往收效甚微。作文教学陷入力不从心的尴尬境地。本人认为作文教学有规律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