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主体地位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文章较全面地回顾了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思想,并概括指出了这两者相统一的表现、根据、基础、内在机制与特点.最后指出,认真研究这一问题,不仅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而且对于深入领会与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中提出的关于"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的重要论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同人的需要密切相关,是实现劳动主体价值的根本途径.马克思着重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及其产品同劳动者的需要之间严重的相悖关系,提出了“异化劳动“这个范畴.本文分析了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环境生产中的异化以及这种异化对于实现人的价值的制约和影响,从而指出,只有扬弃“异化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才能全面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精神价值和环境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的科学内涵,指的是任何人的实践活动只能以现成的生产关系作为现实活动的条件和基础,这个条件和基础是不能自由选择的.在生产关系变革与发展中,社会主体具有选择性,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通过社会主体的选择活动实现的.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体在生产关系上的选择性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历史规律与人的能动作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问题,将这一问题视之为虚假问题,消解现实实践世界中的客观规律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正确评价人的主体能动作用中肯定了历史必然性,正是从作为主体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矛盾统一体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出发,科学地阐明了人类社会历史的真实进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既唯物又辩证地分析人类社会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其形成、发展呼唤新的文明形态主体来进行表现和建造。人是人类社会文明形态建设的主体,必须对其自身的发展做出相应适度的调整,以迎合生态文明和新社会发展观对其主体的新要求,真正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历史使命。人不仅是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而且也是社会文明建设的主体。人的这种地位决定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其自身的关系中处于能动地位,因此也决定了要真正实现社会文明形态的彻底转型,就必须同时实现人自身发展向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主体的认知和成长是在跟他者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主体只有通过“他者”这个象征性的语言介体才能成为具有社会功能的人,同时主体是他者的他者.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里的主人公阿米尔通过与他者哈桑、父亲以及大他者一社会环境的激烈碰撞和冲突,完成了个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形态和处在一定生产方式中的人,是社会运动的物质主体。处在生产方式中的人不仅是社会运动的物质主体,还是具有真正主体意义的范畴。在生产关系中研究人是马克思实现超越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支点。反过来,唯物史现中的物,实质上是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反映。对社会关系的研究,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了人,为了便属人世界更符合人的需要。这正是唯物史观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客体与社会主体相统一的原理,探讨了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辩证关系.作者认为,在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的同时,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两者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文章系统论证了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具体分析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现代化的人”的涵义,指出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必须具备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9.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层涵义: 一、承认人不仅作为一种物质生命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二、承认人无论是在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实现自身发展方面都居于核心地位或支配地位。三、承认人的价值,追求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四、尊重人的主体性。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也是改善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理论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这个社会转型期,随着人人的主要权地位问题日益突出,于是关于人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受到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从我国社会生活目前表现出来的情况来看,这些问题主要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地位、人的道德、人道主义、人的权利、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人的自由、人的理想、人的现代化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关于人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作出理论上的阐释和回答。  相似文献   

11.
论人性化执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性化执法以人为主体和目的,以人权和人道为基本原则.将法律的教育功能和惩罚功能结合起来,追求执法公正与执法效果的统一。人性化执法的全面实施.既依赖于完善的人性化立法,又依赖于执法之“刚柔相济”,还依赖于明的执法理念。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专利法和竞争法的交叉部分,即如何适用竞争法规制滥用专利权限制竞争的法律问题,是我国知识产权研究的难点。立足于我国目前专利量激增、专利法改革、反垄断执法摸索前进、竞争政策和公共利益全面整合的现状,采用法史学研究方法,以一战前后的德国为蓝本,将专利池、限制竞争和反垄断规制放到一个和我国当下格局具有可比性的历史语境中,统观这一问题的历史缘起、制度运行细节和宏观经济背景,可以梳理出法律运行中的利弊得失,从而分析其对我国当下相关理论探讨及制度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的尊严”是宪法的最高价值,它以人的主体性为基础,在整个宪法中具有原则性的指导作用,无论是自由还是人权,若无“人的尊严”之原理,即不被承认。我国宪法上虽无“人的尊严”之规定,但有与其相类似的“人格尊严”的规定。在宪法中无沦是以什么方式确定这一价值,都同样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个人能否成为国际法主体,国内外学者始终争论不一,本文针对否定论者的观点,从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性和社会性的角度对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及其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个人是国际法主体,且具有有限性和派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是通过人的活动及其目的性来揭示人的生存特性的。目的性,是事物活动有利于自身生存的意向性特征。自然界发展到有机物就开始具有目的性活动特征,但有机物只具有自然合目的性,只有人才具有自觉的有意识的目的性活动特征。人的活动及其目的体现出人的存在状态。人的活动目的根源于人的需要,具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既有功利目的又有超功利目的,既有现实目的又有终极目的,既有外在目的又有内在目的。自然合目的活动,如基本的生理活动表现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呈现出自然人状态;功利性目的的生产劳动,如工人、农民的工作等表现出人的社会属性,呈现出社会人状态;超功利性目的的审美、艺术、体育、旅游等自我实现活动表现出人的精神属性,呈现出文化人状态。自然合目的性活动的自然人状态是人生而具有的先天既定的已有状态;功利性目的生产劳动的社会人状态是人后天学文化受教育的现实存在状态;超功利性的审美、艺术、体育、旅游等自我实现的文化人状态是人趋向的理想状态。三种活动目的交织在一起共同形成人的现实存在。因此,人的本质不是既定的已是,而是现实的生成,是通过社会生产劳动不断变化生成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把社会性看成人的本质属性,其根本特征是“自由自觉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人类的历史就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人的现实的功利目的就是当下人的物质存在,但人之为人在于除此之外,还有超功利的终极目的。人的本质的自我实现活动是人超功利的终极目的和内在目的,表现为人的理想和追求等精神属性。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是人与自然本质上一体性关系的断裂,即人类片面追求知识和力量,只在乎直接操纵、控制和改造自然,不追求智慧和德性的结果;而加速生态危机的原因是人与人之阎存在着不合理的关系,即人类在社会经济实践过程中不舍理的社会关系加速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17.
社会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忘记这一点。如今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影响到社会和谐的诸多方面,直至威胁整个人类的生存。文章指出,作为依法治国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法治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具体途径主要有:建立和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体系,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严肃执法,维护环境的公平正义,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增强后盾力量。  相似文献   

18.
认识的主体是人,而不是某种精神性的实体,但是,人是在改造外部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才成为人的,才成为认识的主体的,因此,认识的主体性具有社会性。  相似文献   

19.
沉默权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消极的沉默权时期、积极的沉默权时期、受限制的沉默权时期、沉默权保障的国际化时期.沉默权的确立与实现刑事诉讼的目的和司法公正、贯彻无罪推定原则、严禁刑讯逼供、尊重人性、履行国际法义务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应该全面把握沉默权的内涵,建立有限制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以决定论为自己的哲学前提之一,但在坚持怎样的决定论的问题上各个学派表现出很大差异,这就形成了心理学哲学基础混乱的局面。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心理自身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心理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心理学家的成就动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