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理科综合考试中.理科综合题(多学科知识综合)往往是考生失分较多的.究其原因.除了有些题目较难外,主要是考生不能较好地掌握这类题目的构题方式.在此.笔者对理科综合题的构题方式作简单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韩叙虹 《教学月刊》2004,(10):21-23
2004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25题的题目: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1。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相似文献   

3.
戴儒京 《物理教师》2006,27(2):58-58,61
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的第25题,是一道有关回旋加速器的综合题.  相似文献   

4.
今年全国18个省市开始试行“3 X”的高考科目设置,其中“x”的综合理科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问的综合。要求物理教师在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培养跨学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应用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文就从2000年上海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综合科试题的一个试题为例谈一些自己在当前高考改革中有关物理教学中的点滴看法,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理科综合试题是以学生所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内容为知识载体或背景材料 ,强调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和整合的命题。它初步打破了传统封闭的学科教学观念 ,在考查单学科知识能力的同时 ,向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思维形式和创新能力的考查标准上 ,具有较高的水准 ,突破了以往重知识轻能力的局面 ,开辟了重创新意识培养和创造型人才塑造的先例 ,既有利于推动中学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又有利于高校选拔综合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从知识内容与能力要求所反映的结构特点来看 ,往往呈现出多样性与整合性的综合特色 ,…  相似文献   

6.
高考制度改革的深化,进一步加强了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为了使广大师生对综合能力测试有进一步的了解,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综合能力试题的解答技法,供参阅。  相似文献   

7.
物理综合题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途经,它在高考中所占的分数比例很大,解答好这类习题对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是至关重要的。2006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中的第23题、第24题和第25题均突出考查了学生对物理过程分析的能力,是属于学科内知识的综合题!但学生普遍感觉有一定的难度,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只要有了正确的分析所谓“综合题”方法和对物理知识比较熟悉的理饵和掌握,做好这类习题也是不难的。下面就谈谈理综物理综合题的“综合”特征与求解策略。  相似文献   

8.
9.
陈海林 《初中生》2009,(6):42-45
数学题目所选择的素材很多来源于自然、社会与科学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与物理知识相关的数学题在近几年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这类题能较好地考查我们的综合发展能力,有利于我们各科之间的均衡发展,遏制偏科现象的发生.它体现了数学是基础学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以三角形为依托的三角函数问题已逐渐成为高考的热点.因此,必须掌握它的几种基本类型及解法.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一、正确处理学科内综合与学科间综合的关系 科综合能力测试与单学科考试的测试目标有相同之处,都侧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不同的是单科考试主要考查对某一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而科综合能力测试则是分别或同时对地理、历史、政治三个学科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2000年高考,江苏、浙江、吉林、山西等四省已实行“3 综合”考试,其中科考生的“综合”为政治、历史、地理三门课的综合。因此。在科复习教学中,综合题的设计与讲评尤显重要,它将直接关系到“综合”的复习定位和复习效果。它已成为高三政、史、地教师的热门课题和共同研究方向。本力图就综合题的设计与讲评的基本要求、基本思路和操作方法作简要阐述。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平面向量融进解析几何题后,为已知条件给出创设了新的情境,此类题体现了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有机结合,解决起来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解题能力,从而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题综合成为高考命题的趋势,本文探究以→↑a=λ→↑b形式给出条件的向量与解几综合题的一种解法。  相似文献   

14.
题目 竖直放置的金属轨道,处在垂直轨道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轨道上下两段的间距分别为L1、L2,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金属杆口、6其间用轻绝缘杆相连,与导轨保持光滑接触,两杆与导轨构成的回路总电阻为R.F为作用于α杆上的竖直向上的恒力,两杆向上运动到图1所示位置时已达匀速,求此时两杆重力的功率和回路的热功率。  相似文献   

15.
国家教育部在今年一月份发布了《关于做好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3 X”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的通知》。在该通知中,关于综合能力测试指出:在积极推进高考内容和形式改革的同时,结合目前普通高中教学的现状,确定“综合能力测试”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跨学科综合题占一定比例,其比重将随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深入,逐步加大。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陕西卷)第23题,源于接力赛交接棒训练的运动学问题,物理情景紧密联系实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物理综合题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途径,它在高考中所占的分数比例很大,解答好这类习题对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是至关重要的.其实只要有了正确的分析所谓"综合题"的方法和对物理知识比较熟悉的理解和掌握,做好这类习题也是不难的.下面本人谈谈物理综合题的解答方法.  相似文献   

18.
周茂虎 《物理教师》2005,26(11):1-41,44
题目:(2005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23题)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1=0  相似文献   

19.
设函数f(x)=sin(2x+ψ)(-π〈ψ〈0),y=f(x)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直线x=π/8。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