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微杜渐话廉政杨李清廉是从政作官者极为宝贵的品德,也是对其进行客观评价的主要标尺。古人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从政为官者是否廉洁,能否做到廉洁自律,就要看他们对待"小事"的态度如何,能不能在物质诱惑面前做到"防微杜渐"。因为"患生于所忽,福起于细...  相似文献   

2.
于都客家人最喜欢赶庙会,而于都最有名的寺庙当数罗田岩。对于这个赣南名的佛教游览胜地,我记不清去了几次,只是每次去都是走马观花。随着罗田岩的名气越来越大,我却突然萌发了再仔仔细细游一次罗田岩的念头。于是,挑了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偕夫重游罗田岩。  相似文献   

3.
将门出虎子 清廉谨慎父与子冬告晋武帝时期,豫州刺史胡威与其父胡质二人均以清廉著名。胡质为曹魏荆州刺史时,胡威从洛阳到荆州去看望他,由于家境贫寒,旅途中没有车马仆从,胡威独自一人骑着毛驴赶路。每天晚上到旅店投宿时,不顾旅途疲劳,亲自喂养毛驴,自己生火做...  相似文献   

4.
荀子的和平思想[日]村濑裕也著刘平译荀子的肖像说到荀子,很多人都记得他是一位与孟子的"性善说"相对立的"性恶说"的首倡者,相比孔、孟自不用说,就是比起老、庄来,也不是那么为人所熟知的。但是,在多少带有世界性眼光的欧美人眼中,对荀子则好象完全是另一番印...  相似文献   

5.
彬文 《世界文化》2010,(9):13-13
<正>韩国国民权益委员会近日公布的一项有关职业清廉度国民认识调查结果显示,韩国教师职业最清廉,国会议员清廉度排名垫底。该项调查在1000名成年人中进行,涉及25种职业,职业清廉度由"非常高"到"非常低"分为5个等级。  相似文献   

6.
儒家政治、伦理、教育思想的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政治、伦理、教育思想的管窥陈大络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一个"仁"字。仁是什么呢?蔡元培解释为"总摄诸德,完成人格之名。"孔子说:"仁者人也。"①仁乃是做人的道理,是谓人格;但是及之于政治,则是"为政在人"。②也就是说,治理国政,要得到好人。依此推论,...  相似文献   

7.
论宋代实学     
论宋代实学葛荣晋所谓"实学",是指宋以后的"实体达用"之学。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忧患意识的隐显,实学总是或侧重于"实体",或侧重于"达用",而不断地在转换中向前发展。宋代实学,经历了一个由北宋重"达用",到南宋重"实体",再到南宋末年重"达用"的否定之否...  相似文献   

8.
一个真理     
一个真理《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天"者,根本也。帝王以老百姓为本,老百姓以吃饭为本。根本不能丢。这里讲的道理,适用于任何一个时代。"民"和"农业"始终是天下稳定、国家兴量发达的根本,今天也是这样。今天各级领导记住这句话,...  相似文献   

9.
道德修养的基石──信陈国庆信义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之一,也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优秀道德传统。中华民族不但以信义著称于古代,而且同样以信义闻名于今世。什么是"信"呢?《说文解字》解释道:"信,诚也。"又说:"诚,信也。"以信与诚互训。...  相似文献   

10.
移风易俗与传统美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风易俗与传统美德张岱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了,学术文化也出现了活跃的景象。这都是令人欣喜的。但是,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令人痛心的不良现象。有些人大量赚钱,成为所谓"大腕"、"大款",相互比阔,大肆挥霍;更有人搞权钱交易,贪污腐化,出...  相似文献   

11.
论“无为而治”领导方式张金岭产生于先秦时期的"无为"思想,经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的薪火相传,不断损益诠释,透过二三千年漫长的时间隧道,到今天仍放射出智慧之光。对"无为"思想的解释,角度是多样的,哲学的、政治学的、养生学的,等等。笔者认为,只有从管理学的...  相似文献   

12.
说“文化寻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文化寻根”田毅鹏90年代,伴随着信息革命的浪潮,面向21世纪的人类在走向全球化时代,构建"世界文化"的同时,也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本土化"──"文化寻根"热潮。从文化学角度讲,所谓"寻根",是指人类对其祖先、族群、祖国、语言、宗教等基础文化结构所产...  相似文献   

13.
“海”里也有文化光华商品经济被国人称之为"海",知识分子经商,称之为文人"下海"。言下之意,似乎是知识分子悲壮地告别了延续人类文化的使命,走向了一个与文化无关的蛮荒领域。"海"里有没有文化?我的浅见是:海里也有文化。商品经济的本质就是尊重经济发展的自...  相似文献   

14.
名片古今谈     
陈益民 《寻根》2014,(6):94-98
中国古代称名片为"名刺"。它的前身可以溯源到秦汉时期,当时称作"谒"。《释名·释书契》云:"谒,诣也。诣,告也,书其姓名于上以告所至诣者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郦食其求见正驻军于陈留的刘邦,让使者拿着他的"谒"进去通报。刘邦认为他是儒生,拒绝接见。  相似文献   

15.
独具一格的中国画闫秀芝我国的绘画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百多年前,西方的绘画作品与绘画技法通过传教士、留学生、对外贸易三种渠道大量进入我国,为区别中西绘画,人们将我国传统绘画称为"中国画"。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  相似文献   

16.
佛教的四大名山翟萍佛教四大名山的提法,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五台、普陀、峨嵋、九华并称为"四大名山",是明代以后的事。"五山十刹".经元明动乱,久已衰竭。明代,四海统一,信徒活动范围也远远超过唐末和唐宋时期。于是,"四大名山"应运而生。四大名山虽然齐名...  相似文献   

17.
从知性思辩到感性体验徐湘霖"缘起"论是全部佛学的理论基石。"缘起性空"论是大乘中观学派提出的被称为佛学最高的般若智慧之学。所谓"缘起"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皆由因缘和合而生,随因缘变灭而风流云散。因,是指事物产生的原因和根据。缘,是指事物产生的条件。因为...  相似文献   

18.
我们是怎样编写《中国文物鉴赏辞典》的高大伦从八十年代中期起,在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宣传普及的出版物上,出版界似乎偏爱上了"鉴赏辞典"、"古书今译"、"历史连环画"这三类书,图书市场上的广大读者也乐于接受这种形式。在这个潮流影响下,我们就动了编写《中国...  相似文献   

19.
保持平静的生存心态古文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知足常乐",意思是说只有知足(懂得满足)的人才会生活得快乐、幸福。这一俗语正是来自老子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处世谋略,也是对老子这一处世谋略的高度抽象,精辟概括,形象说明。世界上生存的东西,都有其条件性。...  相似文献   

20.
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从两份未刊残稿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从两份未刊残稿谈起王■森傅斯年在五四前後将近一年间,曾断断续续地讨论到"社会",而且他在这个时期提到社会时,常加引号,以表示他不是在表达一种泛泛的概念。但是由于傅斯年"社会"方面的文字或是未收入全集,或是仍属手稿,故未被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