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小学具有丰富的教学情境资源,是培育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基地,所以教师教育需要大学(University)与中小学(School)合作(简称U-S合作)。但在U-S合作中,中小学的路径依赖、评价机制以及组织边界等制约着U-S合作实效,使中小学陷入合作困境。要想走出困境,需要突破中小学"应试教育"之路径依赖,消减其参与U-S合作的取向性障碍;完善中小学的绩效工资制度,激励中小学教师参与U-S合作;拓展和规范中小学组织边界,赋予中小学参与教师教育的法律义务。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的发生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师教育中的大学与中小学(U-S)合作本质上是一种协商性交易,合作需要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才能实现共生。教师教育大学化、一体化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教师教育范式转变,都要求大学谋求中小学的支持;同时,中小学组织更新、教师改变以及学生学习成就提升也需要大学支持;这种相互需求为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提供必要性。此外,大学与中小学各自在教师教育上的优势则为双方合作提供可能。这种必要性和可能性共同构成了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需要大学与中小学(U—S)共生性合作。U-S共生性合作是教师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其动力机制是共同的合作目标与愿景,共生互依,共同的组织文化。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的困境表现在大学与中小学的场域文化冲突,合作的组织管理制度的难以落实或缺失,合作中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大学与中小学不同的内部评价考核制度影响双方合作的积极性,大学教师教育自身存在的缺陷。解决的对策包括促进U-S合作中的文化融合,建立规范的组织管理制度,完善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改革大学的教师教育。  相似文献   

4.
基于校本教研的U-S合作模式是一种富有成效的大学与中小学校合作模式。通过U-S合作来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并进而寻求学校的改进,成为中小学校和大学师范学院之间的基本共识。在U-S合作研究过程中,应该坚持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合作研究一方面需要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校内和校外的合作教研制度。只有在人和制度的双重保障下,校本教研的U-S合作模式才能最终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5.
大学与中小学(U-S)合作是当前教师教育的一条有效出路。但目前我国教师教育U-S合作过程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合作中的异质性资源依赖感不强,合作主体的合法性认同严重不足,合作协调机制缺位。因此,我们需要充分挖掘U-S合作中的异质性资源,增强双方异质性资源依赖程度;赋予中小学教师教育义务并提升合作双方的利益共识,增强合作主体的合法性认同;构建政府统筹的U-S合作管理体制,规范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6.
U-S合作是对传统的以大学为本的教师教育体制的超越,打破了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分隔,使二者之间建立起了合作伙伴关系,使教师教育重心由理论培养转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有效地促进了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它对改进我国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启示:重视教育见习和实习,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延长教育实习时间等.  相似文献   

7.
杨小英撰写的《交换理论视域下U-S合作中的教师互动研究——北京D师范大学与附小共建的教育人类学考察》一书,以U-S合作为焦点,从社会文化人类学中交换理论的视角出发,围绕合作项目中教师互动的交换动机、交换过程与交换结果展开个案研究,回答并揭示了教师互动的影响因素。作者以“事实-原因-行动”的逻辑体系,论证社会交换理论建构下U-S合作实践的理论设想与行动展望,为实现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合作共赢探索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U-S教师教育共同体:目标、机制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S教师教育共同体(大学—中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是由大学和中小学组成的,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教育资源共享为条件,基于外部制度安排和内部环境所建构的教师共同体。其目标是实现大学与中小学的共同发展。建立U-S教师教育共同体需要宏观安排、中观制度设计和微观制度创新,形成专业导向、特色发展、课堂中心、项目驱动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9.
U-S教师教育共同体是以教师教育为基本目标与任务的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形式。教师教育共同体不仅意味着一场教师教育变革,也意味着对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梳理与澄清,还意味着基于教师教育改革的学校重建与本真教育的回归。U-S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最大障碍在于有效合作的匮乏,主要表现为合作基础的遗失与合作层次较低等。为改变这一境况,可以通过形成对一系列教育基本问题的"共有的理解"、工作文化与学术文化的融通等方式建设真正的教师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大学与中小学(U-S)合作的构建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区域性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类型包括单向传递报告型、项目研究合作型、咨询合作型、实验推广型和教育实习型.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存在诸多困境,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学与中小学属于不同的文化圈,各种类型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存在脱节现象.只有寻求两者共同的目标和远景共识,才能构建合作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安富海  吴芳 《中学教育》2011,(6):75-79,92
U—S合作研究是促进教师教育与学校共同提升最理想的选择。然而,这种科学的理论假设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教育实践中遭遇到了困境。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不愿意":中小学不愿意,大学教师不愿意。这种"不愿意"致使U—S合作研究无论对中小学还是对大学都不可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本文认为,政策引导是改变这种"不愿意"现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U———S合作伙伴关系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源,是大学和中小学双方共同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展现自身社会功能的重要方式。这种合作改变了大学和中小学的存在状态。大学在U———S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中担负着更为重要的职能。为此,大学要主动转换角色,介入到中小学的改革与发展中,以研究者姿态帮助中小学解决其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面向基础教育主动调整自身的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使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要通过项目合作,整合大学和中小学的力量,实现两者间的合作,生成新型的教师知识,推进教师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3.
在整个U-S合作的过程中,文化差异是合作的基础与动力,文化融合是合作的追求与归宿,文化对话、文化碰撞、文化适应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既是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文化融合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英国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积极推动各大学在U-S模式下开发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开发注重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合作,不断适应合格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并制订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统一的"平衡性"课程计划。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开发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一是大学应与中小学校紧密合作;二是应适应中小学教师补给的实际需求;三是应体现职前教师知识与能力的新要求;四是应体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15.
赵丁玲 《海外英语》2012,(9):95-97,105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大中学合作如雨后春笋般地遍及全国各地。在英语教育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尤其需要双方的合作共赢,以达到提高基础英语教育质量的目的。调查研究结果证明,大中学合作是大学研究者和中学一线英语教师的共同诉求。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职业认同需要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师范生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的新生力量和后备军,其职业认同感现状不容乐观。基于平等共生的U-S合作关系建构的全程实践教学模式将有效推动师范生心理契约的建立、增强师范生的职业意识,培养职业情感与职业品质,有利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促进师范生的职业适应和角色转变,坚定职业认同。  相似文献   

17.
走出对教师合作认识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教师合作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到,教师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究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但对什么是教师合作的揭示还不够深入、系统,人们对教师合作的认识还存在着片面性、模糊性。用理性、客观的态度,揭示教师合作中的一致性与差异性;自愿性与组织性;共享性与保护性等特征,对人们走出对教师合作的认识误区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新建本科院校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性人才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滁州学院教科院在当前被国内外高校广泛采用的“U-S”合作人才培育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本科生跨校教学团队建设。在跨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团队组建程序、团队考评与奖励等领域做了有益的尝试,同时也存在问题和不足。经过反思,提出转变团队观念、培养共同文化、实现组织再造以及注重团队专业发展等四个建设跨校教学团队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