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带分数乘法”是一个数乘以分数的发展,只要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或者运用乘法分配律,便可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法则进行计算。应注意的是,要通过计算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让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计算方法,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一、组织学生复习有关的旧知识,为知识迁移创设条件。  相似文献   

2.
经分析题意,列出算式后,问:“这道乘法算式中的因数是什么分数?”(生:带分数)教师接过学生的话说:“对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带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带分数乘法怎样计算呢?你们能从刚才的复习中,找出带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吗?”于是,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回答教师的问题。其  相似文献   

3.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中共有三处用了“通常”一词。第一次是在叙述带分数乘法法则出现的:“分数乘法中有带分数的,通常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这里为什么要加上“通常”一词呢?我引导学生进行了讨论,大家各自发表了看法,最后归纳得出:分数乘法中有带分数的,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来乘,是一般的计算方法,也是常用的方  相似文献   

4.
带分数乘法的计算学生容易出错,这既有客观因素,即教材内容本身的难度,也有学生主观上的原因。从教材内容看,计算带分数乘法除“通常”算法之外,还有“简便”算法,针对题目灵活选择算法,把整数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中,这对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计算,虽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增加了计算的复杂性。从学生自身来看,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概念和算理的认识模糊,导致计算错误。数学概念和计算法则是进行计算的依据,也是正确计算的首要条件。带分数乘法的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真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  相似文献   

5.
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现就四则计算教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谈几点认识。一、通过转化显现计算意义明确四则计算的意义,是正确选择法则进行有目的计算的前提。如果对算式的计算意义不明,难免会出现乱用法则盲目计算的现象。例如,在计算带分数乘法213×312时,有的学生往往会这样计算:213×321=2×3 13×21=661。从现象看,似乎错在混淆了带分数加法和乘法的法则,但追其错误的原因,还是对带分数加法和乘法算式的计算意义分辨不清。为此,可通过转化算式的表现形式显现其计算意义。213×321=37×27。原式表示求37的27是多少。213 321=37 27。原…  相似文献   

6.
一、分数乘法甲、教学重点:①理解分数乘法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②掌握倒数的概念。乙、教学难点:①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并能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应用题。②能区分带分数乘法和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丙、基础知识教学要求:①认识分数乘以整数和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整数、一个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②认识被乘数不等于0,乘数小于1。积比被乘数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简析“分数乘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数乘以整数.第二部分是一个数乘以分数.第三部分是带分数乘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十个知识点: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2.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3.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4.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5.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6.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应用题和文字题.7.分数乘以分数的法则.8.带分数乘法和连乘.9.倒数的意义.10.求倒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分数乘法”这个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乘以整数、一个数乘以分数、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带分数乘法、倒数等。教学时,要着重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下面就这个单元的三节教材以及教学中有关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一、分数乘以整数学生学习分数乘法,是在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生掌握了带分数减法法则后,遇到计算分数部分不够减的带分数减法时,往往还有不少困难.这一练习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整数减带分数的算法,以及分数部分不够减的带分数减带分数的计算方法,并使他们在练习中形成计算技能.练习题组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0.
独立思考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必要手段。要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必须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的方法。 一、质疑思考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疑问,学生独立思考就无从下手,因此,独立思考应从质疑开始。如:分数乘法中规定,有带分数的通常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教材中为什么用“通常”这个词,而不用“一定”呢?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说明这种计算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有“通常”就有“特殊”。例如:8×8 1/8=8×(8+1/8)=64+1=65,就没有把8 1/8言化成(65)/8,而是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的。  相似文献   

11.
“一个数乘以分数”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11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后面学习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内  相似文献   

12.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倒数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应用题和解简易方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了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带分数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  相似文献   

13.
五年制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中的带分数乘法是学生在学习了假分数、带分数互化、分数乘以整数和一个数乘以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这些知识的综合。这节知识上升弧度不大,学起来不难,可以通过“练习旧知、综合旧知、自学新知”的程序进行教  相似文献   

14.
“通常”一词不可忽视灵台县西屯中心小学巩建重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第十册在叙述有关计算法则时有四处用到“通常”一词,教师在教学中切莫忽视它的存在。1.第九册13页中有关带分数乘法法则的叙述是:“分数乘法中有带分数的,·通·常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  相似文献   

15.
1.比较、强化:带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教学教师先让学生完成下面两道复习题:①把3(1/4)、5(3/(10))、2(5/9)、10(2/5)化成假分数。②计算:(7/(15))、39×(5/(26))、(27)/(100)×(25)/(81)。后启发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6(2/3):①把6(2/3)看成“6+(2/3)”(带分数意义),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6(2/3)×8=(6+(2/3))×8=6×8+(2/3)×8=48+5(1/3)=53(1/3)。②把6(2/3)化成假  相似文献   

16.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当乘数是整数时,和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当乘数是分数时,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因为计算方法推导又较为复杂,所以又是教学的难点。本单元教学,应掌握知识结构,以一个数乘以分数为主线,突出重点。一、分析教材编排意图,确定教学重点本单元分三小节:第一小节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先学习分数乘以整数,因为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学生易于理解掌握。再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它是学习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所…  相似文献   

17.
关于“0”的乘法计算,属学生首次认知,在学习被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中,学生对相乘的积难以确定,因而形成一位数乘法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应分析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它们之间的共同因素,找准其联系点,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迁移,切实帮助学生建立“”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概念,引导他们将这一结论迁移到被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中。一、建立新概念,为突破难点做迁移准备建立“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概念,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教材中讲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包含0乘以自然数、自…  相似文献   

18.
华罗庚先生说:“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诀窍。”解题时,有时是先退后进,退的方法有:抽象向具体退,合成向单一退,高维向低维退等。当退到足够具备解决问题的条件时,再去解决问题。例如,计算19正。5,学生如果按带分数乘法的法则去计算势必繁杂。这时,教师启发学生:带分数是整数与真分数台成的数,先从“台成”的带分数退到整数和真分数这些“单一”的数的和(差),即把19i::’H到(19+M形式,或者初9X退到(20-17)形式,哪一种退祛好?学生经过思考,19枯x5=(19+t。5=95十养一…  相似文献   

19.
多年担任六年级的教学,对2002年教材修订后关于带分数和假分数的关系问题我感到有些困惑。记得修订教材之前,遇到学生做题.结果出现假分数时,通常只能算“半对”,因为课本明确指出计算结果不能用假分数表示.只能用带分数或其他数表示。2002年修订后的教材,取消了带分数的计算,原因有二:一是涉及带分数的计算一般都比较繁杂,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二是为了便于与初中教学接轨,因为初中教学中不再使用带分数。  相似文献   

20.
“带分数乘法”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学生为简便而简便的学习习惯这样一个问题,跄笔者带来了困惑,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挑战。笔者以整体原理为指导。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有新的发现和感受。本文就是从问题的提出、教学预设、教学生成、教后测试等几个环节。说明了尝试改革“带分数乘法”教学的全过程厦详细情况,并从四个方面谈了整体性呈现教学内容的优势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