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中国新能源汽车经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益增加的能源消耗与环保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成为人们解决难题的钥匙.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正在全球展开,中国从新世纪伊始参与这一进程.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新能源汽车经济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的作用不明显,因此,加强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经济政策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群体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整个社会对新能源的关注力度也明显加大。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满足了环保与节能的基本需求,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也明显增大,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和鼓励措施,新能源汽车在研发、制造、产业链配套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也得到较快速度的发展。本文就新能源汽车发展与智能制造开展具体分析,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瓶颈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琳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102-102,26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世界各国已确立的汽车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政府着力打造的新能源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快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的瓶颈及其对策,将有助于我们制定切实可行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十三五"期间,在国家强力推进污染治理以及着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根据规划,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然而,与一路狂奔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模相比,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却相对滞后,这一现状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2015年我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万辆,同比增长4倍,成为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生产大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庞大的产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汽车保有量大幅度增长,引起一些问题。随着环境保护的压力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节能、安全、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关注热点,相关的研发生产也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本文以庆阳市为实例,调研城市新能源公交客车发展优势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能源汽车使用环保燃料作为汽车动力来源,其最大特征在于噪声小、零排放、无污染等,不仅可减少因汽车排放尾气给大气带来的污染,而且还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状况,是当代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理念。本文简单阐述了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维修要点,并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与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至少三大挑战,但是我们也找到了三个出路,第一个是汽车产业由大到强转型的挑战,第二,排气污染治理的挑战和汽车能源安全的挑战。习总书记去年在上汽考察的时候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定了一个国家战略的调子,就是汽车强国战略,就是新能源汽车战略。中国从"十五"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十一五"接  相似文献   

8.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它不仅有利于降低各国对传统石油能源的依赖,保障能源安全;也有利于各国的环境保护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进行分析,并重点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及电工电子设计研发,从汽车电工电子设计技术等方面较深入地探讨了汽车节能的方法,论述了研发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与技术动向。相信未来有更节能、更环保、更先进的动力机汽车出现。  相似文献   

10.
汽车工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整个经济体系的核心和支柱。近年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使得汽车工业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但与传统汽车相比,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优势。因此,本文就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做了分析,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1.
《青海科技》2014,(1):88-89
<正>太阳能汽车研发历程早在1978年,世界上第一辆太阳能汽车便在英国研制成功,时速达到13公里。1982年,丹麦冒险家、环保倡导者汉斯斯·索斯特洛普,设计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辆太阳能汽车,并命名为"安静的到达者"号。1984年9月,我国首次研制的"太阳号"太阳能汽车也试验成功,这也表明了我国在研制新型汽车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太阳能汽车车顶上安装了2808块单晶硅片,装有三个车轮,自重159kg,操  相似文献   

12.
新能源汽车是自21世纪以来诞生的新产物,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与社会践行环保理念的要求相一致,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而为了赢在起跑线,世界各国政府均在政策上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近期典型代表事件则是各国通过法律相应确立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美国加州2030年/德国2030年/中国2035年),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也必然引起新的社会问题,如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技术问题、新能源汽车专业维修人员缺乏的问题等,顺势而为之,这也是职业学校近年大力购买设备、开设新能源课程的原因之一。本文以比亚迪e5的故障分析(DC/DC双路电断路)为例,在此探讨比亚迪e5的新技术与故障排查的步骤,它与传统汽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整个排故步骤十分耐人寻味,并就此发表个人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拙见。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全球绿色理念和环保理念的思潮变革中,由于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的时代要求,汽车行业迎来了新能源时代。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未来新能源时代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鉴于新能源汽车动力和科技两个大的变革方向,汽车维修行业也应该与时俱进。基于此,首先论述新能源汽车概念及其分类,然后就新能源汽车维修的基础知识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能源时代汽车维修工作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应用作为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已受到全球各国的关注,但与传统燃料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及基础件研发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关政策不够完善,配套设备还不够健全。在分析陕西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推广应用现状基础上,结合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区域经济特征和国家战略规划等关键要素,给出陕西省新能源汽车商业推广的3种创新模式并提出具体保障措施,为陕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科学生活》2008,(11):20-21
汽车是现代工业时代的重要产品,能源问题和随之带来的环境问题长期以来被汽车工业和汽车消费者所高度关注。世界各国的"无车日"都在积极开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的开发应用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那么,未来的汽车将以怎样的新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又会以何种能源作为动力呢?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经济及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驾驶的舒适性、节能环保性、以及操纵稳定性越来越重视。具备着节能环保及助力可调节等优点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装配简单、占用空间小,因此,EPS系统有很大的应用领域及市场发展空间。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必须选择EPS系统,因为它不需要使用内燃机,助力转向系统动力的来源只有来自电动机。  相似文献   

17.
新能源汽车代表着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西方国家走在研发与生产的前列。然而,由于研发和生产成本的高昂等原因,即便富裕的西方国家在推广时也遇到重重阻力。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美国采取了“绿色汽车信用”的举措,让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厂商吃到了两头都甜的甘蔗,也许这将为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具有时尚环保,经济高效的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今天,汽车已经不单纯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成为人们赋予情感的家庭伙伴,这就要求设计师们在新能源汽车的造型上必须融入情感化设计。本文基于当下新能源汽车的造型设计,从车身比例姿态、色彩线条等设计说明情感化设计在新能源汽车外观造型的应用与发展,意在寻找情感化设计在新能源汽车外观造型设计新的方法及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环境的恶化和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本文对新能源汽车做了介绍,包括其发展的背景以及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分析;同时也介绍了作为目前最实用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的概况,以及其相对于其他类别汽车的优势之所在。最后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迫在眉睫,它将是当今世界各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且在未来十年内,混合动力汽车将占据汽车大部分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0.
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对于厂商研发积极性的实际激励效果一直令人感到困惑。在考虑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存在异质性的基础上,将制造商战略决策层面的异质性因素引入到财政补贴对研发投入的关系分析中,应用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微观层面数据开展了门限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力度总体较大,但是制造商研发投入强度相对较小,适度的财政补贴对于制造商研发投入表现为激励效应,超过一定额度则表现为挤出效应。较高的高管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和独立董事比重等战略决策层要素对于有效发挥财政补贴在研发投入中激励效应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阶段,财政补贴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必须要将财政补贴力度退坡到"适度区间",要实施对不同制造商的差异化财政补贴方案,对高管持股比例高、股权集中度高、独立董事人数较多的制造商适度倾斜,以进一步充分发挥财政补贴对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