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省位居我国内陆腹地,接近欧亚大陆中心地带,是欧亚大陆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造就了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孕育了高原独特的生物源系,被认为是对全国、全球大气、水量循环影响最大的生态调节区,是全国和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及凋节区、全球高海拔地区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基因库。  相似文献   

2.
正三江源国家公园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选择在三江源头典型和代表区域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有助于解决生态环境局部退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问题,通过强化国家地位,更好实现对该区域自然生态的系统保护、整体修复,使"中华水塔"坚固而丰沛,持续保护世界第三极,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统领,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建设、治理和制度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效,初步实现了生态恢复、区域发展、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生态地位决定保护为先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清冽甘甜的源头净水,润泽了半中国,为全人类提供了不可估量的生态服务价值……在青海自然博物馆,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郭天明着缩小的三江源源头地图,这里地貌一旦退化,下游10多亿人  相似文献   

4.
随着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普通的市民也有了到“世界屋脊”一游的可能。据调查表明:90%以上的国内游客都还没去过西藏,而绝大部分又都希望能坐着火车去西藏。“坐着火车畅游青藏高原”正成为旅游的热点,而游客都应自觉地具备环保意识,把“天路之旅”变成“生态之旅”。  相似文献   

5.
正今日的青海,已深刻体会到,只有融入世界,才能打开发展的新通道;只有壮大特色优势资源,才能让全省经济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放眼望去,一个融入"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立体式雏形日渐清晰。国际展会,让青海以开放的态度融入世界循着我省对外开放、融合发展的足迹,我们发现,从2014年开始,我省很多重要展会都将"一带一路"建设概念高调嵌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也为"十二五"划上了圆满句号。通过五年艰辛努力,我省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条件、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人民生活水平都跨上了一个大台阶,人均生产总值、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居民收入增幅等走在西部前列,各项事业都开创了工作新局面。在宏观经济环境趋紧、三期叠加影响凸显的背景下,取得这一成绩实属不易。特别是在2015年,省委、省政府坚持抓当前和谋长远相结合,瞄准未来发展趋势,强化战略研究,制定了"十三五"规划建议和纲要,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藏区发展、扶贫开发、旅游发展等方面做出重要部署,描绘  相似文献   

7.
《青海科技》2014,(3):8-9
近年来,青海省依托产业优势,围绕青海特色产业寻求突破,重点在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生态经济、新能源经济、民生经济四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工作,以此推动青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科技支撑起青海的大美未来。  相似文献   

8.
《青海科技》2014,(2):9-9
<正>随着汽车尾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规模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规模化不断扩大,将助推青海省锂产业迅猛发展。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要使新能源汽车成为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全国各地密集出台推广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政策环境。受国家政策扶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而青海省作  相似文献   

9.
《青海科技》2015,(1):12-15
<正>说到青藏高原,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蓝天白云、神山圣水和干净的空气与土壤。如今,青海变无污染的净土优势为资源优势,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净土经济产业,打造绿色GDP增长极,探索高原现代农业发展新思路,发展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净土经济产业。  相似文献   

10.
正青海将顺应"三农三牧"发展形势和城乡居民的休闲消费需求,综合开发利用高原特色农牧业、农牧区自然景观、农牧业资源,全力打造集休闲农业、现代农牧业、生态文明建设高度融合的新业态。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峡镇的龙羊新村,是一个美丽的村庄。蓝天白云下,树木林立间,一栋栋极具特色的欧式"小别墅"在这个面朝库区背靠山的狭长村庄里错落有致。依托美丽的自然景色,这个位于黄河岸边村庄的许多农户都开办了"农  相似文献   

11.
<正>青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为我们留下了神奇的自然世界、神秘的文化世界和神妙的心灵世界等三个方面的独特历史遗产,民族民间歌舞文化,以绘画、雕塑、建筑为代表的藏传佛教文化,以赛马会、那达慕、土乡纳顿节、热贡艺术节、撒拉尔艺术节等为代表的民族民间节庆文化等,共同构成了青海文化的大美轮廓、青海文化资源相对集中的空间组合布局,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相似文献   

12.
正对很多人而言,也许大西北只是一片区域,而青海只是一个地理的概念,那只是一片遥远、广袤而荒凉的土地,也许对于大多数人们也曾见过大美青海的某一个侧影,在电视上,广告里,网络上,摄影家的镜头中,朋友的口耳相传里。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使大家对大美青海有个具体的认识,欢迎一同走进这样一个美丽、神秘而又可爱的地方,共同领略大美青海的至大至美!  相似文献   

13.
<正>青海三江源地区,哺育了中国半数以上的人口,支撑了江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生态立省"战略指导下,三江源地区停止一切矿产资源开发,取消对当地政府GDP考核,把生态保护与建设列为主要考核内容,生态保护与绿色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源动力。局部的"不经济",为的是全局的更经济。青海地处"江河源"和"气候源"的独特地理位置。这里是高寒生物物种的资源库,是全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这意味着青海肩负着一份特殊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以最脆弱的生态承载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和最大强度的发展压力。随着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等矛盾的日益尖锐,拥有良好生态环境,享受基本生态公共产品服务已经成为全体国民共同强烈诉求。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探索符合青海特点的发展道路,就是将青海打造为世界生态公园。提出这一发展思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16.
<正>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水资源量逐年增加,草原生态系统逐步恢复;"中国最美湖泊"——青海湖面积连续10年增加,达到15年来同期监测最大值……湿地资源面积居全国第一,藏羚羊、藏野驴、岩羊、野牦牛等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三江源头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宁可牺牲GDP,也绝不牺牲生态环境。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地处三江源头的生态重镇——青海,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确立了"生态保护优先"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中华水塔"生态环境稳步恢复,生态保护从应急式脱只看4作近乃而控  相似文献   

17.
《青海科技》2014,(1):56-56
<正>一项旨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模式正在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的青海省得到试验和推广。通过一年来的试点表明,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取得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孕育了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拥有近5亿亩的天然草场,是我国五大草地畜牧业发展基地之一。过去,"合家一顶帐房,坐拥千只牛羊"是青海畜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但是长期的过度放牧  相似文献   

18.
正过去一年,一场以"绿色"为主题的革新正在青海高原快速蔓延: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等重点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决策、评价、管理、考核和生态补偿等制度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全面启动;智慧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新能源等生态经济产业发展蹄疾步稳,"大美青海"生态画卷徐徐铺展开来。未来,青海将按下绿色发展"快进键",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正>"世界屋脊"孕育了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千百年来孕育和润泽了这片古老而又文明的土地。它造就了璀璨的华夏文明,也哺育着我们今天共和国的伟大建设。21世纪的青海已迈入了高速发展的伟大时期,在大力发展国家建设的同时我们还要兼顾和维护好国家的生态安全,而不是无序开发资源、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只有做到生态与生计兼顾,"绿起来"与"富起来"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生态立省战略才能取得最终成功。  相似文献   

20.
大美塞罕坝     
正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北部坝上地区,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它曾是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经过几十年的造林建设,现已成为森林、草原、湖泊、湿地景观兼具的著名生态旅游区,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