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过去一年,一场以"绿色"为主题的革新正在青海高原快速蔓延: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等重点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决策、评价、管理、考核和生态补偿等制度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全面启动;智慧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新能源等生态经济产业发展蹄疾步稳,"大美青海"生态画卷徐徐铺展开来。未来,青海将按下绿色发展"快进键",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正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走进青海,一个个"绿镜头"让人怡心悦目:黄河源头生态绿地——千湖湿地,"黑颈鹤故乡"隆宝滩自然保护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白扎林场……"染绿"的季节,大美青海绿地、湖泊、林场、湿地流青溢翠……绿色,不只是色彩,更是发展的基因。转变发展方式,追求绿色增长,满腔"绿色"情怀的大美青海,依托独一无二的生态资源优势,在生态保护优先中不断淬炼,走出了一条将生态资源持续不断转化为绿色经济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3.
<正>青海三江源地区,哺育了中国半数以上的人口,支撑了江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生态立省"战略指导下,三江源地区以绿色经济发展为主旋律。青海地处"江河源"和"气候源"的独特地带,"这里是高寒生物物种的资源库,是全球气候的调节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趁着高原晚春,行走在辽阔的青海大地,映入眼帘的是草原、湖泊、湿地、牛羊……这是生命的绿色,发展的绿色,民生的绿色。站在"十三五"的新起点,地处西部内陆、生态地位极为重要的青海,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解源 《青海科技》2011,(4):8-11
青海已进入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加速转型的重要阶段.青海拥有特色资源富集的优势,同时生态地位极端重要,因此,走绿色发展之路是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也是迫切的现实需要。推动绿色发展的出发点和突破口就是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新能源经济.  相似文献   

6.
佚名 《青海科技》2016,(4):16-18
正对青海而言,生态环保不仅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同时也是重大经济问题、重大政治问题、重大社会问题,不仅事关改革,也事关发展。社会问题,不仅事关改革,也事关发展。生态优先,发展之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青海,只有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相得益彰、互为促进,"产业强""百姓富"与"生态美"才能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7.
<正>六十年的风雨兼程,换来高山,蓝天,绿草地,天地间大美的青海,有着一份绿色的向往——美轮美奂的草原、雪山、湖泊,牛羊、雄鹰、天鹅……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你会发现,青海随处张扬着生态文明的魅力,闪耀着绿色梦想的光环。生态文明、绿色梦想,浸融在青海的血液里,构建高原生态和谐,体现在青海的决策中、实践中。坚定不移的走生态文明之路"青海省委坚定地认为,有必要把坚持生态保护作为青海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8.
正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在谈及科技创新问题时,被引用最为广泛的一句话。当今,科技发展的方向越来越明朗,已然锁定在了创新、创新、再创新。对于青海而言,我们要实现既可以保持生态协调稳定,又可以提高人民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繁荣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更紧密地依靠科技进步,将科技创新放在首位。如今,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和新能源经济已然成为青海的重要经济特质,成为青海绿色发展和  相似文献   

9.
<正>青洽会十五年历程,见证了青海从资源开发到循环发展的升华,绿色发展成为青洽会的灵魂,低碳、绿色集聚、循环理念已经根植于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绿色发展成为青洽会的灵魂地球之肾、江河源头、中华水塔,无可替代的生态地位,重振丝绸古道、推进向西开放的民族责任,青海坚定地把生态保护第一作为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青洽会十五年历程,尤其是近年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青海是我国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青海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是地球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带;青海还是全球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被誉为"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为全人类提供了不可估量的生态服务价值。生态是青海最宝贵的资源、最明显的优势、最亮丽的名片,也是后发赶超的最大潜力。高高的山、蓝蓝的天,还有雪山、湖泊、牛羊、雄鹰、天鹅……徜徉于大美青海的山山水水,你会发现,这里随处张扬着生态文明的魅力,闪耀着绿色梦想的光环。今天,青海以自然美、生态美、发展美的秀美画卷,为大美青海乃至美丽中国熔铸了坚实的路基。"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缘何成为青海面向未来的  相似文献   

11.
<正>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的主流话题是"绿色能源、循环经济、生态文明"。从战略、技术、政策等层次,探讨新能源和绿色发展对经济复苏,乃至经济、社会新革命的深远意义,分析并解决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各种障碍,如何解决全球环境、能源破局之谜是当今各国首要任务所在。作为资源、新型能源产业的大省——青海,同样面临着上述课题有待一一破解。建立"从青海看世界、再从世界看青海"的互动机制,集世界之智慧,支持在青海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青海三江源地区,哺育了中国半数以上的人口,支撑了江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生态立省"战略指导下,三江源地区停止一切矿产资源开发,取消对当地政府GDP考核,把生态保护与建设列为主要考核内容,生态保护与绿色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源动力。局部的"不经济",为的是全局的更经济。青海地处"江河源"和"气候源"的独特地理位置。这里是高寒生物物种的资源库,是全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这意味着青海肩负着一份特殊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从无色-黄色-褐色-绿色的"颜色演进"过程,"颜色演进"体现了人与自然互动关系的变化和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最终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选择。本文梳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颜色演进"过程、论述了"绿色发展"的内涵与重要意义,并对我国目前"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更好地实践"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贡献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在2015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指出,破解当前制约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各种刚性约束,实现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必须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下大力气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为此,青海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推进实施了"生态立省"的发展战略。通过不懈的努力,青海省绿色交通建设如火如荼,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正青海是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省委、省政府提出"生态立省"战略,为推动我省绿色发展奠定了大环境、大视野、大动力的坚实基础。青海,这块被称之为"众山之宗,千湖之地,江河之源"的土地,横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有着大气之美、磅礴之美、雄奇之美,因其地理位置独特,具有"全球气候形成启动器"之称。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面积的高寒湿地、高寒草原、灌丛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誉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长江、黄河、澜沧江和全国第二大  相似文献   

16.
《青海科技》2021,28(4)
青海所拥有的特殊生态地位以及宝贵的生态资源,赋予了青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责任。新时代新思想,青海始终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放在首位,依据"三个最大"的基本目标以及省情定位,加大力度落实各项政策,积极思考绿色生态发展之路,集思广益产生诸多举措,拓宽生态发展新格局,与时俱进推进青海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7月15-16日,主题为"生态青海·绿色农牧"的2020青海科技创新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青海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马吉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青海省副省长张黎主持论坛开幕式,青海省政协副主席杜德志主持主旨论坛。来自农牧业领域的专家、产业界代表围绕青海高原农业、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瓶颈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据悉,本次论坛汇聚了国内知名院士和专家学者,他们将围绕有机农业、绿色发展、资源开发、品牌建设等展示成果、  相似文献   

18.
<正>加快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征程的与时俱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青海要保护好生态的重要指示精神,吹响了强化问题导向,坚持与时俱进,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号角"。青海是"三江源头"、"中华水塔",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青海生态保护与建设实践来看,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支持下,我省大力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启动了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迈出了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的行动步伐,并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生态文明的目标要求相比,我省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整体恶化  相似文献   

19.
在青海干旱少雨的高原戈壁上,生长着一种小小的金果子,被当地人称为"沙棘"。实际上,沙棘是植物和其果实的统称。植物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性灌木,其特性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广泛用于水土保持。在强调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今天,对沙棘的规模化种植和生态利用,引领了一次高原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近日,笔者走进了青海乃至全国沙棘行业中的翘楚——青海清华博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总经理梁伟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20.
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青海独特的高原生态区位所决定的;高原生物多样性在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关系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从青海生态建设的要求出发,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高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