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墨西哥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其发电潜力巨大。新《电力产业法》结构性地改变了墨西哥全国电力行业格局,改革开放电力市场,优先考虑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政策对墨西哥可再生能源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虽然,墨西哥可再生能源投资前景可观,但仍然面临着经济、技术、制度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与挑战。分析研究墨西哥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新政策,对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德国政府在激励公众参与能源转型的制度创新,从公众参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可再生能源消费、以及积极参与家庭节能的制度设计,阐明公众参与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德国政府通过能源转型的法治建设,减少公众参与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通过市场化政策手段,将居民绿色消费理念转化为绿色消费行动;以及通过信息公开透明等自愿性机制,强化了公众参与能源转型的积极主动性。目前我国倡导电力需求侧管理改革,德国激励公众参与能源转型的机制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德国的能源转型何以如此成功并享誉世界,而中国又该如何从中学习,找到自己的能源转型特色之路?德国能源转型计划庞大复杂,看上去雄心勃勃,却也颇受人质疑:德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新能源发电比例超过35%,2022年将放弃所有核电站,到2050年基本实现能源生产"碳中和",可再生能源要占到电力生产的80%,在总能源消耗中要占到60%。同时,将有500万部以上的电动汽车在行驶,智能环保建筑将使得建筑  相似文献   

4.
经过两年打造,汇集了20多位院士、100多位专家心血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今年6月问世。 日前,“可再生能源”课题组组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院士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向我们描述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诱人前景。  相似文献   

5.
《青海科技》2014,(3):30-31
作为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国家,德国在海上风电场的技术研发上面,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目前,大约已经安装了500兆瓦的沿岸风力发电站。不过,种种因素的阻碍,以及对技术的高要求,使得德国的风电项目看上去更像是一场赌博。在德国纽伦堡以北20公里的埃朗根市有很多复杂的工业建筑,西门子很多能源实验室和能源工厂均隐身其中。在这些建筑中,有一个钢铁和铜制的巨型机器,能将交流电大规模转换为直流电,产能达30兆瓦。这个机器即将离开实验室,安装在德国北海沿岸,经受暴风骤雨的考验—因为德国需要在这片沿海地区开发风能,建造史无前例的海上风电场。风能开发是德国未来可再生能源的重点项目。不过,种种因素的阻碍,以及对技术的高要求,使得德国的风电项目看上去更像是一场赌博。"没有人知道‘能源转型’将耗资多少,"慕尼黑大学能源经济学家凯伦说,"特别是那些作为试点项目的风电站。"  相似文献   

6.
赵凯 《科学中国人》2008,(2):133-133
风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在未来的能源系统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因而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2006年1月《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能源战略的重要措施。我国已进入风电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7.
中国可再生能源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华 《中国科技论坛》2008,(2):111-114,120
本文综述了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及分类、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障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孟思琦  孙仁金  郭风 《资源科学》2021,43(8):1562-1573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研究表明,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份额的增加对市场化电价有显著的影响。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已形成较完善的市场化电价机制,研究德国电价的运作机理有利于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化电价机制改革。本文通过建立分位数回归模型,估算了不同电价分位数的优序效应,主要分析了风能和太阳能对德国电力市场现货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的增加均能带来电价的降低。当考虑以电价中位数的四分位距衡量的电价波动时,对于中等负荷水平,风能发电对平均高峰价格的影响明显大于太阳能发电;在其他情况下,太阳能发电对平均高峰价格的影响更大。②用电需求水平较低时,风能发电份额的增加会增加电价波动性;用电需求水平较高时,风能发电份额的增加会降低电价的波动性;用电需求水平中等时,太阳能发电降低电力价格的波动性。③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整合的政策应在风能和太阳能之间寻求平衡,即形成合理的太阳能、风能的发电份额组合。本文研究了发展较成熟的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市场化运行机理,对中国可在生能源市场化改革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德国可再生能源的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石油危机给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大大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石油价格节节攀升,可再生能源已逐渐成为常规矿物能源的一种补充、替代能源,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地区将可再生能源作为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期看,全球化石能源的枯竭是不可避免的,将在本世纪内基本开采殆尽。《BP世界能源统计2006》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可供生产40多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可以供应65年和155年。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受碳排放政策影响,各国都在努力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我国已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并在"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推动能源清洁安全高效利用。光电能源催化便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制备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手段,其中光电催化制氢更被认为是21世纪的"梦技术"。光电化学传感也因简单、低背景和高灵敏度的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利用再生能源和可回收资源,为此已经制定了《可再生能源长期发展计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等政策。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刚刚公布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以下简称《战略》),把握世界能源发展的大势,明确了我国能源革命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行动计划,将有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一、顺应世界能源变革潮流,明确能源革命的重大意义和战略取向自工业革命以来,日益增长的能源  相似文献   

13.
智能化物联网、云端运算及大数据产业的兴起,为全球产业战略转型及知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使得制造业服务化、智能化与平台集体化创新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德国工业4.0战略的发布。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下,世界各国无不积极推动本国相关政策及措施的出台,如:德国在2014年发布的《创新为德国——高新科技战略》、美国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颁布的《获取先进制造业国内竞争优势》和《加速美国先进制造业》、日本于2013年公布的《日本再兴战略》及我国在2015年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鉴于此背景,本文以政策工具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美国、德国及日本的代表性的“工业4.0”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及比较,以期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指引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欧盟2020能源战略确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欧盟总能源消费结构的20%。2012年6月18日,在欧盟"可持续能源周"(2012年6月18日-22日)开幕仪式上,欧盟统计署(Eurostat)正式公布了欧盟及27个成员国可再生能源发展2010年(最新数据)统计报告,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已为世界共识。本文分析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问题、国际社会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经验和中国已具备规模化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条件,并针对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分布式储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提高常规电力系统和区域能源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迫切需要,是发展"安全、高效、低碳"的能源技术、占领能源技术制高点的"战略必争领域",储能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与智能微网领域具有重大的战略需求、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文章分析了分布式储能技术现状、技术创新及其发展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并结合分布式储能的技术与产业特点给出了发展储能技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要抓住我国加大可再生能源投入、整体能源布局战略调整的契机,开发和利用本省拥有的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作者认为,当前,应从加强全民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意识,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可再生能源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着手,开展这一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归纳了影响中国石油、煤炭、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能源有效供给的因素,并建立了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影响中国非可再生能源有效供给的综合影响因子。在对中国非可再生能源有效供给的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本文强调了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非可再生能源有效供给体系,重视非可再生能源生产领域的技术进步和确保非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可持续性在中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可再生能源价值构成与定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再生能源由于其特有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已成为发达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较高的投资成本使其在市场机制环境下无力与常规能源竞争,定价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自然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理论,分析可再生能源资价值的构成要素,通过建立动态模型分析可再生能源与可耗竭能源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替代条件,进一步论证了可再生能源价值的三个构成要素,并给出了每个要素的计算模型,完善了可再生能源价值与定价理论模型;最后提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低碳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和英国廷德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能源转型——低碳发展之路》报告,围绕中国未来能否走上低碳发展之路的问题进行了探究。报告认为,中国的低碳发展不仅是技术的转型,还是经济和社会的转型。中国应实行全面的能源和气候变化战略,及时把握绿色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