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三"的哲学进行历史考察,人们就会发现,三维世界观的提出,具有客观的历史根据,客观事物的基本量也完全可以规定为"三"。文章确立了"人们生活在三维世界之中"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它包括三维时空观、三维发展观以及三维实践观。文章对"世界为何存在于三维之中"作了令人信服的说明,它包括"三"是现实世界的本质(普遍),"三"是人类认识的结构(特殊),"三"是社会实践的方法(个别),整个世界乃存在于三维之中。  相似文献   

2.
从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共同体与现代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广义文化观。从梁漱溟文化中性论和梁启超的民族劣根性、美国传教士的有色眼镜与中国知识精英的文化批判诸方面评价了狭义文化观。从中国文化生态基本面貌、三种文化形态的局限性、多元文化的价值迷失、弘扬主导文化 ,培育文化合力诸方面探索了价值观的文化困惑与超越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根本观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文化建设思想。本文探讨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特别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导师马克思的文化观和列宁的文化观,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定自己科学文化方针的指导思想。作者通过对马列经典文献的梳理,意欲阐释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观进行了阐述,强调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结构研究范式上经历了由经济、政治、文化三分模式转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分模式的过程,又在更高起点上由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分模式回归经济、政治、文化三分模式的过程。这种社会结构研究范式的转换,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出发而自觉实现的。江泽民经历了我们党在社会结构研究范式上两次转换的过程,并在第二次转换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的化观主要包括他的新民主主义化观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观。新民主主义化观体现在他对化概念的界定和化工作的论述两方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在他的讲话中,对化发表了一系列的意见和看法,内容涉及到化的阶级性、化创造、化控制、化交流等诸多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体系,构建了他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观。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四十年代初形成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是近代社会百年间先进的中国人对民族文化出路问题所作的最科学、最有价值的探索。从历史学的角度看.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有丰富的时代内涵;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科学的文化模式;从现实的角度看,它通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理论与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19世纪初叶起,随着泛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传入新疆,受化泛突厥主义思想影响,并在其理论基础上,由新老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经过长期反动思想理论宣传,形成了“突厥化共同体论”的民族分裂主义化观,它不仅和马克思主义化观完全对立,而且在理论和史实上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是为分裂主义政治目的服务的腐配没落的剥削阶级反动思想。  相似文献   

8.
严复介绍过来的进化论思想和近代经济政治启蒙思想,对中国近代社会起了很大的影响;他对于中国传统学术的研究,虽没有达到精通西学的权威程度,却也有相当深厚的造诣,在对待中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其以一贯的理性与持平的态度进行评价,既肯定了中西方文化各自的长处,也表明了二者的缺陷与不足。严复这种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批判与反思的努力,旨在寻求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会通,希望能开创出一套适合现代中国国情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是文化建设的指导理论,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高校是文化建设的高地和引领者,高校应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深刻认识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高校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积极创新高校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努力营造高校文化建设的浓郁氛围,着力打造高校文化建设的人才队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文化.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探讨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民族文化的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刻认识文化的含义、本质及特性,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视域下探寻民族文化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1.
何谓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新"就新在它既不同于旧中国的封建主义文化观,也不同于原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观,更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观,它有着全新的精神面貌、全新的精神内核和全新的实践体系。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是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主流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东方传统主义文化这三种文化的并存与竞争的大背景之下脱颖而出的,它一经产生,就显现出了无穷的生命力,使之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文化观念与形态,而且导演出了波澜壮阔的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指引前进方向的一面旗帜。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研究采用历史的、叙述的和实践的三维方法,它以历史的感染力对"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研究,以逻辑的穿透力对"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的理论体系进行叙述,以实践的创造力对构建"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的实践体系进行探讨。从文化观的视角,也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以此为理论基础,即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为思想统领,并转化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魄的新文化观,它以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先进文化为重大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一般说来,中国民众,特别是中、青年人,大多数是通过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知道司徒雷登这个名字的。然而,在这篇文章中只有一处提及司徒雷登,因此,中国普通民众对于司徒雷登还谈不上有什么认识。所幸的是司徒雷登复杂的身份、特殊的经历及其悲剧性的结局,引起了学者们的研究兴趣,其结果无疑有助于增进中国民众对于司徒雷登的认识和了解。例如,郝平的新著《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有助于我们全面、系统地了解司徒雷登生平及其活动犤1犦。另外,还有几篇论文分别论述了司徒雷登在华传教活动、教育活动以…  相似文献   

13.
14.
存在与本质—也是一种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对化的界定到对化结构的阐释,从化的产生到化的发展趋势,从化的功能作用到化的价值意义……自古莫衷一是、众说纷纭。本试图从化的界定入手,对化的本质、功能结构、化发展的立足点以及化思维的转变进行全方位的论述,以期生发出新的化探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16.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新时代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从物态、行为、制度、精神等四个具体表现形态入手,大力推进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使银行所有员工在从事经营活动中都秉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念,方能促进商业银行体系稳健运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如何处理中西文化的关系一直是近现代知识分子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与许多文化先驱一样,李大钊的中国文化观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转折过程。李大钊以开放、平等的心态,既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又积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他以多元互补的视野提出建立融通和创造的新文化,即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第三文明"。李大钊的中国文化观既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又具有现实前瞻性,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甘肃高师学报》2022,(4):118-119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白色文化观,是藏族人民普遍崇尚的文化心态。这种白色文化观的形成是有其多种多样的原因的。如今它已成为藏族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最本质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相似文献   

19.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白色文化观,是藏族人民普遍崇尚的文化心态。这种白色文化观的形成是有其多种多样的原因的。如今它已成为藏族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最本质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基本认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作为科学的理论,它更展现出了超越以往的价值。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地,解决它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诸多问题,切实加强文化建设,需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发挥统领作用。探索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也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