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我国就业政策的调整,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出现了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教育部指出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保证学生的就业。要提高就业指导的质量,使就业指导从粗放型发展为专业化,必须要加强建设就业指导课程,抓紧师资力量的培养,坚持走专业化、职业化相互促进的"专职化"路线。基于此,对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诉求与实现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中职学生来说,中职就业指导课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充分就业并获得职业成功的基础保障。就业指导课程及其创新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中职学校应自觉的加大就业指导课创新力度立足于审时度势的现实基础,注重学生专业素质与就业能力的双重培养,注重教师专业性,指导形式多样性,力图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突出中职教育的优点给予中职教育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3.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是各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如何从源头上提高大学生就业素质,整体提升就业率、就业质量,成为当今高校重点探索的问题。就业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保证顺利就业的源头来自于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直接指导性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就业创业课程作为一门发展中的课程,目前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根据国家对就业创业课程的教学指导要求,结合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目前存在的现状,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及努力方向上进行了积极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4.
就业指导课程是大学本科教育的必修课,能够切实帮助学生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提高就业能力。本文从普通高等学校的艺术类就业指导课程"特性"现状入手,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展开研究,抓住两大重点:"艺术类就业指导课程的科学设置"和"艺术类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指导",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就业形势市场化的环境下,就业压力日益加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保证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从容面对,顺利就业,必须按照国家教育体制要求,在高校中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据此,应根据学生大学时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将就业指导课程进行分解,按照"四点一线"的教学模式,开展创新性就业指导,以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大多存在实用性较差,指导性不强的问题,本文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就业指导教师、就业心理导师、创业导师、企业HR师和企业班主任等五类教师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无界化参与,打破了既有的就业指导"大包干"模式,希望能够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就业指导课程焕发新的活力,从而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7.
就业指导课程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核心基础.面对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就业指导课,加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广西建设职院技术学院就业指导课程实行"两个"主体、"三支"队伍、"四个"阶段、"五个"平台""六类"课程的改革与实践,系统构建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为完善高职院校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还应从校本教材建设,就业指导教师身份归属、教学管理与学生评价、就业指导理论研究等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8.
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唯一系统化的就业理论课程,在地方高校实习模式亟待创新、改革之时,离不开就业指导的应用与就业指导教师的协作,即探究应用型专业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需要通过就业指导的授课内容、授课形式、授课教师观念等突破与转变,提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水准,增强地方高校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满海清 《考试周刊》2013,(92):149-14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健全,大学生就业逐渐市场化,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显得越来越重要。职业生涯规划不再是大学生就业和个人发展的问题,而且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息息相关。很多高职院校均已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该课程可以培养高职学生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和基于社会学方法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应聘的切实操作能力,改变学生的就业理念,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职业道德素养,是其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强有力的道德支撑和技术方法。本文主要说明了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以有效提高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已不适应社会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基于职业生涯规划下的个性化就业指导能够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认知自我,认清职业形势,找准职业目标,使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文章初步分析了高职院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探析了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意义,并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从个性化就业课程、个性化就业咨询、个性化就业训练、个性化就业信息和个性化就业评价五个方面构建高职院校"五维一体"个性化就业指导体系。  相似文献   

11.
面对逐年增加的毕业生人数和就业压力,高校对就业指导系列课程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希望通过课程建设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培养职业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文章从当前广东省内高校就业指导系列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现状,以及部分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系列课程的反馈意见着手,对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这项《要求》的发布标志着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进入了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该《要求》在肯定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地位的同时,也确定了它与传统意义的专业课程在教学模式上的差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同时我校也在创建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我校自2011级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希望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提高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希望在课程中尝试情景模拟教学法,以期为推动我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完善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就业是地方高校竞争力的核心,就业指导课作为高校唯一系统化的就业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提高就业水平上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故此以研究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基本素质为目标,结合地方高校学生就业现状,从宏观角度对就业指导课授课内容、授课形式、授课教师等因素如何转变以适应创业能力培养进行探究,以期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理论支撑,提升地方高校层次。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校一项重要的学生工作,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实现就业指导的一个重要方式。目前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课程"边缘化"、管理不规范、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因此,必须从管理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加强该课程的规范化建设,使其真正成为能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课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为了提高广大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能正确对待就业,2009年教育部建议各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目前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本科院校都纷纷开设就业指导课课程。如今就业指导课已经普及多年,但是还是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单位找不到满意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深刻地反思一下,学生是否重视就业指导课程、老师是否通过改进教学的方法、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就业指导课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就业当中能胜出一筹,跨进自己理想的岗位。本文将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存在的问题出发,重点分析如何提高高职理工科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和认识度。  相似文献   

16.
当前,经济与高科技知识含量产业的高速发展,为新一轮"新工科"人才的就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成为"新工科"学生培养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总结山东大学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从理论层面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对"两课"教育越来越重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几年来,我一直担任学院<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对职业道德的充分认识,足促进学生整体道德素质提高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指导学生顺利就业、有效就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经济下行,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毕业生就业的形势严峻复杂。高校是落实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主体,通过对高校就业队伍、就业课程、就业服务等育人要素的分析,提出只有采取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综合素质,重视就业指导课程,完善服务保障,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等合理措施,才能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学校建设与发展,关系到维护正常的教学程序和学校的稳定,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为切实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在多年的就业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做好就业工作,就要从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入手,明确"一二三四"的就业指导工作思路,才能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美国高校把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念融合在课程设置之中,确立学校课程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目标,构建培养学生文化基础与实践能力并重的课程模式,将就业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课程设计,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美国高校课程设置理念与策略对我们的启示:落实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使课程设置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增加实践课程的分量,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