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博览》2005,(10):7-7
一个孩子不爱惜家里的东西,这天又把椅子弄坏了。爸爸毫不留情地让他连续几天站着吃饭.让他体验体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劳累之苦。  相似文献   

2.
(一)江湖苏轼 佚名 在历史长长的小巷里.有一个人总会让我们为之倾倒。他总是站在千年外的月光下,峨冠博带,长须飘飘.脸上挂着一副顽皮的笑,看着我们,让我们自惭形秽,自觉污浊不堪;让我们在岁月的驿路上奔波得精疲力竭时,总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对照着他想想:人,应该怎样生活,应该怎样才能称之为人.  相似文献   

3.
李翔 《大中专文苑》2011,(12):66-67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家世显赫,无论历史还是财富都曾让人艳羡,但是很可惜.他本应继承的遗产在种种变乱和祖宗自己的失误中已散失殆尽。这让他家门蒙羞,也让他一贫如洗。但是这个小伙子却白手起家,重新振作起来。他积累财富的速度是惊人的,之前几乎没有人曾经做到过。  相似文献   

4.
世人多认为司马迁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为了半面之交又千夫所指的李陵仗义执言差点身败名裂。我倒觉得他糊涂一世聪明一时,从郎中到太史令,侍从数载也未参透宦海浮沉,欲以一言之辩挫败众口一词,触怒龙颜在所难免。司马迁用如椽之笔让一个个呆板的名字名垂青史震古烁今,无愧太史之名。然而他让自己卷入一场无妄之灾,迅疾被历史洪流湮没,乃至生卒年无从查考,人生结局成谜,《史记》残缺不全,愧对太史之名。  相似文献   

5.
要毁掉一个孩子,首先要毁掉他的自尊。家长如采用以下方法.就能够成功地毁掉孩子的自尊。 1.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说他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说他马虎、粗心.让家人受累……总之,让他觉得自己没有行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一名演员的表演能否成功.不单看他的外表如何漂亮.更要看他的演技是否娴熟.是否能让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同样.一位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成功与否.不单是看他的英语如何流利.也要看他的教法是否恰当.是否能让自己所授内容深刻地留在学生的脑海中。如何才能让自己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具有高效性.这值得我们共同探讨和思索。  相似文献   

7.
培养幼儿意志力的五种方法制订目标法指导和帮助孩子制订短期和较长远的目标,使之有努力奋斗的方向。幼儿心中有了目标,就会为实现目标去努力,表现出坚毅、顽强和勇气。独立活动法尽可能让孩子独立活动.如让他自己穿衣,自己收拾玩具.自己完成作业等等。幼儿在进行这...  相似文献   

8.
杨红 《小读者》2011,(1):62-62
到寒假啦.胖罗想让自己的假期不再孤单.央求妈妈让他养只宠物。妈妈的条件:1.不许抛弃宠物。他满口答应,绝不抛弃宠物。条件2.要胖罗自己为宠物的卫生负责。他想,那我就找一只聪明的宠物.从来不随地大小便。自己会洗澡的。亲爱的小读者,胖罗会买到这样的宠物吗?  相似文献   

9.
小幻想家     
你担的心 你想让他过来,可是每次都要叫上好几遍.他才回过神来.你叫他穿衣服,他好像根本没听见似的!有时.他还会自己对自己说话。你担心他是不是不合群?上学以后会不会不注意听讲?而目前最让你恼火的,就是他总不能马上回答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柳庆云 《学语文》2006,(6):39-40
微型小说《回家》是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文章。可它妙就妙在表达思乡情绪的手段上。他没有直抒胸臆,大叹对家乡之思念;他没有大谈对家乡之热爱;他也没有沉醉在对昔日生活的怀念中:他更没有找个人攀谈以解思乡之苦。他采用一个出人意料的方法,寄钱给了他的友人.让友人帮他回家乡,沿着自己回家的路线走一遍,问候一遍自己想要问候的人,甚至闻一闻存留在记忆中的家乡的味道。  相似文献   

11.
张凯 《江西教育》2010,(1):87-88
小赵老师刚毕业走上讲台。去年,学校领导让他接手初二(5)班。对于这个班级.大家都心照不宣,这是整个年级里纪律最差的班.课堂上经常乱哄哄的.学生迟到更创造了学校通报批评次数之最。这个班原来的班主任梅老师主动要求换岗.他说他承认自己败给了这个班。学校老师都想看看.这个小赵老师怎么“对付”这个班。原来的梅老师也算是老教师了,  相似文献   

12.
敬畏就是对人对事“又敬重又畏惧”。自古以来,圣人贤达就重视“敬畏”。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强调对天道人事要心存敬畏。朱熹也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我们党更是一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强调指出,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相似文献   

13.
《小读者》2011,(8):1-1
一个人快乐、悲观与否.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怎样看待自己的拥有。要想让自己快乐幸福,就要从小培养乐观情绪。请看下面一则故事: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学的“另类”尝试——小论文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设计一个情境。即设计出一个让学生产生疑问需要分析解决的问题情境。举例如下:有人认为秦始皇是有名的一代暴君,他罪恶滔天所作所为阻碍了历史的发展,对他应该全盘否定。你的看法如何?请自拟标题试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便开始了自己政治生命的厄运。他被贬永州,和昔日志同道合的朋友惨然分离.只能与山水为伍,与历史对话.从山水中寻求慰藉.从历史中找寻知音。“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愚溪诗序》便是一篇深得骚人之旨的抒怀之作。作以愚自喻,以愚自嘲,以长歌当哭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社会的不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作业的作用"好像开一扇门,让学生自己走进去,就课文内容与形式,择其至关重要的若干点,让学生思索之、辨析之、熟谙之、练习之,即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获得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这是叶圣陶老先生的话,他强调要让学生"自己走进去""鸣出内心的感兴",就是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学习方式,以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1.镜头见证时代的变迁。下图《桑登分到了土地》中的主人公,是个身世很苦的老农奴,遭受过农奴主重刑处罚。新中国的废奴运动让他获得了这块写着“桑登田”的木牌,分到了自己的田。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  相似文献   

18.
顾维嘉乃我班“百官之末”——劳动委员是也。他个头高,是全年级数一数二的“摩天大楼”,肤色很健康.没有一处不’散发着“黝黑的光泽”;他笑起来也极有特色:两个门牙不合.像两个亲兄弟分家,中间有条宽宽的真空地带.让人不由得想到是不是他在哪个旮旯里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中间的牙给混混们拿块板砖敲掉了,不过顾维嘉对自己的这个“天窗”似乎还挺得意.像珍稀动物炫耀自己珍贵的皮毛一样,整天咧着嘴呵呵傻笑。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第十一册课文《鞋匠的儿子》赞颂了美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林肯。文中林肯面对一个用他的出身羞辱他的参议员.沉着镇定地发表了自己对出身、对职业、对人的平等的看法.让读者看到了一个襟怀坦荡、仁爱正义、宽容大度的林肯。然而细细地解读文本.笔者却看到了作者在自觉不自觉中为我们画下的一道东西文化的鸿沟。  相似文献   

20.
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就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观,浅谈自己的看法:一、教学内容要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在历史课堂中。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中.将历史知识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历史源于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