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理健康的评价指标与心理健康标准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文在对有关心理健康标准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种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作了一定的分析,指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参照已有的心理健康标准,提出10项心理健康标准,其中包括衡量人的发展性因素———创造性和成就感这一标准  相似文献   

2.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困惑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的结果很不一致,究其原因,是使用的量表不一致导致的。不同的量表使用的是不同的心理健康标准。其各有局限性,应用的范围也是不同的。对心理健康标准准确而辨证的掌握,是制定和选用心理健康量表必须考虑的,也是正确分析和理解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3.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领域中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阐释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健康标准,最后提出:心理健康标准的概念应建立在辨正观、系统论基础之上加以整合;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积极、稳定的情感应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评价标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通过对六种心理健康模式的分析指出:心理健康是一种完好的状态,是积极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评价应遵循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相对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指导性原则、保密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标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个体、群体心理健康的评定,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标准相当重要。通过对心理健康标准及其相关研究的梳理发现,心理健康标准应是一个体系,此体系是由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标准所组成,并非单一标准。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标准是数十年来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概念界定模糊、混乱;理论派别多,标准不统一;重理论、轻实证;重西方理论的移植,轻本土化研究等。要使心理健康标准“殊途同归”,应该以系统发展观作为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组织跨学科的研究团队,积极整合多学科及各理论流派的研究成果,争取“视域融合”;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反复结合,最终逐渐推进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标准的有效构建。  相似文献   

7.
关于心理健康双维标准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国兴 《教育科学》2003,19(3):62-64
心理健康标准应该包括横、纵两个维度。心理健康的横维标准是从心理所包含的不同方面(知、情、意、人格)及内外适应(人际关系和行为协调)的角度来考察。包括认知发展正常、情感稳定乐观、意志品质健全、行为协调运度、人际关系和谐及人格健全等六个方面。心理健康的纵维标准则从心理发展层次和水平的角度来考察心理健康,包括正常的生存需要、活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发展需要、道德和审美需要等六个方面。心理健康双维标准的提出对于开展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衡量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水平的依据。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衡量教师的心理健康应遵从一般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因为他们是社会成员。但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决定了从业者自身所独有的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所以,讨论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既要从社会大众的角度参照一般的心理健康标准来分析教师的心理健康,又要从教师职业群体的角度,依据特殊的心理健康标准,来审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指标,既要符合一般人心理健康的要求,又要体现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基于这样的前提,许多学者提出了各自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冯芳 《文教资料》2006,(8):12-13
要准确地评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必不可少。在当前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的趋势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精神健康有了更紧密的联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评价大学生精神健康的相关指标或扩大其相应比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标准在过去10多年来一直指引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推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较大程度上达到了评估标准的要求。但也出现了已不能有效地指导当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很难反映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新方向和新趋势的问题。根据当前我国高校的发展状况,提出体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新的评估指标,同时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和评估经验,进一步完善和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其评估标准,必将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一轮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下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述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解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心理健康,而且要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通过对教育方向和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理论分析,提出在教育过程中需改进教育方法和措施,以适合学生的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校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地方,承担着巨大的教育职责,不仅要加强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提高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沉着应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学校的辅导员这一职业在建国初期就出现了,现在已经有50多个年头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教育的普遍提高,对高校辅导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现在大学教育的普及,辅导员每天面临各种各样的学生,学生工作也更加复杂多样,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一个合格的辅导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教育探索》2004,(7):112-114
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康的学生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压力(直接因素)况(人际关系状况);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只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教师自身的身心状况(主观因素)、社会支持状它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佛教调心理论与心理健康为主题进行研究,说明佛教确实能对促进现代人的心理健康发挥很大作用,而佛教与心理学的结合确实是解决现代当代心理问题的一个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6.
李志 《教育学报》2004,(1):43-44
本文作者认为关注学生心理教育 ,特别是关注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的培养是当今教育界的重要课题。因此 ,认清心理教育的目标和心理健康的特征是当前心理教育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体育活动是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它可有效地塑造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因而也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是增强心理健康的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教师易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就心理健康的维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引起学校和教师们的重视,现在的中学生普遍都是独生子女,而每个家庭的生活背景有所不同,所以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是必要的。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量表(简称UPI)调查了1897名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中是否存在不同性别、生源地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一类学生存在比例为12.86%,女生、独生子女、家庭氛围为争吵或冷淡者、家庭收入极端者、来自离异家庭者中一类学生存在比例较高。根据结果,采取各种方式开展针对性的、更有实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