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围绕驰名商标的概念及认定,阐述了我国对驰名商标侵权的几种现象,着重论述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以期完善我国驰名商标的立法。  相似文献   

2.
淡化行为是一种现代商标侵权。为满足驰名商标发展的内在要求,顺应国际潮流,我国应加强对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借鉴各国商标反淡化立法的成功经验,建立比较完善的商标反淡化法律制度,对淡化行为依法打击,从根本上遏制和消灭商标淡化行为。  相似文献   

3.
2003年4月1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了《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对驰名商标的认定确立了被动认定模式。本文结合我国现行规定及相关国际条约,从认定模式及现有的法律保护制度等方面对驰名商标的认定做论述。  相似文献   

4.
给予驰名商标以特殊法律保护是世界各国相关立法和司法的趋势。我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在立法和执法方面都有所进展,但对于驰名商标的保护仍应当加强研究,以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对策,以及被抢注后的补救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内外交往日益增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创立、发展和保护驰名商标为主要内容的战略工程已成为提高我国企业商品竞争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此,通过分析我国驰名商标保护的现状与不足,为我国驰名商标的保护提出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商标法对驰名商标的保护,特别是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使我国对驰名商标保护与国际公约进一步接轨.但是,现行《商标法》对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范围仍然较窄,在驰名商标的认定以及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制度等方面,均应在立法上进一步完善.本文论述了驰名商标的法律性质,保护对象与范围,新商标法对驰名商标的认定及保护措施,对我国的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制度提出了建议和实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商标淡化理论在各国以及在我国的立法体现的比较分析,指出我国新修订《商标法》对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不足之处,并对我国商标淡化立法的完善进行构思。  相似文献   

8.
驰名商标保护的理论基础问题,是研究从何种理论角度出发,来更有力地保护商标权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竞争的正常秩序。各国对驰名商标予以特殊保护的三种理论基础(混淆理论、反淡化理论和不当得利理论),建立反淡化理论是当前世界驰名商标立法的趋势,应在我国建立反淡化理论以进一步完善我国驰名商标保护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驰名商标认定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等方面存在很大缺陷,与世界存在一定的差距,应大力完善我国驰名商标的司法认定体制,实现驰名商标的认定司法化,不断变革与完善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制度以与世界接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商标法的颁行及一系列相关法规的出台使我国的驰名商标的保护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并在具体制度上顺应国际潮流、和国际接轨,适应了我国"入世"的需要.本文在对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制度作一简要回顾后重点介绍了我国关于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制度的具体内容,并提出了继续完善我国驰名商标保护制度的几点立法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关于国际条约在我国国内法的效力问题,我国法律规定得不完善,由此导致我国参加或缔结的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问题出现了法律盲点,因此,笔提出相关《宪法》修正案的立法建议,以确立我国关于国际条约的国内法效力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家就越发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加强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已经成为企业、国家关注的焦点。现今,立法中规定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其中包括如何规制反向假冒驰名商标这一问题。可是未注册驰名商标反向假冒问题却成为立法的盲点。对此,笔者通过对反向假冒未注册驰名商标的可能性及行为性质分析,来发现规制反向假冒未注册驰名商标的立法缺陷并寻求其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3.
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方式取决于条约的性质。通过对“法的适用”及个人的国际法地位的分析,结合国内外理论与实践,认为首先应依国际条约“公法”与“私法”性质的不同.将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方式分为“转化”和“采纳”两类,在“采纳”方式中再根据是否需要补充立法的不同,又可以将条约分为“自执行”条约和“非自执行”条约,以此划分为基础构建国际条约在我国的适用方式,并在宪法性法律中加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4.
依据驰名商标保护的基础和目标,针对我国驰名商标界定和保护上的不足,在立法上规定防卫商标,强化行政执法和处罚力度,实行过错推定原则,将驰名商标保护纳入《商标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侵犯驰名商标的行为日益增多,驰名商标的保护已成为商标权保护的核心。入世后,我国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通过“特别保护”优化国内驰名商标的生存环境,维护其所有的权益。  相似文献   

16.
反淡化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商誉价值,反淡化作为驰名商标保护的特殊法律措施已被人们所关注。从驰名商标的反淡化到商誉的反淡化,这 化理论的重大发展。商淡化的法律措施扩展了反淡化保护的领域和范围。我国立法与实践在商誉反淡化保护方面尚有一定差距,应加强探讨和研究,以期完善立法,维护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17.
商标淡化是指将与驰名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标识用于与驰名商标不相同或不相似的商品或服务上.致使驰名商标的显著性被削弱或商誉受损的行为。商标淡化行为基本上有弱化、退化、玷污三种表现形式。我国目前尚未明确规定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法律制度,这给驰名商标的保护带来不利。今后我国可以从立法、执法和增强市场主体的商标意识方面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18.
驰名商标本身蕴涵了巨大的价值,同时,它又是经常被侵害的对象。由于驰名商标本身的重要性,立法上应该给予特殊的保护。我国对于《商标法》的这次修改正是顺应了这种需求,规定了实体和程序两方面的,有别于普通商标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国际投资法中的国民待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待遇与主权国家对外国人的待遇直接相关。在国际投资方面,国民待遇原则主要是针对投资东道国政府的法律、行政规章和其他措施。对体现在各种双边投资条约、区域性投资条约和全球性投资立法中的外资国民待遇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理清国际投资立法中国民待遇的相关规定,为我国如何给予外资国民待遇提供导向。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修订的《商标法》虽以立法形式引入了淡化理论,但实践中驰名商标淡化形式及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为制止淡化行为,必须建立起以反淡化立法为基础的,具有严格执法、规范管理、相互监督机制的从社会到个人、从国家机关到企业的严密的反淡化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