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钢 《现代教育科学》2007,(2):69-70,42
针对我国出现的教师有偿家教和"因财施教"问题,辩析了因材施教与"因财施教"的区别和差异,对"因财施教"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做了系统分析,提出转变"因财施教"为因材施教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3.
李月微 《考试周刊》2011,(61):216-217
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中心.孩子的成长需要一定奈件的促进,只有在一定条件促进和保障下的人格和性格才能达到统一,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韩佳蔚 《文教资料》2013,(10):52-53
当前普通话课程教材现状值得反思。教材编写应该有针对性,能够"因材施教"和"因地施教",考虑到学生因为受地域方言、社区语言影响,在普通话学习中存在的各种具体困难,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普通话学习中的特殊情况,语言学界应加强对语言应用的研究,在普通话教材编写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因"专"施教,是指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分析教学对象的人文素质基础、身心特点、专业学习和教学特点,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采用不同教学内容,区分不同教学难度,使用不同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和实效性,促进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专"施教的原因在于:不同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基础不同,专业要求有别,个性特征存在差异。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因"专"施教,需要深入了解专业特点,有效设计教学内容,准确区分教学难度,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科学设计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6.
汪黎 《文教资料》2012,(20):167-168,177
"因性施教"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被广为探讨①。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发现"因性施教"其实是一个暗藏悖论的矛盾之策,是一种只看重眼前教育效益的短视教育理念和行为。通过反思男女两性的差别究竟是如何被后天建构的问题,得出"因性施教"其实是漠视和延续该错误"建构"行为的结论。提出"因性施教"应该包括"根据学生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弱点,进行实践教育上的引导和弥补"及"根据个体在充分地自然发展和选择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多样化的兴趣、性格、特质和天赋进行有目标的方向性培养"两方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燕新 《中国德育》2012,(14):47-47
近日,西安一家公立幼儿园新学年实施按收费分班,1500元上“普通班”,多交1400元进“特色班”,多交2400元进“逻辑思维班”。幼儿园的这种做法引发社会的广泛争议,虽然在舆论的压力下,西安市的教育部门已责令此幼儿园退还学费,取消分班,但幼儿园因“财”分班施教现象却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专业女大学生“因性施教”浅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针对目前女大学生在计算机专业学习上能力不如男学生的现状,分析了男、女大学生在学习上的各种差异,并从个人、教师、学校、社会等方面提出了根据性别特点,实施个性化教育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巧玲 《考试周刊》2014,(35):178-178
学校是充满爱的地方,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和谐文化的核心就是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爱、懂得爱、付出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艺术就是爱的艺术。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至爱",懂得爱的艺术。在与学生的接触和交往中,要"因生施爱",这样才能因爱施教。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即将发生重大变化。大学因"才"施教有着强烈的时代适切性和紧迫性。文章首先辨析因"材"施教与因"才"施教,正本清源,还原孔子创立的因"才"施教教育思想。然后,从大学教育的本质出发,引出大学教育因"才"施教的必要性。最后,从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模式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学因"才"施教。  相似文献   

11.
陈琴 《文教资料》2014,(10):173-176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且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差。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却早已超过95%,看似令人费解的就业现状,呼唤人才观念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也给予处于转型期的电大启示与机遇。电大转型不仅是挂上国家开放大学的牌子,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发挥自身优势,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因需施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势在必行,但是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理想的教育模式是“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应重视在儿童性别同一性形成前提下从两性差别的角度来培养双性化人格。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教学要讲究策略,策略的实施则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本文讨论了跨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因素——性别差异,也就是英语学习在男女学生身上所呈现的不同。如何把跨文化交际学与"因性施教"很好的结合起来,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教师需要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因境施教""顺势而为",抓住和利用情境中一个个教育契机,活化班级管理。针对不同教育情境,教师需要成熟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育风格、娴熟的教育能力,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深入浅出地将人生的真谛内化进学生心里,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当"教师为中心"等错误观念被我们彻底抛弃后,"学生为中心"的新观念并未随之生根。我们感觉到课改成功的新课堂,仍然被某种东西束缚着,仍然不是我们真正期待的新课堂。若从观念本身来思考,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新观念的内涵或理论表述存在始料不及的缺陷,二是过去被推崇今天仍然被视若圭臬的观念,隐含着新课堂真正形成的潜在阻碍。本文就第二种可能提出看法,是"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新课堂的真正实现,产生着并非全部为正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德合作日趋紧密,对德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对德语专业的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如此看好的就业形势决定了必须根据市场前景制定相应的教学方针和措施,以促进德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就业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以大学一年级新生为受众,开设于第一学期的全校性基础课程。个性化倾向与趋同性意识共存、自我认识不清晰与自我期望值过高共存是他们从高中到大学的心理过渡期的突出表现。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深挖问题根源,结合教学内容,在理论讲授过程中,为学生排忧解惑,切实贯彻因“才”施教教学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授课对象的现实需求,也是该课程应该而且能够完成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9.
因“性”施教是在充分考虑学生性别差异的基础上对男生和女生施以不同的教育,实践中的因“性”施教大多存在着两种片面的理解:一是认为男生的智力比女生强,二是认为男生是男性化的性格,女生是女性化的性格。研究表明,学生的智力和成绩与性别关系不大,性别与性格不一定存在对应的关系,教师应该在对学生性格特征进行正确把握的基础上,施以科学的因“性”施教,解放人性,张扬个性。  相似文献   

20.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存在着高歧义容忍度与低歧义容忍度、冲动型与沉思型、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整体型与序列型、外向型与内向型的不同。教师应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根据不同的学习风格,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各种学习风格学生的外语水平都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