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汤达在《红与黑》中塑造了一个18岁出道,23岁上断头台的悲剧典型形象于连·索黑尔。有论者说于连是个人主义野心家,也有论者说他是反叛的英雄。就作品《红与黑》而言,有人以它深刻揭露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天主教会、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复辟势力的反动本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法国的社会风尚以及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政治形势,指出这是一部杰出的政治  相似文献   

2.
世俗的外省小城维立叶尔,地狱般的神学院,虚伪的巴黎。这,就是于连走过和生活过的地方。在这些或多或少带着时代气息(在《红与黑》中,这种时代气息即复辟的波旁王朝统治下的一种共同精神或思想)的地方,于连,这个维立叶尔小城乡村木匠的儿子,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他一步步地进入贵族阶层,靠着无与伦比的聪明和才智,靠着一切可以利用的人。而在于连的追求中,所有行为言语的产生是与他的人生观——为自己而活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自尊和出人头地,这就是于连·索黑尔的价值观。为了出人头地,于连向教会和贵族妥协,但自尊却决定了于连向贵族和教会冲突的必然性,这一矛盾塑造了于连病态的人格,是他必将走向理想幻灭的内因,再加上法兰西当时的社会现状这个外部条件,于  相似文献   

4.
怎样评价司汤达笔下的于连形象,历来众说纷法。在我看来.于连是法国王政复辟时期想靠个人奋斗出人头地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艺术典型,既“红”又“黑”的人物。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上,于连有时痛恨专制政体,反抗复辟势力,有时又向统治阶级妥协,甚至充当敌对阶级的帮凶。这种矛盾复杂的思想性格符合资产阶级的本质特征,也是于连形象典型性的集中表现。为了实现当将军、当主教的人生理想,于连先后选择过三种职业,就连爱情都成了向L爬的阶梯。他的讨会地位不断_广升,而反抗性则逐渐下降。有人认为,于连的两次恋爱集中体现了他对统治阶…  相似文献   

5.
于连·索黑尔、约翰·克里斯朵夫、克莱特·格里菲思分别是司汤达《红与黑》、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以及德莱塞《美国的悲剧》中的主人公.他们是各自生活在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一次大战前二、三十年的德国和本世纪初美国的小资产阶级青年.他们聪明而有报负,进取而甘愿冒险,为了自己的前途和理想处心积虑、孜孜不倦地奋斗着。然而,小资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当时社会中强大的黑暗势力和他们自身的性格缺陷,又使他们通过个人  相似文献   

6.
怎样评价司汤达笔下的于连形象,历来众说纷纭。在我看来,于连是法国王政复辟时期想靠个人奋斗出人头地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艺术典型,既“红”又“黑”的人物。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上,于连有时痛恨专制政体,反抗复辟势力,有时又向统治阶级妥协,甚至充当敌对阶级的帮凶。这种矛盾复杂的思想性格符合资产阶级的本质特征,也是于连形象典型性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7.
于连·索黑尔是一个木匠的儿子,自小便想出人头地。一八三○年的法国,拿破仑刚刚垮台,代表贵族、僧侣、资产阶级利益的波旁王朝复辞,象拿破仑那样从平民到穿“红色”将军服的道路被堵死。于连便想当一名身着“黑色”教士服的大主教。他有惊人的记忆力,能全文背诵拉丁文的《新约全书》,因而被维立叶尔市市长聘为家庭教师。贵族出身的市长自然瞧不起平民,于连也仇恨上流社会。为了报复市长,于连开始打市长夫人的主意。瑞娜市长夫人是有名的淑女,过着平庸孤寂的生活,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于连在她内心唤起了全新的感情,尽管她比于连大十岁,依然爱得热烈爱得深沉,这便深深打动了于连。这种  相似文献   

8.
《简·爱》与《红与黑》分别以维多利亚和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歧视论和人的商品化为视角,讲述了主人公简·爱和于连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成与败。  相似文献   

9.
《红与黑》     
<正>《红与黑》是表现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社会等级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巨作,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以及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世界名著<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在文学理论界有种种评说,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从当时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代的背景出发,探讨其性格和品质,分析其性格形成的根源,最终认定于连是当时反对封建权贵的勇士,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典型代表,拿破仑时代的悲剧英雄.  相似文献   

11.
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部奠基作品。小说基本情节取自1827年《法庭公报》贝尔德情杀案件的素材。最初标题《于连》,校印期间定为《红与黑》,并加副题“1830年纪事”。《红与黑》围绕主人公于连在维利埃尔小城、贝藏松社学院、巴黎上流社会三个生活场景的个人奋斗经历和爱情悲剧,展示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后期广阔的社会风貌,抨击了贵族的专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人们对《红与黑》中于连这个人物都众论不一。本文认为小说主人公于连是法国王政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典型,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形象,他的性格具有多元性。由于自我观念始终是他的思想性格的底蕴,因而,在不同的生存环境里,他时而反抗,时而妥协。他的一生奋斗,激荡着追求自由、平等的政治激情,也充满追求个人幸福的利己主义欲望。  相似文献   

13.
一让·约瑟夫·查理·路易·勃朗(Jean Jo-seph Charles Louis Blanc 1811—1882),科西嘉人,是十九世纪法国的一个历史家和典型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他的祖父和父亲在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为保皇党人,有反革命罪行。雅各宾专政时,他祖父被送上断头台,他父亲逃逸。后来他父亲夤缘于同乡约瑟夫·波拿巴之门,曾任西班牙财政总监。1811年10月29日,路易·勃朗生于马德里。法国复辟后,波旁王朝为表彰其祖父保皇丧命,给他家以恤金,路易·勃  相似文献   

14.
拉斯蒂涅是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中的人物,于连是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人物。拉斯蒂涅和于连是法国王政复辟时期两类出身不同,探索自己的前途,寻觅自己地位的向上爬青年。这两个人物在认识复辟王朝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的青年思想面貌上有相互补充作用。两者的形象不仅概括了法国中下层有抱负的青年整休,而且人们也可以通过他们的形象,认识到复辟王朝这段特殊历史的动向。拉斯蒂涅出身于外省破落小贵族。人口众多的老家省吃俭用才每年熬出一千二百法郎的生活费给他上巴黎求学。压在他肩上的大家庭义务,使他“对于权位的欲望与出人头地的志  相似文献   

15.
司汤达的《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故事主人公于连在阶级意识觉醒之后,开始了向上流社会攀爬的过程。他通过不断地学习知识、巧妙地借助社会关系,逐渐消融文化等方面的阶级屏障。而当他即将成功跻身上流社会时,却因为枪击德·雷纳夫人,以及前期培植社会流动的政治、经济、文化、符号资本阶段的疏漏,最终功亏一篑。于连的斗争和遭遇,反映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社会流动成功的可能与不及。  相似文献   

16.
塔列朗一生经历了路易十六时期的波旁王朝、法国大革命、督政府时期、拿破仑时代、复辟的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并且在这些急遮动荡的政权变革中屡屡出任高官,是为六朝重臣,被称为“不倒翁”和“政治变色龙”。拿破仑曾大骂这个不忠实的臣子:“只要有人肯买,他可以把他任何可以出卖的人卖掉。”“他无耻之极,是穿丝袜的狗。”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至1830年七月革命,  相似文献   

17.
于连与德·瑞那夫人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瑞那夫人爱上了于连,而强烈的阶级意识阻止于连去爱瑞那夫人;其次是于连为了报复和反抗德·瑞那先生以及上流社会而去占有瑞那夫人,最后才是真挚的相爱;于连与玛特儿的关于是一种斗争、征服和占有,主要是为了反抗贵族阶级和等级制度。以往把于连与瑞那夫人和玛特儿的关系看作是为了金钱和权势向上爬而勾搭、诱惑她们,这恰巧是当时教会以及上层社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中外历史合成题专题训练孙德安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事件①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②中国张勋复辟③法国波旁王朝复辟④中国袁世凯复辟按复辟时间由长到短排列的顺序是A.①③②④B.①③④@C.@@@@D.@di@@()2.一战和二战之间,曾建立过苏维埃政权的国...  相似文献   

19.
于连:复杂而矛盾的生命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汤达笔下的于连,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为生动复杂的艺术形象之一。于连“沉思和热情的光芒”,吸引着我们的目光,透过“十八世纪严格讲究理性的感觉论哲学家们思想上的媳派后裔一的细腻笔调,我们可以品味到他的理想与幻灭,伪善与真诚,如此种种错综杂沓,徐染出他短暂生命历程的班斓风景。于连生活在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资产阶级革命后封建势力复辟,两种力量在剧烈较量。《红与黑》就是在这种复杂、动荡的背景下,再现了一代青年的历史命运.作品以于连生活的三个典型环境的时间顺序为经,以他的人生观、爱情况为纬,建构了一个人物心理…  相似文献   

20.
答:在1814年同反法同盟军作战中失败而被迫退位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于1815年3月1日,从厄尔巴岛偷偷返回法国,在儒昂湾登陆。他在去巴黎的途中,受到工人、士兵的拥护,旧部将校纷纷归附。20日,拿破仑回到杜伊勒里宫,重新当政,红、白蓝三色旗又重新飘起。复辟的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八仓惶出逃到里尔,继之逃到根特。从拿破仑返法到6月18日滑铁卢战役失败后,继而于22日退位,前后一百余天,史称“百日”或“百日政变”。拿破仑能够再度当政的主要原因是,法国上下大多数人民对波旁王朝复辟十分反感,经过178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