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片断一、复习“路程与时间”、“总价与数量”、“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间的数量关系。二、学习新知(一)CAI出示例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表略)。1.观察上表,回答下列问题:①表中有哪两个相关联的量?②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③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  相似文献   

2.
触摸复比例     
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如速度、时间和路程,单价、数量和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在每一组数量关系中,在一定的条件下,数量之间都存在着比例关系,对于一些简单的比例关系,大家已经熟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数量之间往往存在着比较复杂的相依关系.  相似文献   

3.
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教材中注意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经历将运动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的全过程。但令人遗憾的是,整数乘法解决问题中还存在着很多简单的具有实际背景的数量关系,而且这些数量关系都可以用路程关系式进行表达,但教材中并没有涉及,诸如义务教材中的"单价×数量=总价""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等,以至于有些学生遇到类似问题时感到有些棘手,甚至束手无策。为此,我产生了在整数乘除法解决问48  相似文献   

4.
应用题的一些数量关系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如总数与总份数的对应,路程与时间的对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量与率的对应等。解题时找准数量间的对应关系,就能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这种运用对应关系解题的方法,就是对应法。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我校的校本教研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了“三课”即讲课、说课、评课竞赛活动。一节节倡导让学生发现、探究的课令人拍手叫绝。但《正比例》的课堂教学也留下一些值得探索的问题。教学片断:一、复习复习“路程与时间”、“总价与数量”、“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间的数量关系。二、学习新知1.CA I出示(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二册11页)例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1)观察上表,回答下列问题:①表中有哪两个相关联的量?②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③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  相似文献   

6.
叶柱 《湖南教育》2005,(18):15-17
近日,随教研员老师去一所农村小学进行数学新课程教学调研。期间,我们观摩了当地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正比例”课堂教学,感触良多。并由此引发了笔者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的一些探索性思考。一这位青年教师是这样设计“正比例”教学的。一、准备:复习“路程与时间”“总价与数量”“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间的数量关系。二、新授:1郾学习例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1)表格中有哪两个相关联的量?(2)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3)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是多少?①投影出示题目。②学生逐题回答。③教师…  相似文献   

7.
教学开始,教师即用幻灯依次呈现下面三道习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1) 什么叫反比例?关系式是怎样的? (2)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①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②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③亩产量一定,总产量和亩数;④被减数不变,减数和差。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解应用题教学中 ,只有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思维方法并形成技能 ,才能在复杂的条件与问题中 ,抓住数量的各种关系 ,使思路清晰、正确 ,达到解题目的。现将解应用题的几种思维方法介绍如下。一、对应思维方法。掌握对应的思维方法能帮助学生准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提高解应用题的能力。例如 :在分析一般的乘除法应用题时常出现的有 :求 1倍数要找准几倍数与对应的倍数 ;求路程时要找准速度与对应的时间 ;求工作总量时要找准时间与对应的工作效率 ;求总产量要找准单产量与对应的数量 ;在学习分数应用题时 ,求标准量要找准部分量与相…  相似文献   

9.
<正>课前思考:“路程=速度×时间”是在“总价=单价×数量”之后学生学习的第二个乘法数量关系,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速度的意义,并利用“路程=速度×时间”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怎样设计活动才能让学生对“速度”这个相对抽象的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如何挖掘乘法数量关系的一致性,发展学生的模型意识?我们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真实的情境支持与具象体验,从而实现数量关系之间的类化。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上,刘老师出了这样一道判断题: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苹果的单价一定,苹果的总价与购买苹果的数量。 2.路程一定,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与行驶的时间。 3.圆的周长一定,圆周率与直径。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六册第26~27页,练习六1、2、3题。教学背景教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为今后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在解答应用题和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常见的数量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单价、数量和总价,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速度、时间和路程,工效、时间和工作总量。本节课教学前两种。这些数量关…  相似文献   

12.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略) 一、基础训练。 1.指名口算比值(出示卡片)。 2.回答问题:我们学过了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3.指名利用时间、路程和速度以及单价、数量和总价分别写出三个关系式。  相似文献   

13.
“乘法应用题与常见的数量关系”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结合乘法应用题,对“单价、数量、总价”和“单产量、数量、总产量”这些常见数量之间的关系加以归纳总结。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示数量关系,并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教学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以常见的数量关系为主导、为基础,以其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为前提,以设项为辅助,让未知数x与已知数处于同等的地位和关系参加列式,列方程时,找出题中隐含的等量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如何“捕捉”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呢?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讨。一、用常见的数量关系“捕捉”等量关系常见的数量关系有: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等关系,可根据这些关系直接写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例1小明和小强同时从相距420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行走,小明每分钟走50米,4分钟后两人相遇,小…  相似文献   

15.
触摸复比例     
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如速度、时间和路程,单 价、数量和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在每一组数量关 系中,在一定的条件下,数量之间都存在着比例关系,对于一些简 单的比例关系,大家已经熟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数量之间往往 存在着比较复杂的相依关系. 例1 5人工作3天,植成18米宽,120米长的草坪.7人 工作多少天,可以植成21米宽,216米长同样的草坪? 分析 用x表示所求的天数,则题中的条件可以列成表1: 表1 人  数时间(天)草坪宽(米)草坪长(米) 5318120 7x21216   由于人数、草坪宽…  相似文献   

16.
问题甲、乙二人在400米的环行跑道上练习长跑,同时从同一起点同向出发,甲的速度是6米/秒,乙的速度是4米/秒,乙跑几圈后,甲可超过乙1圈?分析先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悉心思考以下几个关键的问题:问题1在此问题中出现了哪几个数量?其间有何关系?三个数量,路程、时间和速度;路程=速度×时间.问题2题中已知的数量是什么?未知的数量是什么?已知的数量是速度,未知的数量是时间和路程;问题3如何设未知数?设哪个未知数量为未知数?设时间或路程其中之一为未知数.问题4如果设其中一个未知量时间(或路程)为未知数,那么根据什么列方程?找出另一个未知量路…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理解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的意义。2.能运用有关知识初步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3.渗透函数的初步思想。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教学难点理解"相关联的量"和"相对应的数"等术语。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1.已知体积和高度,怎样求底面积?2.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4.已知总产量和公顷数,怎样求公顷产量?二、体验合作。自主探究师:这是我们过去学过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探知这些数量关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朱鹏程 《数学小灵通》2005,(1):75-77,42
根据题目要求,要找准两个相对应的量。如求路程,一定要找准速度和时间这两个对应的量。如求三角形的面积一定要找准这个三角形的底和高这两个对应的量。这种“一一对应”的解题方法叫做“对应法”。  相似文献   

19.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几个步骤中,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里向同学们介绍几种找相等关系的方法,供参考.!运用常识性的相等关系我们在小学已经学过:路程=速度×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总价=单价×数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各类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等都是相等关系,遇到与它们相关的问题时,要注意展开联想,适时运用.!化不等关系为相等关系应用题中常出现“甲数比乙数大4”与“小强的年龄比他爸爸年龄的12少8岁”等一些两个量间相互比较大小的语句,其中告诉了我们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的大小、多少关系.这时可根据相等的原则,在…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辽宁省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试用课本第十二册第35页例8。案例一师:正比例的意义是什么?生: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师:利用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1.速度一定,时间与路程。2.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3.圆的半径和周长。4.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学生一一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说明,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师:请同学们独立解答下题,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工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