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明 《文教资料》2005,(30):25-26
历史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三年了,战斗在第一线的历史老师殚精竭虑,努力推进新课改的进程。时至今天,历史课堂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但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思想在历史课堂上表现得并不明显,历史课堂教学仍有相当部分流于表面形式的不断翻新,离新课改理念还有一定的距离,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反思,认为能否有效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在于能否深刻理解“知识建构”为特征的新课程理念,能否切实创设一种新颖、生动、开放的历史“情境”课堂。下面我结合自己三年来在历史课堂上的见闻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自…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否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否升华学生的人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是关系到我们教学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教学中,能否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取决于教师能否成功地再造历史形象。而历史形象的再造,又离不开生动的史实、形象的语言和直观的历史教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生活的记录,充满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瑰宝。历史本身就是一个美的宝库。历史教育过程应该是发现美、鉴赏美的过程,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目标。纵观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追求美、创造美、享受美的历程,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和科学美无不在历史中流光异彩。历史学科的美育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历史的美,发挥其内在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学生学科能力发展是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历史学科能否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其中的关键问题就在于能否科学地构建中学生怎样学习历史的能力。我们把这种能力归纳为三个方面,即中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时的阅读能力、表述能力、评价能力。一、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时的阅读理解不同于学习其他学科的阅读理解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步伐的迅猛推进,无疑给中学历史教学、特别是学生历史学习带来了新的方式。就中学生而言,能否真正改变传统划线、背诵的历史学习方式,实现趣味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关键在于能否将信息技术与历史学习结合起来,在历史学习中广泛而充分地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教学整合对学生学习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在高中时期的学习生涯中,作为一名文科生其中必不可少的学科便是历史。高中历史不同于初中学习阶段的简单性记忆,它不仅考验我们的记忆,更注重高中生们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这对历史教学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历史能否教好,学生们能否学好历史、读懂历史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便应运而生,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同学们很快地融入到学习当中。本文将从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实现开放式教学进行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概念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础环节,能否明了每一个历史概念,是历史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如《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一课即涉及邦联、联邦、共和制等多个概念,这些概念理论性强,学生不易掌握。“突破”这些概念是这课教学的重点.本文总结几种方法,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我国统一战线的历史上,国共两党曾进行过两次合作,每次合作,都对中国革命的历史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经过“一国两制”的途径最终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国共两党能否随着历史的进展进行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呢?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大问题。秉着学习,探讨的态度,现对此问题发表一点肤浅见解,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更要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创造力。能否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衡量历史教学成败的一项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1.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还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尤其是创造力。能否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2.
“设疑、对话、延伸’’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包含三个基本环节:一是设疑。设疑就是设置问题,它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精妙设疑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不断解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二是对话。对话就是师生、生生借助历史语言的形式进行平等的有意义的交流,它是教学目标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是学生能否提升解疑能力、创新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党员队伍是大学生中的骨干,是党的新生力量,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新的历史阶段下,大学生党员能否保持党的先进性,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在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专业学习方面和各项工作中发挥带头和表率作用,更关系到他们将来能否承担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重任。因此,教育大学生党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对于全面提高学生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新世纪新阶段高校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党的建设,首先必须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好。”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历史和现实经验证明:一所高校能否办好,改革和发展的目标能否实现,党的教育方针能否全面贯彻落实,学生能否被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在于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课时紧、内容多,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这一矛盾,是广大历史教师普遍关注而又感到棘手的问题。但就实践经验来看,能否切实贯彻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是解决这个问题,搞好历史课堂教学的关键。 一  相似文献   

16.
世界古代史的这部分内容,是涉及知识面广,头绪纷繁复杂的一章。同时也是承上启下与近代史紧密衔接,地位非常重要的一章。教材主要介绍了西欧的五个国家(或当时的地区),在14至16世纪发生的在欧洲乃至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从不同的侧面,较完整地反映了处在历史大变革时期的西欧的社会面貌。教师能否恰如其分地揭示这些历史事件中的相互关系及事件对以后历史的影响,使孤立的史实形成一个整体,是本章教材的难点,是能否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7.
1历史学习面临的现状 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起点,也是关键。在此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便决定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坏。但通过对每一届高一新生的历史学习现状的调查,其结果往往令人忧虑,他们对历史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些印象: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教学中,能否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认知历史,理解历史,通过亲自动手去探索,获得、掌握历史知识呢?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在历史课堂上引导初中学生尝试探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正>情感培育和价值引领是历史教育的方向和旨归,决定着我们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情境则是情感培育能否实现的前提和重要路径,决定着情感培育目标能否实现。反观历史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强于历史思维,历史情感严重不足;强于问题和题目训练,而情境设计严重不足。因而不能实现历史学科教育的情理交融,不能实现情感培育的情境交融。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伟大使命学习六中全会《决议》的体会胡卓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能否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党能否取信于民,关系到我们能否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