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永葆“童心”的诗意[案例一]听过一堂题为《放飞童年》的作文课,在作文前,教师和学生有一段“走过的历程”,其中包括精读三篇文章《天窗》《芦叶船》《快乐的足球赛》,略读了一组作品,例如《窗边的小豆豆》(节选)《美国少年的一天》等五篇作品。[反思]笔者以为,这位老师的做法大有深意,别具匠心。其一,让“童心”复归。一个正在经历童年的孩子,对童年,往往是不识其味。7岁的孩子说70岁老人的话,在我们小学生的作文中屡见不鲜。怎样让孩子拥有一颗童心呢?著名的儿童文学评论家朱自强先生说“:对于小学儿童而言,文学的语言教育尤为重要。文学语言具有缪斯文化的性质,因此它与小学阶段儿童拥有的文化是相连接的。”曹文轩的《草房子》,让学生读到了童年的苦难和忧伤;林海英的《城南旧事》,让学生读到了童年的美丽和善良;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让学生读到了成长的烦恼;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让学生读到了童年的幽默和幸福……阅读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影子,阅读让学生有了童年的滋味,阅读让学生有了童年的心情,阅读会让学生感受到童年的美好。学生的心中童真、童趣一旦复归,情感会变得更加丰富,精神会变得更加丰满,笔下的文字就会变得更加充满孩子气,富有孩子味!...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江苏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在我校举行“童化作文”专题研讨会。一位代表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提倡“童化作文”,是否意味着放弃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另起炉灶?我一时语塞,因为本次活动安排的八节观摩课.只有一节源自教材。尽管这次研讨会被有关专家称为“南通小学语文界近几年少有的研讨得如此深入的活动”.但这个小小的质疑却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相似文献   

3.
笔者最近参加了多个习作教学研讨活动,聆听了数节习作教学课。这些课有的来自教材,有的是自主开发;有教学指导课,也有习作讲评课。从这些课中笔者感受到种种缺憾:有教学情趣,却没有童年情趣;有课堂生活,却没有儿童生活;有写作内容,却没有教学内容;有教学评价,却没有目标评  相似文献   

4.
“童化作文”是用儿童的精神去阐释作文,用儿童的文化去观照作文教学,用儿童的生态去构建作文课程。使小学作文成为真正的儿童作文。在这“以童化之”的习作课程建构之路上,儿童精神得以彰显,童年生活得以丰盈,童年的内涵得以延展,童年正成为人一生成长的力量。本文试从“童化作文”课程建构的基点、向度、模块三个层面去丰富一个人童年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勇“童化作文”工作室前身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小学‘童化作文’案例开发与研究”课题组。在课题主持人吴勇老师的引领下,以构建适合儿童言语和精神成长的习作教学为己任,努力营建适合儿童身心的写作生活,创建适合儿童情趣的表达方式,构筑适合儿童发展的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6.
儿童(这里指小学生,下同)的写作活动原本就应该是"儿童写作",充满童心、童情、童趣、童味,但由于受教育功利性、技术性等的驱使、宰制,而日益表现出"异化"的倾向或趋势,成为一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教育学者季亚琴科在本体论层面道出了教学和交往之间的关系:教学——这是以特殊的方式有组织的交往,或教学是交往的特殊变体。①而这种"特殊的方式"对于习作教学来说就是言语。通过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占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对作文教学的认识也在发生着改变。新课标认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平常的习作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才能做到新课改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吴勇 《中国教师》2008,(5):33-36
<正>习作教学走向儿童,不仅体现着语文课程观念的转变,而且突出了儿童在习作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已逐渐成为大多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综观当下的习作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在滚滚的"儿童化"的洪流中,习作教学出现了"唯儿童"是瞻而放弃自身坚守倾向:强调儿童的自然天性,丢弃习作教学的传统经验;强化儿童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0.
吴勇 《中国德育》2007,2(7):81-84
今天的课堂正在悄然变化,寻找儿童、学习者和成人、教师以及经验、生活和知识、技能之间的平衡,寻找道德和知识、智力和情感、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平衡,成为建构有意义课堂的实践着力点。开设。道德课堂”栏目,呈现诸多原生态教育情境以及相关教学设计,意在聚焦课堂的功能变化,回归对课堂道德本质的理解,探索儿童道德生长的课堂学习机制。我们的信念是:课堂是道德的时空,课堂是学习道德的场所。  相似文献   

11.
“童化作文”之所以产生如此的影响力,一方面,在于它创新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因为有一支生机勃勃的草根性研究团队。以“吴勇童化作文工作室”为平台,汇聚一批胆识、见识、学识兼备的青年教师,他们以执著的田园精神,将“童化作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2.
"童化作文"将童年作为一种特定的教学文化,将儿童自身作为一份丰厚的写作资源,将儿童交往作为一种取之不竭的写作动力,将孕育文心作为习作教学的理想旨归。十年来,"童化作文"与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共同成长,努力探寻适合儿童言语和精神发展的教学通道,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主张和运行方式,逐步成为一种独特的教学话语。一、文化观:契合"儿童哲学"的意义前提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21):42-43
<正>好作文就是要智慧地说真话,而教师应该为孩子们说真话保驾护航。如今套路文章太多了,直接导致作文失去它本该散发的魅力。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拜读了吴勇老师所著的《童化作文——浸润儿童心灵的作文教学》一书,顿时心生惊喜。"童化作文"这一理念,不正好解决了当下小学生写作"假、大、空"的病症吗?它不是简单地出于学术,而是出于良知;它隔着几十年的时光山谷,与鲁迅先生的那声"救救孩子"相呼应;它  相似文献   

14.
要解决当下习作教学问题多、效果差的现状,"童化作文"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进行改进:通过构建功能语境激活儿童的写作动力,借助相似唤醒让儿童发现更多的写作内容,开发精准知识让教师的教学更富技术含量,坚持多维评价让习作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只有这样,习作教学才能真正激活童心,走向生活,促进儿童言语和精神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吹进了课堂.并以对话的姿态走到了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语文课程标准》也多次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课改实践中,对话一词史无前例的高频率点击,激起了一线教师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童化"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深切意味,从习作内容、方式和生活三个方面做了简要阐述,然后介绍了其在教学中的表现特征,通过富有儿童情趣的课堂状态、富有个性的课堂交往和充满游戏气质的课堂风貌将"童化"元素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期对小学习作教学中"童化"元素的进一步应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儿童的江湖"是儿童精神和文化世界的隐喻。"童化作文"本着对儿童立场的充分认知和尊重,为解放儿童言语生命的使命而来,为发展儿童的言语生命而教,让习作教学中的儿童变得主动,让习作教学的过程变得生动,让儿童的言语走向灵动。  相似文献   

18.
<正>写作教学的逻辑起点不是主动适应社会,自觉被成人世界同化,而是在社会生活中发现、生成、创设可能的富有童年意味的生活,以丰盈童心,留驻童真。因此,"儿童写作"是习作教学标志性特征,它是以儿童为主题,以儿童文化、儿童精神为背景,以儿童当下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作为内容的一种可持续性的教学,它独特的精神底蕴和文化构造,体现着一种鲜明的教学理念,隐  相似文献   

19.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给以往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空间更加宽阔,学生的个性更加张扬。师生间的关系更加民主与和谐,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而有活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思维以及探究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给以往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空间更加宽阔,学生的个性更加张扬。师生间的关系更加民主与和谐,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而有活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思维以及探究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