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能列出很多。然而,归根到底,无外"德"才"二字。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才为师之本,德为师之魂。高尚的师德师风,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好教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师德风范、精湛的教育艺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近年来,重庆市深入开展"树优良师德师风、做人民满意教师"活动,精心组织"感动重庆十佳教师""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标兵"等评选表彰活动,对山村教育倾注满腔热忱的曹瑾、让山里娃放飞梦想的刘红廷等一大批  相似文献   

2.
一、新时期师德的新特征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如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等。  相似文献   

3.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先。"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教师师德素质是关键。1.身正为范,"以德立教"铸师德之魂。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对一名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  相似文献   

4.
德为师之本,师德兴则教育兴,教师素质的高低是素质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德修养,崇尚师德,以德立教,以德治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政者正也”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其“正人正己”“上行下效”“推己及人”的思想与当代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通过对“政者正也”思想的辨析,挖掘儒家“政者正也”的思想精髓,为当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促使当代教师以德立身、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6.
师德新说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合,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师德的内涵有所不同的,但它传承的理念确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7.
赵静 《成才之路》2009,(23):83-83
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教师则是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力量。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对教师本人提出了严格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要求。古人常说:“德高为师,学高为范。”即教师有德且德高方能为师。因此,笔者认为,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提出了师德建设的新内涵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是,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如:“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等.这些都是广大教师必须传承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9.
王爱军 《成才之路》2012,(11):22-22
正教师是智慧的源泉,是知识的传承与传授者,是人格的楷模,是学生们在人生的大海中航行的"灯塔"。因此,作为教师的我,每时每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作为自己的为师之道的标准来提醒自己。以身示教、无私奉献、以德立教,用高尚的师德为每一颗清纯的心灵的塑造而努力奋斗。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时刻谨记德育为先。一、用无尽的师爱,去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师爱是每位教师应该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职责。无尽的  相似文献   

10.
顾小宝  陈根荣 《班主任》2004,(12):43-44
从孔子的“可以为师矣!”到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再到陶行知的“爱满天下”,教师这一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总是崇高的、神圣的,因为教师不但肩负着教书的工作,而且担当了育人的重任。是啊,学不高何以为师,身不正何以为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师德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笔者认为,在  相似文献   

11.
师范专科学校应提倡师魂校园文化,倡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立树两代师表,重点加强对学生"师德"与"师能"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学校在办学理念指导下,确立工作指导思想,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  相似文献   

12.
师德断想     
1官有官德 ,商有商德 ,艺有艺德 ,军有武德 ,民有民德 ,师有师德。德是灵魂 ,德是立身之本。2师德者 ,人类之大德也 ,师德乃众德之本也。3师德高者 ,利于生德之高洁。官德高者 ,利于民风之淳朴。4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有德者使人传其美。5业不精 ,为人师之大忌。德不正 ,为人师之大害。6教师素质 ,德为先。铸魂之师 ,德为首。7爱生如子 ,爱校胜家 ,爱国舍己 ,德在其中 ,义在其内 ,必为良师。8师者人之范也 ,无德不可为师 ,当为从师者之戒律。9业精为师 ,德高为范。德益进 ,业益修 ,二者如车之两辐 ,乌之双翼。10欲得好官 ,当求良师…  相似文献   

13.
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能列出很多。然而,归根到底,无外"德"才"二字。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才为师之本,德为师之魂。高尚的师德师风,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好教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师德风范、精湛的教育艺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近年来,重庆市深入开展"树优良师德师风、做人民满意教师"活动,精心组织"感动重庆十佳教师""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标兵"等评选表彰活动,对山村教育倾注满腔热忱的曹瑾、让山里娃放飞梦想的刘红廷等一大批  相似文献   

14.
殷俊 《江苏教育》2023,(25):53-54
<正>一、案例剖析情景案例中班级家委会以对教师表达感谢、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为由,组织给家长送礼,而教师未拒绝,影响了教师和学校的形象。产生以上问题主要是教师法纪观念不强,缺乏敬畏之心,从根本上来说是教师的师德师风出了问题。二、应对策略近些年,个别教师违反师德师风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教师群体的形象。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必须涵养高尚师德,  相似文献   

15.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已成为教师的座右铭。“学高”是从以智育人方面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身正”是从以德育人方面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教师不仅应具有广博精深的知识,还应具有高尚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在探讨师德对育才重要性的基础上,详尽分析了师德的具体体现,进而论述了师德与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师必尚德     
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精髓,涉及到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有人将其精炼地概括为十二个字: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相似文献   

17.
林静 《中国教师》2014,(17):95-96
<正>对于教师的职业,古曰"传道授业解惑",今曰"教书育人"。则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师德,应当是如何?作为一名教师,又应如何提升自己的师德,从而肩负起传道、育人之责?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应当认真研读一下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推出的《师魂——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一书,领悟为师之道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师德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素质,发展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历数我国教育方针的变化,从"三育"(德、智、体)、"四育"(德、智、体、美)到"五育"(德、智、体、美、劳),其中德育始终放在首位。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将德育从原来的并列表述中凸显出来,表达了党和国家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高度重视,由此,师德则成为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德乃师之本"。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比重较大,意识理念受民族习俗、传统文化和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状况,其师德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论文阐述了加强高职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并以德育工作者的视角分析了如何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热爱学生"等师德内涵的三个层次着手加强师德修养,了解为师之道。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73):126-127
尊师重道,以德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古至今,我国历朝历代贤明的统治者倡导的都是"德才兼备,以德为本"。师德作为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更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石根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政治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其师德素质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甚至改变学生德育的素质。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正向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