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语文”是熊芳芳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生命语文”是为生命的和用生命而为的语文。其基本特性是学生、教师、课堂生命三位一体和语文教学的文道合一。实施策略是:用语文激发学生的生命和用语文开启教学的生命。“生命语文”对于学生生命的完形和生命的超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上接2005年第9期第13页)生命化教育是随顺人的生命自然的教育.也就是说要珍视生命中潜在的可能性,发掘人独特的禀赋,去培植它、成全它,但是对自己不具备的能力就不要抱奢望.  相似文献   

3.
高春玲 《成才之路》2010,(15):51-51
针对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现状,提出了作为文化传播使者的语文教师,需要转变观念,重新深入剖析语文的机理。提倡把课堂构建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主体意识放在首位,满足学生认知的培养,使学生的技能、情感得到发挥的“生命”课堂。并对构建语文“生命”课堂的方法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5.
6.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特教教师要尊重智障学生的生命主体,关注他们的生命需要、生命个性和生命发展。将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每一位学生,从而为其营造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教学氛围,以促进其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试行素质教育的小学阶段,如何实现教学与教育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通过文本教学中蕴含的生命教育,阅读积累中领悟的生命教育,作文写作中渗透的生命教育,让语文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从根本意义上说,“生命化教育”这个课题首先是一种精神理念,是对更美好的教育的一种价值诉求,是一种成全每一个个体生命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生命课堂就是把课堂看作师生人生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是一段有意义的人生经历:"生命课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而且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生命课堂是教师生命活力的展现,是学生生命活力的激发,生命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都应该闪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对语文研究性学习课程中"语文小课题"型和"语文应用强势"型课题进行实践行为的观照,探讨了这两种课题的适选性与求取研究含量以及结合点与求取的普适性,为语文学科教师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操作、组织、指导、评价提供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11.
《福建教学研究》2007,(9):13-16
以“实践”为主题展开行动研究 2007年4月26日-27日.省“语文实践为基础的教与学的研究”课题研讨会在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召开。到会的有各区市语文教研员、一级子课题负责人、德化县的教师代表近三百人。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加强语文实践”.南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福安实验小学、泉州实验小学上5节公开课,其中3节阅读课、1节识字课、1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后进行互动式评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细化为一门学科的时候,语文的教育价值主要依靠课堂来传递。语文"生命化课堂"在于以语文文本知识为基础,将其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渐渗透给学生,让学生领悟生命的整体性特征,塑造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昂扬的姿态面对人生。在构建语文"生命化课堂"的过程中,如何确立课堂的主体,平衡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与氛围,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生命意识是指人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依据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摄取、解读、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的灵智和欲求。在教育论的范畴里.学生的这种生命意识就是优良的品格、聪慧的悟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人文化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此背景,对在阅读质疑中理解生命内涵;在尊重赏识中张扬生命个性;在综合实践中提升生存技能的生命教育渗透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达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命题定为:《语文“学导式”课题的实践与研究》。 一、“学”:指学生自主地“先学”“先学”,对一课书来说,在开始教学之前,按照一定的要求,布置学生“先学一步”。  相似文献   

17.
王崧舟“诗意语文”的理论根基为中国生命哲学,“生命”是其理论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诗意语文旨在于课堂上构建审美关系,进而引导学生由共性的审美愉悦上升至差异性的人生体悟;诗意语文的生命在于它的不拘一格、“日新其业”,这一方面源于生命本身的特点,另一方面来自王崧舟本人的一种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生命诉求;诗意语文通向诗意人生,其彼岸特征为止于至善、自由对话、精神相契、体验幸福、成就自我,实则为中国传统生命精神的“圆明”之境。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起源充满了神秘;生命的律动与语言文字的韵味息息相关;自我意识倾向于生命的敬畏;语言文字的表达是生命依托的感悟。语文的阅读与文字的运用与自身独立的人格生命体生生不息;彼此循环往复,感悟生命的伟大同时也来源于阅读小学生对于生命的体验。可以说正是有了生命伟大的体悟才能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述世界多姿生命形式的感想。所以在当代小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体验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借以感悟生命的宝贵是极其重要的;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我价值观的形成和自我意识的独立。  相似文献   

19.
尊重生命,彰显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生命化课堂”就是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不仅要满足学生认知的需求,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长远发展,让师生在彼此的思维碰撞中体验着生命的涌动与成长。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积极构建语文“生命化课堂”。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新教材(人教版)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有一条淡淡的、时隐时现的内容线索:那就是贯串其中的“大生命”意识。不只是指向人类生命的个体现象,而是关注大宇宙、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现象,这就是“大生命”意识。教师如果关注这条教学线,通过教学努力,定会使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关注生物和人类的生命平等,使人和自然和谐地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