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朴禾 《文教资料》2012,(5):43-44
朗读是一种诗意的表达,可以再现语文的美。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读出美,读出情感,读出领悟,读出见解,读出写作的欲望,将朗读能力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通过朗读将美感带入语文课堂,让学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通过朗读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美读的基础     
“百尺高楼,起于累土”,任何知识的获得都要有其基础,“美读”亦不例外,而且是多方面,难以把握的。这里只谈和其最密切相关的三个要点,我概之为“三调”:  相似文献   

3.
刘桃红 《考试周刊》2011,(80):52-52
朗读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蕴含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的有效手段。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抓好学生的朗读,使学生从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记忆、理解和赏析,从而受到美的熏陶?作者提出以下教学方法:范读,激美感;研读,感悟美;析读,品味美;赏读,体验美;变读,展现美。  相似文献   

4.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新编教材,内容丰富,文质兼美,可读性强。教师如果能结合这些文章,以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去发现并感悟文章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美,对加强学生的美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晓倩 《广西教育》2012,(17):68-69
朗读是通过音调、语气、节奏等变化将无声的文字符号转化成融感情于其中的有声语言,是信息加工、处理与输出的过程,需要学生调动口、脑等多种器官共同参与。文本美读是在理解和品味的基础上带着感情地朗读,是朗读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陈斌 《现代语文》2013,(11):59-61
教学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反复吟诵,涵咏咀嚼,仔细玩味,真正进入作品的内在境界,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进而引领学生进入文学艺术的殿堂,邀游在美的海洋中。语文课文意境美的表现:情景交融的诗意美,课文立意的含蓄美,思想情感的崇高美,意境整体的和谐美。语文课文读出意境美的实现:一是教师范读,配乐诵读,感受意境美:二是角色诵读,品味诵读,体悟意境美。  相似文献   

7.
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必须以读为基础,将读贯穿始终。特别是对那些情感充盈的课文或片段,要指导学生领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务必要充分发挥"读"的作用,而最佳的读法当首推叶圣陶先生提倡的"美读"。要想"美读"得其法,就必须从"情"字入手,先指导学生通过抓"题眼"及"文眼"设身处地感知作者的情感基调,发掘出作者的感情依托,把握准作者的思想内涵,试与作者心灵相通,然后再针对不同的体裁,不同的内容选择恰当的"美读"形式进行读中指导,加强语感训练,注意创设情境读,反复体会读,探究深意示范读,借助角色快乐读,挖掘朗读音乐美。  相似文献   

8.
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必须以读为基础,将读贯穿始终。特别是对那些情感充盈的课文或片段,要指导学生领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务必要充分发挥“读”的作用,而最佳的读法当首推叶圣陶先生提倡的“美读”。要想“美读”得其法,就必须从“情”字入手,先指导学生通过抓“题眼”及“文眼”设身处地感知作者的情感基调,发掘出作者的感情依托,把握准作者的思想内涵,试与作者心灵相通,然后再针对不同的体裁,不同的内容选择恰当的“美读”形式进行读中指导,加强语感训练,注意创设情境读,反复体会读,探究深意示范读,借助角色快乐读,挖掘朗读音乐关。  相似文献   

9.
陈芳 《学周刊C版》2010,(3):149-15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日益重要。而美读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借助美读.引领学生真切地品悟情感美,诗意地想象意境关,直观地感知语言美,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融入文言语境,与古人作心灵的交流,感知古文的节奏美、音韵美和意蕴美,我们必须运用“读”这一武器去攻文言这一堡垒,打开了这扇语言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味它带给我们的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罗雪莲 《上海教育》2014,(25):86-86
中国的古典诗词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强大的审美功能,无论是吟咏诵读还是品词论句,都既有音乐美,又有文学美。然而在课堂上,学生朗读虽然声音响亮,但经常像小和尚念经似的总是一个语调,毫无吟诵之法。如何进一步还古诗词课堂的语文味?逐步解决古诗词教学言文分离的尴尬处境?我认为,美读是很好的教学抓手。  相似文献   

12.
“美读”作为一种具有“音声性”、“审美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以“美读”养成语感,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以“美读”体验文学之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以“美读”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性,推进“文化传承与理解”;以“美读”理解“非虚构类作品”,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13.
论“美读”     
对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读”作了理论上的思考。讨论了三方面的问题:“美读”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美文当美读     
许会国 《教育文汇》2004,(12):34-35
美文当美读。朗读美文,就是要读出声气,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神采。  相似文献   

15.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内涵丰富,极具诗意和哲思。阅读时要抓住概念,感知美学内涵;深入文本,深刻体悟,不断丰富审美体验。以项目化学习任务为指引,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深度展开。品味宗白华先生悠闲的生命美学的同时,更要感知其中深厚的人文精神;体会作品以美育人,以美感人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课外阅读的要求,指出:"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并对课外阅读的量化指标作了具体规定,即:"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把握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博采众长,对高中学生进行了科学、有效的"美读"引导。  相似文献   

17.
柯丽珍 《成才之路》2010,(19):34-35
诗歌,是美的化身,读诗是一种精神享受,因为诗歌不仅语言形象、生动、精练、富有节奏,而且总是包含着强烈的情感和意境。诗歌通过美读,抒发情感,进入意境,体验节奏的舒畅,人性的喜怒哀乐、丰富多彩之情境。从鉴赏中获得美的享受和艺术熏陶,通过美读来展现诗歌的情景、意境与内涵。  相似文献   

18.
美读,简言之就是"有声有色地读"。从目前中小学的现状来看,学生在读课文时还停留在唱读,一字一顿读状态。可以说,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唱读拖腔拉调,念读呆板,实在不能发展读的能力,更不用说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高中新编语文教材 ,自读课文占有一半比例 ,另配有课外语文读本。所以自读教学成为一个能够使讲读课文这个“一”得以反“三”的重要环节 ,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其关键所在。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 ,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分析美文美读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重点从精选美文、阅读美文、内化美文三个方面回答了美文训练该从什么时候抓起,读什么、怎样读,要达到什么效果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