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段淑群 《湖南教育》2002,(14):38-38
艺术教育给人以强烈的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能积极发挥艺术教育的优势,将两种学科的语言因素、艺术因素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就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艺术教育渗透到小语教学中,主要是将音乐、绘画、舞蹈、影视、戏剧等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有目的地挖掘教材本身的美育因素,创设氛围,展示生活画面、人物形象,品评欣赏佳句等,使学生在接受“文”与“道”的同时,发展智力,提高能力。语文教学中的艺术教育的实施主要是凭借教材进行的,让孩子在接受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理解…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本质上是情感的。丰富的人文精神遍布语文教学的角角落落,无时无刻不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尤其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如果不去品味其中的情感,领悟作品的意蕴、情味,那么语文教学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而成为机械死板、单调乏味的可操作的冷冰冰的流水作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乏感情的滋润、心灵的陶冶,就会造成学生道德品质的滑坡和情感的冷漠。语文教学只有抓住情感这根主线,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陶跃宏 《职教论坛》2002,(14):32-32
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进入美的圣殿,如何引导学生去领悟语言的音乐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感受文章的形象美,欣赏文章结构的变化美,把握整体的风格美及捕捉现实生活中千姿百态的美,对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以下一些感受:一、在阅读范文中感受美1.语言的渲染。“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语文教学也必须凭借语言来进行。因此,教师在…  相似文献   

4.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虽然课时安排少,教学任务重,但在完成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那么,如何正确处理这一关系呢?  相似文献   

5.
情感教育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内到外、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记忆过程。情感教育须长期坚持,要对学生的心理、思想不断施以影响才能产生有效结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从教学仪态、教学设计、教学语言等多方面渗透情感教学的内容,从而达到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目的。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谈一些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6.
语言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首先把握好教材、挖掘情感因素;其次在教学环节中注意以情动情,激发情感,运用多种形式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情感。  相似文献   

7.
引导学生深入体味文学作品与文章中所蕴含的内容与形式美,具本感知作者的人格美、意境的情操美、形象的神韵美、语言的文彩美和音乐美,从而收到语文教学特殊的教书育人的效果,是语文教学加强素质教育的命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情感教育是一个多层次,由浅入深,由外到内,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艰巨,必须长期坚持,对学生的情感不断施以影响才能有效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从教学仪态、教学设计、讲授语言等多方面坚持情感教学。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1.语文教师要善于表现自己的情感以感染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  相似文献   

9.
杨玲侠 《陕西教育》2006,(12):43-44
一、教学目的对待学生要有耐心,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使之奋发向上。如果这种情绪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联系,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多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新知识。老师对其点滴进步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其体会到解决问题后的愉快感,尝到劳动成果的甜蜜,并抓住时机,趁热打铁,加以引导和稳固,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学习逐步产生兴趣。二、教学方法的理论性讲课时,要注意及时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10.
课堂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要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如果忽略了教师自身的情感作用,忽略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1.
李静 《江西教育》2003,(23):20-20
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以下三个步骤。一、导之入境。即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1.凭借视听工具提供有关的音乐形象和图画形象使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进而理解教材的语言形象。比如我在讲《琴弦上的“梁祝”悲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一上课就播放全曲的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地听,听完一遍,学生就渐入意境。接着放第二遍时,我按照“梁祝相爱———英台抗婚———投坟化蝶”的情节…  相似文献   

12.
语教学肩负着语言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双重任务,并要求两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但是从中学语教学的现状看,对德育渗透还存在片面的认识,德育成了游离于语教学之外的附属品,语言教学是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德育就隐意于语言教学之中,以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感,平净化学生的心灵,感化学生的情感,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水平和思想品德修养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新世纪的教育灵魂乃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基础之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在语文教学中突出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教育观念必须突破其一要更新语文教学观。变一味让学生死记教学参考书上“思考练习”的答案、词语解释、段落分析等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研究、去探索方法、去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改变把学生束缚在课堂的小圈子中的做法,而根据学生个性和特长,把学生引入内…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科如果让学生沉浸在题海战术中。就会使学生思维闭塞。视野狭窄,阅读面极其窄小。知识面不广,显得没有素养和应有的文化味。怎样使学生高雅、脱俗,视野开阔又能让学生形成独特的人文素养?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渠道是语文教学要进行文学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要使语文教学充满审美艺术氛围,就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师生问题交流,创设新的精神境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教育是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现实世界中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使他们变得高尚、积极、向上,在思想感情上健康成长。现在中职校很少开设美育课程,但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很多审美对象,以独特的语言美、形象美、情节美、环境美、节奏美、风格美等形式蕴含在文学作品中,因此,中职语文教学目标,除了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外,还兼有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的重任。一、寓教于愉悦,寄教于美的享受之中在语文教学时可运用文学作品中直观的艺术形象或优美的语言…  相似文献   

17.
当今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而健康良好的情感素质是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是愉悦人的一种审美活动,只有抓住情感这根主线,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要用感情朗读渲染情感;用真情诱发情感;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激发情感;用具体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调动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美好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要实现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首先要求教师从观念上重视人文教育,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教育素材,而不是只停留在时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上。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不仅能妥善解决学生由“必学”到“乐擘”的转变,而且能完善擘生的人格,协调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蔡燕妮 《教师》2019,(15):25-26
当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教师就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学生的注意状态、情感体验、动机兴趣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学习。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利用心理因素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就会形成良性循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审美教育是通过文学艺术形式以及其他审美对象对人的情操进行陶冶,以唤起人的美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本文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通过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广阔的社会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其次,通过教材的丰富多彩的语言美与教师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美,培养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朴素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再次,通过异彩纷呈的人物形象美去美化学生的心灵,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学生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