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究性阅读是新课程环境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逐渐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围绕学习内容、目标,结合自己的兴趣、需要,与文本、与教师、与客观世界对话,在阅读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获取。  相似文献   

2.
阅读的意义是建构文本的意义、超越作者的视界、提升读者的素养。阅读的本质是自主阅读和自主应用。要想实现阅读的意义,阅读教学应进行必要的改革:内容上,从目前过多重视“写什么”转向重点探究“怎么写”;方法上,从目前过多重视“牵我读”转向重点探究“让我读”。  相似文献   

3.
探究是小学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众多类型的小学科学探究课中,有一类课是通过提供文本资料引导学生实现信息重构的“文本探究课”。“文本探究课”的有效开展,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文本探究的实效性并不高,为此,教师应巧妙优化处理文本信息,采取整合视频文本、精设阅读文本、模糊问题文本等策略,触发学生探究兴趣,提升探究动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文本探究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2007年课程标准实验区语文考试大纲》出现了很多新面孔,其中最让广大师生头疼的就是“选考内容”中的“探究F”。在这里笔者着重分析一下“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探究F”。《考纲》对“探究F”的表述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在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在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推动下,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了、变得活泼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由于一些教师对“探究学习”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了数学课堂上“标签式”、“放任式”、“操作式”的假探究,从而出现了与新课程理念不符的现象。其实,探究学习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6.
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其中“探究题”(能力层级F)更让考生甚至老师感到头疼。它是文学文本阅读中最后也是最难的一道题。从江苏近三年的高考实践来看,这一题是全卷失分最为惨重的试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高考的“探究题”是围绕一定的文本情境,要求考生发掘意蕴、探讨问题,进而得出结论或自己见解的一种新题型,这种题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下面笔者根据高考试题对“新课标”现代文“探究题”的题型进行探究,以期对同学们的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下称“新教材”)中设有“探究与发现”栏目.教师在处理这些内容时,很多人只是把教材中的探究内容和作业作为应用题讲一下,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实质上,“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教学理念,是对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理念的一种挑战方式,它是强调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中心的开放式学习,在此过程中可以显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主性与创造性等.  相似文献   

9.
现代文阅读从2007年开始就出现了一种全新的题型——探究题。尔后,这种题型的题目遍地开花,卷卷皆考。年年必试。今年高考,全国各地的18套语文试卷,统统都出现了探究题的身影。在现代文阅读简答题中,最后一道题往往就是个探究题。它的分值一般都会多于其他题,达到5-10分不等,这是其明显特征之一。探究题的提问方式,也不同于一般题,它往往会用“请探究文中的……”、“你获得了……启发或启示”、“请发表你的看法”、“请谈谈你的见解(或感受或观点)”等等。这是其明显特征之二。目前,探究题一般出现在文学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的阅读简答题当中。  相似文献   

10.
王其华 《湖南教育》2006,(12):12-14
所谓“期待视野”是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前由阅读经验、生活经历、认识水平、阅读兴趣等所形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这些因素化合成一种机制,一种期待,一种希冀,一种欲望,一种对文本内涵的探究方向与判断尺度,也是一种语感的图示。它直接关系到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和“期待视野”相对应,文本里蕴含着很多等待开掘的“召唤结构”。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往往以“意义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构成了多层面、  相似文献   

11.
杨帆 《考试》2010,(4):11-13
“探究”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第三个考查层级。考查如下:(1)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略读课上,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为最主要的目标取向,引导学生自己制订学习目标,自行总结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并独立运用于略读课文的学习,这就是“自主探究”模式。“自主探究”模式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拥有独立的学习意识、明确的学习目标、操作性强的学习方法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3.
郑秀红 《现代语文》2013,(12):127-128
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性阅读,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这一过程的关健在于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主问题”的优化设计有助于把握文章重点,深层次地理解文本内容。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王荣生教授指出:“主问题的有效聚焦,学生活动的充分展开,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然境界。”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的内容和特点,建构起通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来带动整篇文章阅读的提问设计,展开课堂教学,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走进文本,对文本做多角度地、反复深入思考,生成或建构自己对文本的整体认识和独特性理解。  相似文献   

14.
文本是语文课堂学习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既是一种凭借,阅读时就要真正体现;既是一个载体,教学时就必须充分利用。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阅读对话时,或游离文本,虚夸超越;或曲解文本,随意“创生”;或偏废文本,任意宰割;或抛弃文本,另起炉灶。文本成了一种摆设,成了一根可有可无的“鸡肋”,成了一团无根的“浮萍”。一、探究性阅读游离文本,虚夸超越。“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三重对话构筑了新型的课堂生活,多维探究绘制了靓丽的阅读风景线,对文本的延伸、拓展和超越,更成了维系语文课堂生命力的骨架和支柱。然而,我们来到教室,深入到课堂之中,在听了一些“精彩”的阅读课后,却感到愕然:阅读课怎么不细读文本?互动对话的基点到底是什么?探究的立足点在哪里?在“散乱的活跃”中任意“生成”和“超越”,这是探究性阅读吗?[案例1]“《诺曼底”号遇难记》(苏教七上)(1)精彩导入——学生观看《泰坦尼克号》电影片断,描述影片的场景,并说说假如你处于这种场景,心灵感受如何?(2)整体感知——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文章内容。(3)重点赏析——①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表现船长“镇定自若”的词...  相似文献   

15.
江苏2008年高考“考试说明”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增加了“探究”(F)这一能力级,这就意味着2008年的考卷中将出现“探究题”。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尤其是从语文新课程学习的角度看,考查探究能力并不奇怪,因为培养探究能力,正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探究题也是必修和选修教材文本后练习中常见的题目。从高考来讲,2007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卷已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让学生在大量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和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是新课标中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理念。如何更好地贯彻和落实这个理念?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教材,关注积累语文知识,丰富语言感受,自主探究学习,学会阅读方法,揣摩写作技巧等实践活动。为此,就阅读教学而言,可以形象地称之为“五个一”工程。所谓“五个一”工程:感知一篇课文,积累一组雅词,欣赏一个美句、品析一个精段、揣摩一种写法。一、感知一篇文章,整体把握文本的思想和内容新课标下的文本阅读,重在欣赏、感受和体验。让师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相似文献   

17.
教材选文中的矛盾无所不在。教师要善于挖掘,借助文本的句子矛盾、布局矛盾和内容矛盾,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理解感悟文本的主题、表达的艺术,主动探究文本;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学生的语文成绩与阅读能力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初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时期,而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借助教育资源,最大地发挥出其教育价值,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的语言知识,还能够提升综合素质。面对当前教学现状,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那就是“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方式。与传统阅读方式有所不同,这种方式主要是把课本内容与群文阅读文本相结合,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本文对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阔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实质上是指处于平等地位的教师、学生与文本相互之间的一种认识、情感的交流,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实现学习上的自主探究、精神上的自由发展。这就要求让学生真正与文本直接对话.要求阅读教学回归真实的阅读——本色阅读。文章从倡导本色阅读谈起.教读自读相结合,精读略读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立足文本,从而凸现阅读教学的“本色”。  相似文献   

20.
整体阅读是一种阅读学习方式,教师在具体引导时,要注意找准阅读切入点,通过对文本题目、构成主线、主题要旨展开针对性引导,帮助学生快速启动阅读学习思维,对文本形成完整性阅读认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