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刚 《小学语文》2014,(5):32-34
非连续性文本是国际PISA测试对学生阅读素养测试中重要的文本类型,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数据、表格、清单、地图、使用说明书等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本文选取《养阴清肺丸说明书》《新一代电子紫砂汤煲使用说明书》两个材料,以说明书这种样式为例,进行群文阅读。  相似文献   

2.
韩丽娟 《学周刊C版》2024,(2):149-151
非连续性文本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其简洁直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客观性,对提高学生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有着很好的作用。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成为教师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应该在非连续性文本资源、阅读方法、阅读训练、评价等方面加以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其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既要学会“读文”,也要学会“读图”。在当今视觉图像力量空前强大的“读图时代”,“非连续性文本”概念的引入赋予了新课标以时代的气息,  相似文献   

4.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育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眼界,还可以使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很多小学教师主动使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方式,虽然目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但是在不断的研究与应用中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对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进行研究,希望能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提供一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概念,对此,不少教师还停留在认识层面,坚持做并做得好的较少。教师们反映操作起来问题很多,主要问题是阅读材料从哪里来?阅读要求是什么?阅读方法有哪些?对此,笔者谈谈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的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6.
罗刚淮 《辽宁教育》2013,(10):16-18
自2011年版新课标颁布以来,关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指导逐渐成为教育界人士讨论的热点问题。目前,对于非连续性文本尚没有权威的定义,按照字面理解,大致是指由一些图表、数据、符号、文字、图画等多种形式综合呈现,中间缺少明显的连续性线索,需要经过思考提炼才能找到相关信息或内在联系的文本形式。  相似文献   

7.
非连续性文本作为一个新亮点进入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引起了不少的关注。通过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来源、概念、特点的阐述,谈谈如何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并结合PISA阅读测试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样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概念正式建立于2011年语文教学的课程新标准当中,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组织文字、阅读文字、获取知识信息化的实际能力,同时通过表格、数据、广告、彩图、插画等多种方式,对碎片化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使学生从中汲取所需要的内容。因此,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育方式是很多教师探索和研究的方向。然而,由于初中语文非连续性阅读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科学性指导策略太少,缺乏特色和亮点。本文通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针对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研究,提出科学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在认识和做法上有失偏颇,如把非连续性文本看成欣赏美术作品、观看电影、阅读说明书等,或看成课文内容信息提取的纯文字表格设计,或看成连续性文本阅渎的内容补充。那么,在实践操作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核心价值究竟指向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PISA2009将文本类型划分为四类,其中连续文本和非连续文本是两种基本形式。与此相仿,数学阅读材料也可以如是分类,并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更多见,但相关研究多围绕前者展开。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心理过程作以探讨,提出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心理过程的六个步骤,并以例说明。在文末,探讨了此类研究的教育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要求。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语文一门学科的成绩,还将影响学生对其他事物的理解,因此探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很有必要。教师可在综合各方面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此后这一教学理念进入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摸索初中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高效教学策略,应当注重教学文本的选用,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3.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具有较强的知识综合性、情志复杂性、思维深刻性和过程创造性,对学生的阅读素养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当下的阅读教学普遍面临着学习场域局限、分科教学积弊、评价手段单一、阅读情境疏离等诸多现实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知识的获取、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情志的培育和阅读意义的获得。通过多元拓展、跨界学习、复式评价、生活实践等多种举措,可以丰富阅读知识、锤炼阅读能力、培育阅读情志、扩展阅读意义,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4.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须臾不离,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非连续性文本将成为今后语文教学的重点。我们在教学中要给予这类文本足够的重视,在进行专项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实现课内与课外的相融。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选材上应站在儿童立场,训练时应基于儿童的关键能力,解题中要帮助儿童形成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6.
"非连续性文本"广泛运用于现代生活,指导学生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需要的信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教师利用主题活动,可以有效获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资源,掌握基本阅读策略,促进文本整合,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7.
数学非连续性文本是指以图表形式呈现的数学阅读材料,一般具有直观、简洁、醒目、概括性强等特点。其阅读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访问与检索、整合与解释、应用与反思;同时,根据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又需要不同的数学高阶思维配合。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抓取有效信息,在数据重整、模型建构的基础上重整信息网络等方式,处理数学非连续性文本。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2021年和2022年中考非连续性命题一些典型案例,从夯实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命题的独特地位、情境的多元化选择、阅读评价的模式改变及强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写作的转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这将有助于拓展未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命题及测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是国民未来生活所需能力。本研究从非连续性文本的历史缘起出发,从概念的源流探讨其内涵与外延,抽离出其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已有阅读心理模型,依据国内外课程标准、测评框架,初步建构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指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包括图文识别、先前知识和阅读理解3个组块,其中: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级指标包括定位提取、推理整合和评价运用;二级指标包括图表理解、定位检索、信息提取、逻辑运算、推论判断、归纳概括、评论反思和运用表达。本研究为我国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和阅读测试提供了指标框架。  相似文献   

20.
说到"非连续性文本",这绝对是个新名词,要明白它需要从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阅读"这一部分内容中的明确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这种文本的考查目前正逐步走进我们的语文考卷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