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算数码     
1.亮亮是个"小说谜"。一天,妈妈带回来一本1000多页的小说,亮亮非常想看。2.妈妈笑着说:"如果你能算出这本书的页数一共有多少个数码,我就让你看。"  相似文献   

2.
《孔乙己》作为鲁迅著名的短篇小说代表,从叙事角度分析,共存在三层不同的"看与被看"叙述层次.分别为:小说人物的"看与被看"、叙述者"我"与小说人物的"看与被看"、隐含作者与叙述者、小说人物的"看与被看".通过对不同叙述层次的深入剖析,可明确孔乙己如何在这种"看与被看"中跌入悲剧命运的深渊.  相似文献   

3.
路子对你说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这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一件小事》里的文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我小时候的作文中,经常有这句话的"仿版"。写好人好事,最后主人公摆pose,老是留一个背影,于是我顺理成章地感觉到这个背影"刹时高大了","须仰视才见"。现在看,这个套路很好笑,像技艺拙劣的武师只会一招"黑虎掏心"一样。  相似文献   

4.
师陀对鲁迅小说的继承表现在多个方面。在小说模式上,他继承了鲁迅小说的"离去———归来———离去"的离乡模式和"看与被看"的围观模式。  相似文献   

5.
一、"看"与异化"看"与"被看"是鲁迅小说结构的一种重要方式,这已不算什么特别有新意的观点。但重读《祝福》会发现,"看"不仅关涉结构方式,更直指主题:祥林嫂在"被看"之下丧失了为人资格,异  相似文献   

6.
小说的深度阅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渐进的过程。2014年11月江苏省特级教师沈庆九在徐州市教学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短篇小说《窗》,他从看"窗"和破"窗"两个环节入手,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课堂渐渐走向阅读的深处。一、从情节与主题的了解中渐入《窗》世界小说的深度阅读,先要从文本内容与情境的"建设"起步。在这个环节,沈老师是引导学生看"窗",即看小说《窗》中的情节、人物与情感取向。为了看"窗",沈老师  相似文献   

7.
<正>"看与被看"是鲁迅先生小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鲁迅先生对中国人的"看"的分析,包含他的许多思想。让我们从鲁迅的一篇不太引人注意的小说《示众》——这也是一个街头小景,一个几乎无事的悲喜剧,一起去探讨鲁迅先生的"看客"。《示众》中对街头小景的描写始终围绕着一个"看"字。先是大家看犯人,然后犯人也看大家,最后,大家相互之间看。"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看来看去,没有什么好看的了。什么地方突然有几个人同声喝彩,他都知道该有什么事情起来了,于是又都赶着去看。原来一个车夫摔倒了,又很快爬起来了。  相似文献   

8.
孔乙己新传     
2007年7月21日是个星期六。这天我早早来到饭店,打扫完卫生后,见仍没有顾客登门,便拿出一本《鲁迅小说选》看起来。"小魏,在看什么呢,这样入迷?"这时,门口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我循声望去,只见孔乙己从门外走进来。他上身  相似文献   

9.
现在给您写这一封信 ,只谈一件事情。听见贵校的几个同学来说 ,贵校绝对禁止看小说 ,我就想跟您谈谈禁止看小说。你也可以猜想而知 ,我写这一封信是不赞成禁止看小说。我并不是因为自己写过小说 ,就把小说看作宝贝 ,以为非教学生看不可。我也不像有些学生那样 ,认为一切学科一切作业都可以丢在脑后 ,只消捧一本小说在手 ,就可以混日子。我只想说 ,小说在教育上自有他的价值 ,教育者应该好好的利用它 ,随学生去乱看 ,这是消极的办法 ,我不赞成 ;见学生乱看 ,觉得讨厌 ,干脆来个禁止 ,这是更消极的办法 ,我更不赞成。这儿我说的小说 ,是指好小…  相似文献   

10.
小说是一种很好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欣赏一篇优秀的小说,往往如登山,作者沿路设计了无数美妙的景致,令读者一路登来一路喜悦,不断享受发现之美.因此,欣赏小说的结构艺术,应该如看山一般,从三处入眼,从而看遍绝佳景致.这"三看"便是:一看情节安排之妙,二看线索贯穿之妙,三看伏笔设置之妙.笔者以<陈奂生上城>为例,从"三看"角度入手,谈谈如何欣赏小说的结构特色.  相似文献   

11.
"有+着"的说法,有不少学者认为是"欧化"用法,汉语是在"五四"以后才产生的;也有的虽未说是"欧化"句,但说是"五四"以后才产生的现代汉语用法.其实不然,在明代的戏曲和小说中就已有人运用;在清代的白话小说中更多见.  相似文献   

12.
近读<中学语文教学>第4期,注意到了关于"小说"是否可以定义为"虚构的文学体裁"的争议(见杨先武<小说是虚构的吗>).有争议是件好事情.因为争议往往是接近真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快乐加油站     
<正>专心躺寝室床上看小说的时候,突然想起,明天考高数没有复习,衣服没洗,电也没充。想到这儿,我立马甩了自己一耳光:"看个小说都不专心!"獠牙班花有颗虎牙,大家都叫她虎牙妹。这天我后面的一特自恋、特胖的女生说:"我也有虎牙啊!"我旁边的男生沉默了一下说:"长得漂亮才叫虎牙,你那叫獠牙。"  相似文献   

14.
"稗官为史之支流"是明清时期有较大影响的一种小说观念 .这种观念不同程度地表现在当时的小说创作和小说评论等方面 .其成因主要可归结为"史学意识"的影响和统治阶级对小说的态度.它深刻表明了我国古代文(特别是小说)与史的不解之缘 ,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代小说及其理论发展状况的实际.总体上看,"史之支流"小说观念的影响有正负两面并呈前消后长的态势."史之支流"小说观念有其历史的合理性.透过这一观念,可以加深认识我国传统小说及其理论的民族特色,并有助于深入理解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5.
"微小说"征文活动全面启动150个字能干什么?除了写微博还可以写微小说,别看字数少,但同样能做到剧情跌宕起伏,光看别人的多不尽兴,特立独行的"90后"就  相似文献   

16.
看《大家》     
本期《大家》承继了第3期改版后的框架,从分布看,小说大多集结于"大众"板块,"先锋"麾下只有孤零零一个短篇小说兀自冲锋,"任性"名下皆是非虚构性作品,再无小说踪迹。从质量看,本期小说水准不高,可说之处甚微,"大众"之小说基本是现实作品,却少有跳脱的观念与写法,大多只可当故事来读,而"先锋"之旗举而无力,也无亮色。  相似文献   

17.
《滨州学院学报》2019,(3):84-88
晚清文人对小说极为推重的原因正在于看到小说对改造社会、"新民"的作用。而在"新民"方面,晚清小说中成功的理想人格形象并不多见,《黄绣球》是一个较为成功的理想人格塑造的实践性文本。黄绣球和黄通理并非晚清"新人"理念的简单图解,而是真正对现实有一定映射的理想人格形象,是晚清社会变革实践的形象化产物。  相似文献   

18.
高中的小说教学,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在高中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喜"看"恶"学"小说的现象:他们喜欢看小说,尤其是武侠和言情小说,甚者为之人迷,但小说教学课堂却沉寂激不起半点涟漪.追溯其缘由,首先需要的是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 一、正确认识小说教学的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伤逝》和亦舒的《我的前半生》都讲述的是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故事,从时间上看,两部小说相距六十多年,从小说所塑造的"子君"形象来看,既有不变的一面,又有变化的一面。这不仅与小说的叙述视角有关系,也与时代的变迁和子君的选择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胡适以特别的方式大力推崇寿生的小说可谓是现代文学史上一桩耐人寻味的个案,寻析这个中缘由,既可窺胡适关于小说的美学理念,亦可见寿生小说的特征。从艺术内容看,寿生的小说表现了一种乡土经验,与胡适文艺平民化的美学观念相契合;从艺术精神看,寿生的小说以一种真实得近乎奇特的手法表现社会和人生的悲剧,令人震惊,具有反传统"大团圆"的小说模式的功能,实践了胡适所提倡的新文学应具备西方悲剧精神的美学主张;从艺术形式看,寿生的小说用了一种活泼、生动、自由的乡土方言作为语言媒介工具,体现了胡适建设"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