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家庭属性甄别贫困生可以克服或减少基于家庭收入甄别贫困生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聚类分析的数据显示,贫困生和一般学生、富裕学生相比,在父母职业、父母学历、家庭消费品拥有情况、就读学校类型、家庭公共服务可得性、父母职业预期收益、家庭不利因素以及家庭负担等家庭属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利用家庭特征属性甄别贫困生不是惟一的标准,只能是可供选择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我国高等、高职院校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该群体数量日益增加,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国家陆续出台了为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一系列资助措施.近期,笔者对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贵州交通职业学院、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科技工程职业学院等西南地区8所高职院校贫困生进行了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15份,回收202份,有效问卷189份,有效问卷数占87.9%.通过数理统计法进行归纳分析发现,目前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贫困生界限很难确定、贫困生资助力度不均衡,以及只追求物质资助、忽视贫困生的精神生活等问题.因此,除了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满足贫困生的经济物质需求外,还要满足其能力和职业长远发展需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帮助学生解决顺利学习和就业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如何有效的解决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者们工作重点之一,由于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贫困标准,贫困生的甄别和认定标准模糊,导致贫困生资助工作出现很多困难。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高校贫困生甄别工作是有效解决混水贫困生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贫困生家庭典型特征为:地处农村、父辈职业地位和收入低、父辈教育水平低、家中教育人口多、且曾遭遇重大致贫事件.实证研究表明,父母工作类型、家庭所在地、家中上学人口数、家庭劳动力人口数、突发意外事件、父母学历、家庭人口数、家中有重大疾病患者、其它特殊情况,这9项因素均与贫困生家庭贫困程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年级的贫困生对这9项因素选取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胡华田 《南平师专学报》2011,30(4):103-105,109
高校贫困生在认定过程中,由于在认定方法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脱节,导致很难甄别谁是贫困生及其贫困程度。大学生在校消费水平能较好地反映其家庭经济状况,把大学生消费水平纳入贫困生认定体系,重视对大学生在校消费水平的规范化的定量分析,能使贫困生的甄别能更接近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6.
芦鹏 《现代企业教育》2010,(24):149-150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大学校园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生。十几年来,贫困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为了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党和政府想了许多办法,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多种形式并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奖、贷、助、补、减”五项合一的综合资助体系,但不少院校受助学生已经超出了贫困生数据库中的学生总数。原因是一些不在贫困生数据库中的学生纷纷补办材料,大家争着当“贫困生”。因此,做好贫困生的甄别工作是高校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也是贫困生资助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不仅决定资助过程,而且还会带来相关影响和效应。  相似文献   

7.
贫困生的就业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高校贫困生的就业,也是影响着他们改变个人与家庭的生存处境的关键所在。因此,帮助贫困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进行合适的职业选择及应对就业的挫折、调整过大的就业压力,是社会、学校、家庭乃至学生个人的共同责任,已成为高校关注贫困生群体、深化就业教育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8.
采用职业成熟度问卷,选取扬州市三所职业学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及相关职业决策知识、职业决策态度等维度的发展程度,了解性别、专业、家庭氛围、父母教育程度、专业满意度、课外活动参与等因素与职业成熟度间的关系,为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提供实证依据。研究显示扬州市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处于中等水平,职业成熟度各维度间发展不平衡,职业成熟度在性别、父母教育程度、家庭氛围、专业满意度、课外活动参与间差异显著,专业满意度是职业成熟度的最强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班学生的问卷调查,从就业认知、就业心理、就业行为、社会支持等方面了解比较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的不同特点,分析认知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对他们就业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相应的对策,促使高职贫困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0.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工作是开展"精准资助"的前提与基础。辅导员是资助政策的基层传播者、认定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学生思想教育的引导者和学生信息的知情人,在"精准认定"工作中具有特殊地位与作用。当前,辅导员在开展认定工作中,存在认定材料的真实性难甄别、认定过程不够精准、动态调整机制未完全建立、反馈监督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可以通过多方获取并甄别学生信息、综合评定学生情况、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和加强学生思想引导等策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