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会议报道,一直是新闻业务改革的重点。根据实践经验,对人大、政协等重要会议以外的一般性会议,通常采取的原则是:尽量精简,努力写好。即:没有必要报道的会议,坚决不报;某些内容有新闻价值,那就“跳出会议写新闻”,只讲实质性问题,不提会议,或是作为“新闻根摒”、“消息来源”带上一笔;对于一些必须报道的庆祝性、纪念性会议,则力争创新、写好。“跳出会议写新闻”是大家熟知的作法。《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1978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当时,北京市委举行扩大会议,讨论的问题很多,为“天安门事件”平反  相似文献   

2.
会议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点,改进会议报道,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挖掘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把会议报道做新 一是选择最有价值的事实进行报道。许多会议涉及多个议题,报道会议要拎出“新闻眼”,抓住最具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问题进行报道。一篇稿件通常只有一个主题,只有抓住主题,突出重点,才能抓出新闻甚至重大新闻。  相似文献   

3.
会议新闻是一种常见的新闻体,它是以会议活动为主要对象的一种公务活动报道。电视会议新闻是党和政府通过电视媒体宣传政策、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然而长期以来,电视会议报道由于过多、过滥、内容空洞、单调刻板,使读越来越失去兴趣,逐渐疏远了与受众的距离,而且更重要的是淹没了会议的价值,使得会议新闻的舆论引导功能得不到发挥。[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在企业报的报道中,会议新闻是企业报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近一个时期,随着企业报办报观念的更新和新闻报道改革的深入,企业报的会议报道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企业报在会议报道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记者不愿写、编辑不愿发、受众不愿看,会议新闻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会议报道依然在一定程度上不尽如人意。如何改进企业报会议报道,找到会议报道新角度,以进一步增强企业报的吸引力,把新闻舆论引导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改革会议报道并非不搞会议报道。由我国新闻事业的特点所…  相似文献   

5.
会议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的许多方针政策出台后,大都要经由会议来传播,会议报道自然成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纽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定势,会议报道存在许多弊端,如:数量“滥”,没有新闻价值或可报可不报的会议新闻大量充斥媒体;篇幅“长”,本来可以由简单的几句话解决的故意拖长腔,摆架势;内容“空”,排了一大串名单外,没有多少信息传播出来;格式“旧”,写法有“八股”之嫌,让人觉得陈旧、乏味、不出彩。由于受众不爱看,自然削弱了会议新闻应有的指导性和群众性,妨碍了新闻舆论引导功能的充分发挥。 当前,新闻改革风起云涌,媒体竞争异常激烈,推进会议报道的改革,提高会议报道水平,促进会议报道形式的多样化,不但是强化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的需要,也是媒体提高传播效果、提高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领导活动是党报的新闻富矿,事关国计民生和公众利益,干部群众都关心。要做好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就要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在完成常规时政报道的基础上,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开拓性引导舆论,倡导“新闻家报时政”,把领导活动和会议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准确、生动、深刻地呈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7.
会议新闻是我国主流媒体的重要报道内容。会议新闻相对于其它报道领域而言,具有政策性强、权威性强、新闻性突出、信息量丰富等特点。如何作好会议新闻报道,创新会议报道形式,丰富会议报道内容,提高会议报道质量,是提高报纸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新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从事新闻采写工作的人常常接触大量的公文,公文里蕴藏着许多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这有点象藏在地下的煤和石油,需要开采出来才行。从公文里提炼新闻,我的体会是要寻找公文中最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先要解决写给谁看的问题,要从读者那里找焦点。不少同志写新闻稿,一下笔往往是领导角度,工作角度,在这种思维指导下写出的报道,读者往往不爱看。新闻报道的指导性是运用新闻手段形成舆论,影响读者,促进工作的。这与党政机关运用会议、文件布置工作、发布指示、命令及层层贯彻执行的方法截然不同。所以,只有从读者角度出发,从公文里提炼  相似文献   

9.
动乱过后,不少新闻界同仁都在反思,深为我们一些报刊在舆论上的一度错误与失误感到惭愧。然而,却也有的仍在寻找遁词,以自己报道的某一场面、某一事件是符合事实为据,认为自己当时应该写那样的报道,以求开脱责任。这倒使我感到费解。是的,新闻应该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一般来说,大凡事实真实,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活动、会议等,谁都有权利去写。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手中那“胜过三千毛瑟枪”的笔,写什么,怎样写,都有一个政治方向和立场问题。办报时间稍久的老同志们,或许不会忘记当年那条以反映我军北平入城式为题材的美联社消息。为温故知新,不妨顺手抄写看一看:  相似文献   

10.
王桂林撰文讲,一般说来,写好科技新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坚持科学性,使科技报道具有科技内容、科学价值,并准确无误。科学性是科技新闻的灵魂,离开了科学性,就无所谓科技新闻。首先,要有科技内容。科技报道不仅要求报道科技成果,而且要求说明其科学原理和意义。即使是报道科技会议、科技展览等新闻,也要侧重报道科学上有什么进展和动向;报道科  相似文献   

11.
会议新闻是地市党报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践中,会议新闻往往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过多过滥。受“文山会海”影响,有时在第一版会出现四、五条会议消息。 二是冗长空洞。有些报道没有新闻价值,只是重复人们熟知的信息;有的则无中心、无重点,把会议新闻写成了会议记录。 三是报道形式千篇一律。 事实上,党委、政府召开的会  相似文献   

12.
怎样写“会议新闻”?林钢同志说:“会议新闻,无论大小,完全应当避免按程序进行报道,而只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东西。”(见本刊今年第2期:《不拘一格写新闻》) 这个论断,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不妨先看看新华社播发的《中共中央隆重举行大会,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这则“会议新闻”。新闻的核心部份,当然是报道胡耀邦同志在大会上所作的长篇报告。但同时也作了“按程序”的报道。如:大会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主持。中共中央常委邓小平、李先念在主席台上就座。下午  相似文献   

13.
动乱过后,不少新闻界同仁都在反思,深为我们一些报刊在舆论上的一度错误与失误感到惭愧。然而,却也有的仍在寻找遁词,以自己报道的某一场面、某一事件是符合事实为据,认为自己当时应该写那样的报道,以求开脱责任。这倒使我感到费解。是的,新闻应该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一般来说,大凡事实真实,具有新闻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谈会议报道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对改进会议报道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新闻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不可或缺,积极探索会议新闻的报道规律,对提高新闻工作的舆论引导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一、转变视点,努力贴近群众“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是中央对改进会议报道的又一要求。长期以来,改进会议报道的呼声始终不断,但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面貌依旧的会议新闻仍然屡见不鲜。报道会议的记者仍然是紧盯着到会领导。有的…  相似文献   

15.
典型报道是“就很有新闻价值和有典型意义的个人、单位所作的很重分量和很大力量的报道”。”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分解出,典型人物报道就是对具有新闻价值和富有典型意义的人所作的重点报道。典型人物报道作为党的新闻事业引导舆论、宣传先进、鼓舞人心的重要方式,长期以来都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从以身殉职的任长霞,到德艺双馨的常香玉、  相似文献   

16.
在地市党报一版上数量较大的会议报道(包括领导人活动报道和工作报道)是让办报人最费心思,又是读者议论最多的问题。有人认为地市党报要增强可读性,就要大量刊登社会新闻,减少会议报道。显然,这种是不全面的。会议报道是党报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一版的“重头戏”。搞好会议报道根本的出路在于真正全面理解和遵循会议报道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找准权威性、指导性与可读性、群众性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7.
龙强 《记者摇篮》2000,(4):30-30
会议报道在报纸上占有重要位置。如何写好发好会议新闻,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新闻单位具体体现党性原则和新闻指导性的一种表现。为此,本刊特编辑一组有关会议报道的论文,希望能给同行们以启迪。  相似文献   

18.
三、新闻与舆论的关系新闻与舆论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首先,既然舆论是公众对社会上有争议问题大体相同的言论,那么舆论一般具有新闻价值,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比如,当今世界上关于中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种种舆论,不仅同我国的人口政策有关,而且涉及中美关系,这就为许多新闻单位,尤其是中美两国新闻机构所注意报道。其次,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中包括可能引起人们争议的情况问题,以及有关的种种言论,这就为舆论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变化,提供了依据和条件。美国政界出现诬蔑我国人口政策的舆论,就同美国某些新闻机构歪曲报道我国计划生育的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9.
天庆 《新闻三昧》2006,(3):38-38
2005年11月17日羊城晚报A16版刊发一篇好新闻,题为《第九次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和先进分子表彰大会在京举行(肩)公安部长向英雄深情鞠躬(主)他表示要加强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副)》。这是一篇新闻价值挺高、写得也有特点的好新闻。可惜,又是不该留下遗憾的好新闻。说它写得好,从标题就彰显出来。它不是就会议报道会议,不是局限于报道会议的老框框、旧套路,突出写谁出席、谁主持、谁讲话、谁颁奖等,更没有排列莅临会议的领导人的一大串名单。一句话,它没有囿于一般的写作模式,而是另辟新径,跳出会议写新闻,在主…  相似文献   

20.
开拓会议报道的创新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到会议新闻.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领导讲话和程序性的会议报道。这不仅是受众对会议新闻刻板的印象,也是部分编辑记者在实际操作中常有的惯性思维。会议新闻的这种状况.造成群众对会议新闻不愿看、不愿听.也让部分记者编辑在思想上存在着写会议难、写会议烦、写会议新闻难出新意的认识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