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是我省歙县人,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今年十月 是陶行知诞生九十周年。本刊从本期 起将陆续刊登有关陶行知的生平事跡和教育思想等方面的纪念文章。 陶行知生活的时代,是解放前的旧中国,我们在阅读这类文章时,要从那个时代去理解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主要学习他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郁桂珍 《文教资料》2006,(34):69-70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且又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主要观点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行知行”、“教学做合一”等主张。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关键是要理解和把握核心内容,因为生活教育理论揭示了教育的内在规律,反映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哲学思想,因而不因星转斗移、社会变迁而湮灭光泽,过去、今天、将来永远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一、生活教育理论中的实践第一思想1934年7月,《生活教育》刊登了署名陶行知的文章《行知行》,标志着陶行知先生在教育和生活实践中思想…  相似文献   

3.
最近,阜阳行署教育局在颖上县召开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行署教育局、各县市教育局负责同志、师范和部分职业高中校长等。会上,颍上县人民政府负责同志介绍了开展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活动的情况;听取了有关同志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体会的介绍。阜阳地委副书记燕美善和地委宣传部等有关同志也参加了座谈会并讲了话。会议认为,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和偏见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理论、实践和办学精神缺乏正确的评价和足够的认识,致使老年教师误解陶,中年教师不学陶,青年教师不知陶,这对我们发展教育事业,推行教育改革是非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0,(99):48-49
生命教育的概念是陶行知先生根据自己的教育和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非常有效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活动应以生命为教育和生命本源,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应用于生活。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生活教育结合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中学语文学习与社会应用的交流与融合,是适合中学教育者深入研究与探索的经典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说的好:怎样生活便怎样学习。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是“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认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课堂。陶行知批评当时那种脱离社会、脱离生活的教学为“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陶先生认为先生的教必须是“在做中教”,  相似文献   

6.
刘利利 《考试周刊》2012,(93):40-4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陶行知先生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教学中要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实施语文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7.
陈晨 《亚太教育》2021,(1):108-109
学前教育过程中,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应用众多,其中“创造教育”思想更是在艺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思想的领悟和学习,我们发现,将绘本与美术活动进行有效结合,正是体现“创造教育”思想的关键。文章基于“创造教育”思想,将绘本与美术进行整合,并通过观察画面、创造条件以及多元评价三种有效的手段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与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新课改背景下研究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借助一节基于校园网络平台打造的初中历史课,谈谈"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缪津娴 《考试周刊》2015,(8):164-165
陶行知先生在学前教育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千千万万的孩子日后的教育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当今社会的孩子们能享有幸福、快乐的有意义的教育生活。陶行知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创造教育是核心,民主教育是目标。他的教育思想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重要的学习价值,身为师表应该认真学习、研究和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正>在学习和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十年历程中,笔者对陶行知先生的人格产生了无比的崇敬。于是,在陶行知先生诞辰100周年前夕,撰写一文《试论陶行知精神》,发表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二期上。文章从四个方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我们谨以此文纪念陶行知先生,同时,以督促自己不断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认真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为播种人生理想的语文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心,献自己的一份力。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好多教育思想在当时有着显著影响。在如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尤其在中学生英语教学过程中,学习和研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让学生把英语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提倡教育试验,主张设立实验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思想:广泛设立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强调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教育研究,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特色和传统;努力建设好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是进一步深入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教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教育报刊上经常出现这样一种说法: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认为“学生学习的好坏,不仅同智力因素有关,更重要的与非智力因素有关。”认为“转化差生仅仅强调发展智力是不够的,主要的还要从培养非智力因素上去着手。”甚至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等于智力因素加非智力因素。”(均见《山西教育》1991年第1、2期《差生的转化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说法,时下不仅相当普遍,而且大有扩展之势。从一些文章看,已经由学生扩展到教师和校长身上了。据我所知,“培养非智力因素”原是对青少年学生说的,是  相似文献   

15.
学习心理思想是曾国藩教育心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学习的目的意义、智力因素与学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学习方法等四个方面系统展示了曾国藩学习心理思想丰富的内涵。笔者认为曾氏对学习问题的许多深刻见解,今天仍不失为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已于十月十八日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成立。陶行知先生是著名教育家。他在教育思想上有创见,在教育实践上有探索,在培养人才上有贡献。陶行知先生艰苦办学的精神,因材施教的方法,尊师爱生、互教互学的学风,对当前教育改革,加速培养四化人才,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这个研究会的主要任务是,组织会员收集和整理陶行知先生的有关资料,研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和实践,挖掘和继承陶先生珍贵的教育遗产,为当前教育改革、培养人材、实现四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了解启发式教学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并结合作者自己在声乐教学中的体会浅谈声乐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孔丽娟 《考试周刊》2014,(40):121-122
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提出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许多主张,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而奋斗终生。他虽然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的创造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肺腑之言感化和教育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人。他认为教育的根本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石,是其思想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  相似文献   

19.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校园里静静地涌动着一股深情的怀念,无不深深寄托了行知人感念先生、铭记教谕的追思缅怀之情和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精神之火的信念。行知实验中学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学,自1993年命名以来,怀着感恩之心,致力于传承、发展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精髓,谱写行知特色人才培养的诗篇。建构独特的校园文化第一,汲取丰厚滋养的文化底蕴。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和理论是一座宝藏,学校将陶行知先生的行为准则作为淳朴教育的"经典教材",将学习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和方法作为学校的教育优势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他就对当时的教育改革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重温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难发现陶行知先生对教育改革的精辟论断,有的与新课程理念十分相似,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因此,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借鉴陶行知教育改革的做法,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结合新课程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与时俱进,真正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十分有益的。本文就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