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四冊《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有这样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对联是谁写的呢?这副对联是明代著名学者解缙的创作。解缙是有三亿七千万字的巨著《永乐大典》的总编。他很小的时候就能吟诗作对,被誉为神童。上面那副对联是他同一位自视甚高的秀才要找他联对一比高下的戏作。这位  相似文献   

2.
鑫鑫 《学习之友》2009,(3):58-58
高二语文教材上有一篇议论文是毛主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文中毛主席引用明朝解缙的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以此讽刺那些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我在给学生们讲解这副对联的同时,也介绍了解缙的其他两副对联。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可以看出,他们对对联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有一副对联,是替具有主观主义态度的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名联的作者是谁?因何而发?追根溯源,对于深入学习本课文不无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对联与课文”大观园》(《语文知识》1997年4期)一文中作者夏声义先生把毛泽东同志当作名对“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作者,是错误的。这幅对联的作者是明初进士解缙。毛泽东同志只是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为主观主义者画像时引用了这幅对联。  相似文献   

5.
芦苇,一种水边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纤纤巧巧的身姿,头顶缀着丝状的细毛,随风摇摆晃动,别有情致。曾记得一副对联这样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因而,芦苇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轻浮,仿佛摇摆不定的小人,君子切切不可与之相交。然而今天,当它从远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初高中课本中,有这样三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邓拓《事事关心》)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这三副对联被编成了1991年的高考试题:一是考引用这些对联的课文作者,二是判别上述对联在文中的用意。这是对联首次作为考试的内容。如果说,1991年高考考三副对联重在记忆与语言文字理解运用,那么,1992年的两份高考卷的两道题目.就包含了更为广博的知识,没有一定知识…  相似文献   

7.
对联是中国文学园地中的奇花。要使对联写得好,不仅要注意思想内容,而且要注意运用修辞手法,否则,就缺少审美价值,不能引人围贯而传诵返还一联语修辞,最起码的也是最根本的手法就是对偶,对偶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形成员性相对、平只相对的对称词句一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举了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里上联中的“墙上”“根底”都是名词带方位同,与下联中的“山间”、“腹中”两两相对;还有“头”对“嘴”、”脚”对‘搜”、“重”对“尖”、”轻”村“厚”…  相似文献   

8.
选自长篇小说《红岩》的《狱中联欢》一课里,有这样一副对联:“歌乐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参禅。”编者在文中对联语作了这样的解说:“大家心里明白:这里悟的是革命之道,参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禅。”仔细推敲,这种解说似觉不足,它有可能会误导读者,忽略对联的组句技巧。这副对联用  相似文献   

9.
《祝福》开头有关鲁镇的典型环境描写,是以鲁四老爷的书房为重心的.而书房描写的点睛之笔,则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这半副对联。书房里的其他摆设都是这半副对联的陪衬和注脚。这半副对联出自朱熹《四书集注》对《论语·季氏》中关于孔子嘱其弟子学诗、习礼一节的注释:“事理通达,而  相似文献   

10.
在《祝福》这篇小说中,有个谜一般的奥妙处,这就是鲁四老爷书房里那副对联;“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这副对联出自宋代朱熹《四书集注》中《论语·季氏》篇的注解。“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是这副对联的下联,上联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这是理学的信徒们所崇奉的修养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一、单独设题考查对联1.(2005年江苏镇江市题)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西游记》:____《水浒》:____2.(2005年湖北黄冈市题)在2005年春节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对联,融历史、地理、诗文、典故等文化于一体,成为晚会的精彩亮点之一。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下面两副对联的前面填上省名。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逝世时。社会各界送了许多挽联,其中有两副别具一格。①举世如野草彷徨,南腔北调,三闲二心,尽是可怜阿Q相;独身向热风呐喊,故事新编,朝花夕拾,总求不使死魂灵。②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梦,万众彷徨。两副挽联都是通过巧嵌鲁迅的作品名(含译作及主编的刊物),表达了人们对鲁迅先生的评价和对先生逝世的悲痛之情。第一副对联嵌的鲁迅作品有:《野草》《彷徨》《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阿Q正传》《热风》《呐喊》《故事新编》《朝花夕拾》《死魂灵》。第二副对联嵌的鲁迅作品有:《莽原》《…  相似文献   

13.
对联作为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具有诸多的美学特点,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运用古今名联进行教学,以吸引学习兴趣、加深课文理解、提高鉴赏水平、培养语感能力、积累写作知识.本文论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联的运用谈几点个人的尝试和看法,求教于大方之家。一、运用中学语文课文中现成的对联,把握文章中心语文课文中有不少文章直接引用了前人的对朕,而且这些对朕在文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学时,抓住这些对联讲情讲透,也就抓住了全文的思想脉搏.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毛泽东同志引用解缙的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  相似文献   

14.
写文章时,常需要引用一些语句。直接引用,也叫明引,是引用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引用原文,并要求引用者用引号或者用提行的格式把原文标出来,例如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文章中所做的: 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象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  相似文献   

15.
熊纪涛 《教师》2019,(17):1-1
好老师有很多优秀的特质,善于发问就是好老师的优秀特质之一。好老师,是有学问的老师;没有学问,是很难当好老师的。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说:“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腹中没有真正的学问的人,当了老师是要误人子弟的。这样的人,如果真当了老师,那就更要学问结合,从而引导学生善于发问,努力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6.
闲翻杂书,见一副奇特的对联: 惜“三上”珍“三余”只为五车八斗; 读《四书》研《四史》可拥千户万钟。这是一副劝勉人们学习的对  相似文献   

17.
古籍《浪迹丛谈》中收有这样一副对联:邹孟子,吴孟子,寺人孟子,一男一女,一不男不女;周宣王,齐宣王,司马宣王,一君一臣,一不君不臣。这副对联好就好在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8.
《林黛玉进贾府》写荣禧堂有一副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有一行小字:“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对这副对联是谁写的,《何谓“世教弟”》(《语文知识1997年3期)认为是穆莳拜,但没作任何说明。《这处题字怎样解读》(《语文报》高中版170期)认为一种可能是穆莳,一种可能是穆莳拜,并认为作穆莳较  相似文献   

19.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字退之。他被贬到广东潮州时,当地鳄鱼为患,百姓不堪其苦,韩愈曾写下著名《祭鳄鱼文》,气势磅礴,并让百姓用炮轰、鼓乐助威,鳄鱼果然销声敛迹,民得生息。在退鳄鱼之后,有一地方名士拟了半副对联,其词为:“恶水恶鱼,韩退之退之。”此半副对联面世千年以来,一直无人对出,被世人称为绝对。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同志,博学多才。当他读完翻译家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后,豁然开朗,灵感涌发,于是奋笔疾书,写出了下半副对联:“好书好语,谢觉哉觉哉。”谢老这半副对联,可谓对得恰到好处,妙不可言。谢觉哉巧对千年绝…  相似文献   

20.
我家的对联     
我对人家墙壁上挂的字画都有兴趣,尤其是对联,这兴趣是从小就养成的。我在一九七九年写的那篇《我的童年》里曾经提到,我的第一本课文就是一副对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