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古人讲写作,强调“言有物”、“言有序”、“言有文”,这都主要是就文章内容本身来说的。写文章只有明确了文章写给什么人看,才好控制“有物”、“有序”、“有文”。如果失去了读者,文章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甚至也不必去写了。阿·托尔斯泰在《谈谈读者》一文中,  相似文献   

2.
关于阅读,我们常常是带着一种功利性的眼光去理解的,认为阅读是为了从中得到一点关于遣词造句、作文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如叶圣陶所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但如果我们把阅读的归宿仅仅理解成写作,未免太狭隘了。其实叶老还说过:“阅读的文章并不是写作材料的仓库,尤其不是写作方法的程式。在写作的时候,愈不把阅读的文章放在心上愈好。”他还说:“日积月累并不为写东西,这本来也是生活的需要。”由此可见,阅读的最终归宿并不是写作,而是生活,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一个人的生命体验有…  相似文献   

3.
写作必须研究读者,这是由读写关系决定的。“写”是“传递”信息,是读的客观对象产生的行为过程;“读”是“接受”信息,是写的行为的延伸,是写作系统的反馈通道。这种“接受”与“传递”实际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彼此互为依存,相互制约。从写的角度讲,只要作者是为读者而写作的,不管其自觉不自觉,他们写作活动或多或少都要受到读者的影响。作者如果忽视读者这个巨大的参照系,不以读者的“需要”来审视自己的写作活动,必然是无的放矢,对读者缺乏诱发力,产生不了积极阅读的心理反应。这样自然也就发挥不了自己的精神产品——文章作品的社会功能作用。所以读者研究是写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一、观点型话题观点型话题由于“话题”本身就是论点,写作时在立意上就不必要花费太多心思,将“话题”作为文章中心就可以了。如果写成记叙文,记叙的材料和叙述的故事能够体现这个观点就行;如果写议论文的话,就将“话题”作为文章的论点,只要在写作中围绕这个“话题”选取材料进行议论就可以了。这类话题的材料本身就是写作中的一个典型论据。二、范围型话题这种话题只给出了一个写作范围,至于写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观点和中心,完全可以因人而异,具体写法和角度也可以多种多样。只要是在话题范围内立意,都是符合要求的。对于这种类型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大学写作课教师,如果光指导学生如何去写,而自己却不动手,拿不出一篇象样的文章,那么即使他教学时讲得天花乱坠,号称“张铁嘴”或“李铁嘴”,然而他的笔却象那“银样蜡枪头”,这就很难说是完全合格的写作课教师。当然,这样说也许并非无偏颇之处。但是,尽管教师讲得头头是道,而自己却眼高手低,学生心里也不佩服,那么教师的话就打了折扣。如果教师以身作则,不但能讲,而且也能写,理论与实际相统一,教学上就更有说服力。当然,不能要求写作课教师完全做到在讲诗歌写作前先会写诗歌,讲小说写作前先会写小说,讲剧本写作前先会写剧本,事实上这也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十八般武艺,教师即使不能样样精通,可也总得会一、二门,他才能胜任写作课教师的工作,身教重于言教。  相似文献   

6.
一次,教师出了《记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个作文题目,明明要求写一件事,有些学生却写了两三件事。又有一次,作文题目是《学英雄一例》,有些学生混淆了写作对象,不去写自己学英雄见行动的一件事例,而去写英雄人物本身。这种文不对题的毛病,是教师在教学中忽视课题教学的结果。 “课题”是课文的眼睛。有许多课题往往是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概括出来的,人们一看到题目,就对全文有了一个概貌的认识。例如五年级语文《战天斗地的关山人》这一课题,就明白地告诉读者,本文是写关山的贫下中农怎样遵照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与天斗,与地斗,改变关山贫困落后的面貌。从四年级语文《人民子弟兵爱人民》的课题中,就能使读者知道:课文是写中国人民解放军热爱人民的动人事迹。  相似文献   

7.
文章是写给人看的,而有些初学写作者往往提笔就写,只顾自己一路挥洒,尽情宣泄,毫不顾及读者,忘记了写作是一种思想、情感的交流,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抓不住人。足球运动员要有“射门”意识,研发商品须考虑市场定位,写作自然要树立“读者”意识。一、树立“读者”意识,就是要心中有人,有个与之进行倾诉与交流的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具体的、特定的,也可以是虚拟的、不确定的。唯有如此,才能为自己设置一个话语“情境”,从而活跃思维、激发情感、有的放矢、从容行文。历代有许多名篇,它们的话语对象往往具有唯一性,只是特定的某个人,可是却拥…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句话:“作者没有眼泪,读者就没有眼泪;作者没有笑声,读者就没有笑声。”有过读写经历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在强调真情实感在写作中的作用。只有那些具有了真情实感的文章才会让读者爱不释手,才会被人们反复传诵。这也给我们的作文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想让自己的文章得到读者或阅卷者的认可,要想让自己的文章得到高分甚至满分,就必须把真隋实感写出来。  相似文献   

9.
我把一个个题材蓄积在心头,酝酿到大半成熟了,就下笔,写时再不断思考加工。如果要等到想得十全十美才写,有时就可能无法完成了。我对某一部分素材,曾有过写作的意图,但是始终没有写成,就是由于迁延时日,逐渐失去创作激情的缘故。写一千字左右的短文,我常常是先打好腹稿,坐到书桌旁(有时也到公园去写),一口气写成。如果是写两三千字的稿子,我就随便在一张小纸片上写出要点,然后按次序下笔。至于写作中、长篇小说和系统性的理论文章(如《语林采英》)那就准备好一本笔记簿,分段写出要点,把参考材料也粘贴上去,然后,逐章“…  相似文献   

10.
作为语文老师,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写留言、记日记时能够一气呵成,轻松愉快,可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时,却是苦思冥想,无从落笔,因此,大多数学生视写作为一种苦差事。作文是一种生活。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其生活本身就是一篇优秀的文章,所以说“文章必有‘私’”。只有说“私情”的文章才具真情,只有道“私语”的文章才有话语。文章就应该是“私情”的展露、“私语”的抒发。可是现在,人们一提起作文教学,甚至小学生的造句,也会联想到技巧问题“,首先要写通,其次要写真,最后要写美”,这一系列的要求使学生一提笔,便会陷入茫然状态,挖空心思地去…  相似文献   

11.
王白 《现代语文》2008,(3):93-93
创新作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活动,是培养时代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写作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新的表达。”将创新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标准之一,既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我们培养富有创造意识的人才。在写作中如果不创新,那么文章就容易失去魅力,失去读者,就容易被快速发展的社会遗弃;相反,作者如果能够敏锐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写出富有创新的作品,就能受到读者的喜爱,成为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食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写作永葆魅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学习写作知识和理论,可以知道文章应该怎么写,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文章。这只是达到了一个“知”的层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以综合练习的形式做此辅导,只要能够熟练、正确地完成以下练习,那么就有了写作的理论指导。但是若只停留在这一层面上,仍写不出好文章。这就需要我们在“能”字上下功夫。练习中的理解发挥题和作文题,就是以提高能读、能写为目的的。如果你既能真正领会写作知识与理论,并具备了写作一般文章所必需的基础能力,也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学习写作知识和理论,可以知道文章应该怎么写,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文章。这只是达到了一个“知”的层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以综合练习的形式做此辅导,只要能够熟练、正确地完成以下练习,那么就有了写作的理论指导。但是若只停留在这一层面上,仍写不出好文章。这就需要我们在“能”字上下功夫。练习中的理解发挥题和作文题,就是以提高能读、能写为目的的。如果你既能真正领会写作知识与理论,并具备了写作一般文章所必需的基础能力,也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小学生一直害怕写作,而研究发现童书能让学生悟出“人为什么要写作”,教师稍微点一点学生就能懂得“作为一个人该怎样去写作”,再简单讲一讲孩子都能清楚“文章该写哪些内容”。这是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好事。在学生轻松阅读之中,教师稍微从写作方面点拨一下,就能唤醒学生,快速将其带进喜欢写作的浪潮中。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教师还是广大学生家长,如果问他“阅读”与“写作”关系,回答多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多阅读就能写好文章”等。可是,很多人也发出困惑的声音:我读了不少的书,可为什么还是写不出好文章?阅读,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吗?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难点。语文教师需不断研究改进作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开拓学生写作思路,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那么写作教学就可一马平川。一、培养写作兴趣。促进主体参与兴趣是成功之本,如果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去完成。而现实中学生往往是一提到写作文,就唉声叹气,写出来的东西也是干巴巴没有味道。带着畏难情绪去写作,哪里能写好作文?脑中无物一是缺乏语言积累;二是不善于观察生活;三是缺少写作训练,不能把“大白话”形成于笔端。越是写不好,内心深处对写作就越拒绝,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点越来越低,失去主动参与的意愿。  相似文献   

17.
<正>文章是写给人看的,而有些初学写作者往往提笔就写,只顾自己一路挥洒,尽情宣泄,忘记了写作是一种与读者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方式。心中无人,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抓不住人。足球运动员要有"射门意识",研发商品须考虑市场定位,写作,自然要树立读者意识。一、树立读者意识,就是写作时一定要心中有人,有了倾诉的对象,也就为自己设置了一个具体的话语情境。这个对象可以是具体的、特定的,也可以是虚拟的、不确定的。唯有如此,才能活跃思维,激发情感,从容行文。古代许多优秀的散文都是写  相似文献   

18.
[习作要求]文贵在新,一篇有新意的文章会让人眼前一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老生常谈、平淡无奇的文章则会使人生厌,叫人失去读下去的耐心。北方有句俗话:“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事要创新求异,别具一格。那么如何使自己的文章富有新意呢?这是我们在写作文时要思考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把习作写得“新”一点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题目要新题目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犤名师点拨犦好的题目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浓厚的兴趣。因此,一个有新意的题目会给你的文章增色不少。例如同样是写妈妈的文章,以《…  相似文献   

19.
写作与自我     
正这一讲的主题是为谁写和写什么。其实,明确了为何写,这两个问题也就有答案了。简单地说,就是为自己写,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一、为自己写作如果一个人出自内心需要而写作,把写作当作自己的精神生活,那么,他必然首先是为自己写作的。凡是精神生  相似文献   

20.
峻青《党员登记表》中,有这样一段话:“……她爬起来,一眼就看见了身子半垂在沟沿的女儿。白皑皑的雪地上,汪着一滩鲜红的血水。……”其中,“汪着一滩鲜红的血水”这一笔是作者写作上的失误。人的血液是由血小板、维生素、蛋白质、水等按一定的比例组合成的。血小板本身就有凝固作用。如果血液流出人身、失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