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武迪同志是江汉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武装部的军械员。在新闻战线上,他不过是刚起步的新兵。小杨在广州某部机炮连任文书时,先后在《南方日报》、《湖南日报》、《战十报》及湖南和广东电台上,发表新闻稿件二十余篇。受到部队首长的嘉奖。一九七八年四月由部队转来江汉油田。工作岗位的变动,并未影响小杨采写新闻稿的兴趣,他一刻也没停下笔。刚来时,小杨被分配到野外地震队工作。工地上,他处处做有心  相似文献   

2.
《默默地耕耘——记南铣同志二三事》是一篇回忆文章,作者以质朴无华的语言追述着往事,为我们勾勒出一位“老三联”的编辑家兼学者的形象:他的气质风范,他的道德文章,以及他对工作、对事业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老友虞丹从遥远的广州,寄来了几篇老作家、老记者周洁夫的文稿复印件,使我们有机会重读了久违了的他的作品。尽管这些文章都是产生于40多年前的解放战争期间,我们过去就曾经读过,可是,今天重新读来,依旧使人感到那么清新,那么委婉细腻和引人。这里有一篇题为《送俘虏——一个战地记者的记事)的战地通讯,记叙的是一位记者在一次战斗结束后,准备离开跟随的连队,回后方司令部整理材料时,受团长的委托,和几个战士、几名抬担架的民工一起,押送13名刚刚俘虏过来的国民党兵到旅部去。这13名俘虏中,除躺在担架上负了伤的那人是连长外…  相似文献   

4.
全国有很多报纸、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刊物的记者,把他们的笔、镜头对着各行各业的人民大众,歌颂他们,传播信息,鼓舞、教育人民前进,这是应该的。但很少见记者采访记者的。难道记者中就没有先进人物?不是的,记者是时代的尖兵,哪里引入注目,哪里一定有记者存在。你看,攀登  相似文献   

5.
倾斜的高原1978年8月.交头标有“新华社西安讯(记者冯森龄报道)的一组调查报告由黄土高原发到了北京。面对农民如此严重的大规模的贫困.新华总社领导震惊了,中南海震惊了。人们都陷入了由震惊而带来的巨大悲痛之中。因为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都住过延安的土窑洞,喝过延河水,吃过陕北小米饭,也如同冯森龄一样机延安为他们的第二故乡。而故乡人穷困到这等地步,他们能不震惊吗7!副社长穆青决定在传播范围较广的《内部参考》上刊登这一组稿件。那位驰骋新闻疆场几十年的“老延安”费后周折,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终于使延安人民7O年代…  相似文献   

6.
大贫困二百万古老的黄河翻卷着漩涡,簇拥着浪花,汹涌澎湃,涛声雄浑,如滚滚沉雷,似一条金钱,扯拽着天际间一片茫茫黄色。恢宏壮阔的黄土高原苍苍茫茫,一辆墨绿色的北京吉普车被高原挤压得象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在这黄土海洋中飘荡着、沉浮着,时隐时现、忽高忽低。“扁舟”飘L直君梁,一行的鲜亮标语醒目地闯入眼帘:“实干若干排命干,敢叫日月换新天!”车上一直沉默不语的老人缓缓地挥挥手,让司机把车停靠在路边。他走下车,向着地边一群农民走去,和他们攀谈起来。这里是宜君县哭泉公社淌泥河大队坡底生产队的“胜天洞”。1973年…  相似文献   

7.
一九九三年初春一个细雨绵绵的下午,上海出版界和学术界许多领导、专家聚会一堂庆祝上海译文出版社成立十五周年。上海市的一位领导在致词中称赞译文出版社在创建“二个文明”过程中作出了成绩,并认为有上海译文出版社这样高水准的出版社是一种骄傲。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领导也在会上对译文出版社的工作慰勉有嘉。在座的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各届领导个个激动不已,有的眼眶里充满了盈盈泪水。因为,多少人、多少年不懈的努力,终于将这崇高的理想、美丽的愿望变成了现实。一、十五载努力,“春天”里的辛勤耕耘,结出了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8.
以文出名的人常有被人认错的尴尬,吴锦才也未能幸免。 1993年的一天,办公室来了一个女学生,进门说找吴锦才。吴锦才说:“我就是。”女孩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说:“我和同学们很喜欢你的书,写得特别有深度,所以,我……以为…作者是个…老者。”屋里的人都笑了。对吴锦才来说,这已是司空见惯了。还是刚来新华社的那几年,或许是望文生义,以为有此名者定是读私  相似文献   

9.
我从事基层业余通讯报道已经三十二个年头了。接触、接待的上级新闻单位的记者不下数百人次。其间,“拜”了许多老师,也交了很多朋友,其中以新华日报记者刘峥同志给我的印象最深。  相似文献   

10.
在河北省的记者队伍中,河北电台驻邯记者赵金海骑自行车或乘公共汽车外出采访是出了名的。他爱人民,忠于职守;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无私无畏,刚直不阿;深入实际,不尚空谈的人品,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一个党员记者的良好形象。尤其是同行的耳濡目染他“身”入农村这块肥沃的土壤,“心”入农民群众真情实感的内心世界,在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1.
海安县曲塘镇的通讯报道工作很有成绩。这里,我们仅向大家介绍两位受到市、县和镇上表彰的优秀通讯员的事迹。(一)提起曲塘耐火厂的业余通讯员张德星,人们都从心里夸他是曲塘镇业余通讯  相似文献   

12.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马年的秋季,对他来说,真是硕果累累。9、10、11三个月,首都13家报刊相继采用了他40多篇各类体裁的新闻作品。《市场报》开辟两个专版刊登他采写的稿件和拍摄的新闻照片.这期间,他还有两篇新闻稿件获奖呢。然而,他并非大报记者,所在的单位是一家地区小报。他爱看报纸、学报纸。也许,他的新闻生涯就是从这里起步的。1976年,他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甘肃正宁县农村。这里是陇东老区,是一块贫瘠的土地。这里的人们战天斗地的动人事迹,使他萌发了写稿的念头。但这“新闻”怎么个写法?于是,报纸对他产生了巨大的“魔力”,从生产队借来报纸仔细阅  相似文献   

13.
1985年10月,正当中国人民隆重纪念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奇迹——二万五千里长征——五十周年的时候,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哈里森·伊文思·索尔兹伯里的新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同时在纽约出版。这样的巧合,使我们对这本书的问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索尔兹伯里是美国的一位名记者,从事新闻工作五六十年了。他写了很多著作,又多次得到各种新闻奖,在美国《名人录》中有他的名字。在第二次世界  相似文献   

14.
8月1日上午,首都新闻界老年的,中年的,年轻的三代数十人到北京军区总医院,在一个简朴的小灵堂里,为商恺同志送行。商恺同志任人民日报记者几十年,后任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离休前后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并兼任硕士新闻研究生导师。他一生为党的新闻事...  相似文献   

15.
猜不透他年龄的,就会唤他“老俞”,他笑笑,下意识地用手摸摸渐少的鬈发,自嘲而幽默道:“没法,水土流失呀!”他,其实才33岁,一个婚姻上的“误点”者。今年5月,在由全国上千家报刊几十万记者参加角逐的全国好新闻评选中,他以一篇新闻作品摘取一等奖的桂冠。他,自然成了新闻界中的新闻人物。作为上海电视台家庭演唱大奖赛的评委,他的名字一次次被笑容可掬的陈燕华响亮地报出:“新民晚报,俞亮鑫。”一他属马。他说: 在新闻这条跑道上,他已汗涔涔地跑了7年。  相似文献   

16.
1993年农历腊月30日下午5点.三峡工程工地,茅坪溪隧洞.这里闻不到人间的五谷芳香,听不到万家团圆的鞭炮声响,只有隧道机隆隆声和碘钨灯下乱舞的灰尘,夹杂着忙碌人群高声的吆喝.在一个6米多高的脚手架上,一位中年记者左手举着新闻灯,右手抑着摄像机,正在攀援而上.一位工人叫道“不要上,竹子做的脚手架.很危险”.这位记者只是微微地一笑,继续爬到5米高的位置,叫了声:“开拍!”于是,摄像机记下了几位三峡工地普通工人节日的心声,并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传达给全国观众.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六年九月,港澳地区十家报社、通讯社、电台的记者,应河南省新闻工作协会的邀请,抵河南省作为期十天的考察和访问。据统计,“弹丸之地”的香港竟有报纸六十多家,期刊四百七十多家,此外还有数家电台、电视台、新闻机关如此匝匝林立,比比密布,竞争激烈可想而知。港澳记者如何进行采访?这次,我能陪同港澳记者团来访,自然是一个了解情况的好机会。虽然我们都是初次见面,但是炎黄子孙的深情,笔墨同行的友谊,使我们一见如故,共同话题颇多。我信手将耳闻目睹到的一些情况笔录如下,也许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君子协定”与才华竞争  相似文献   

18.
“十六从军惜白发,一生未曾下战马;驰骋写军赋,至今笔生情。”老军事记者阎吾的这首自抒诗,正是他离休后的真实情怀。阎吾同志是新华社老一辈军事记者的代表,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同他共事25年了,他那种特有的热爱生活、热爱军队、热爱军事报道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八一”前夕,我来到总政干休所看望阎吾。他刚从部队采访归来,兴致勃勃地谈了在部队采访的见闻和对新时期军事报道的意见。他仍沉浸在部队和军事报道之中,继续活跃在军事记者行列里。阎吾是1983年因年高有病,卸下了新华社解放军总分社主要领导的职务,离休住进干休所的。这位在军事报道战线上奔波了40年的老军事记者,年过花甲,身体不好,总社领导和同志们都劝他好好休息,不要  相似文献   

19.
走进北京矿务局机关档案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排列整齐的档案柜和资料柜。在那墨绿色的柜内,保存着各种档案、资料一万多卷。从那码放整齐、条目清晰的卷宗中,可以看出这里的工作是那么秩序井然、有条不紊。这重重叠叠的卷宗中凝聚着一个老档案工作者的多少辛劳、智慧和心血啊!  相似文献   

20.
除夕夜,雪花飞舞。在一个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年夜饭桌旁,张建民扛着那台摄像机,向着一张张笑脸聚焦——这已是他采访的第三个吃年夜饭的家庭了。 悠悠的新年钟声响起,他这才恍惚记起,自己还没有吃年夜饭呢! 当他最后编辑好这条跨年度的新闻,新年的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