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科学的方法和理念培养出集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与美声唱法为一体的一专多能歌唱人才,对高校声乐教育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适应社会对复合型歌唱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歌唱理念,制定歌唱技能的不同训练阶段,使民族唱法在正确歌唱状态下得到巩固和提高。扩展歌唱者原有的音域,把民族唱法的技法应用到通俗歌曲的演唱中,提高歌唱者通俗歌曲演唱水平,在此基础上逐步训练美声唱法的歌唱技能和空泛而富有质感的美声音色,从而使三种唱法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歌唱人才。  相似文献   

2.
浅谈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特性及其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究竟是对立的还是统一的?我们在研究中把这三种唱法的特性及异同进行比较和剖析后,认为无论哪种唱法都要保持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邢立珂 《陕西教育》2020,(1):75-75,77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起源于不同的文化基础,是两种歌唱形式,它们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区别。因此,声乐教师要以开放的审美角度看待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笔者通过了解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含义及特点,分析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之间的共性,着重研究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为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谈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 ,在教学中有不少学生问 :“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是如何划分的 ,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其实这三种唱法是在中央电视台每两年举办一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过程中产生和流传下来的。这三种分法是否科学 ,时有争议。歌唱艺术有很多流派 ,不同流派因审美观的不同与趣味追求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在方法的运用上也不会完全一样。下面分别谈一些看法。一、美声唱法美声唱法实际是从西欧专业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发展而来的 ,从文艺复兴以后逐步形成美声唱法。当时的西方音乐更多是建立在多声部教堂音乐、复调音乐基础上 ,唱法本身脱离不了宗教音…  相似文献   

5.
徐大公 《文教资料》2011,(20):64-65
歌唱的方法随时代的要求、审美观和审美情趣的变化在演变、在发展,逐渐形成了代表当今主流的"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原生态唱法"等四大唱法。本文着重简述这四大唱法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6.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作为我国声乐界的两大主要唱法,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音乐教学的改革,对如何科学辩证的认识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联系与区别,将是我们研究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环节。因此,本文就声乐界一直研究和探讨的关于美声与民族唱法的关系为切入点,从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审美特点、歌唱表演、题材曲目几个方面进行对比,以探究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在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波 《华章》2012,(21)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是我国当代歌坛的两种重要声乐艺术流派,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与实践参考价值.本文以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相同点、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不同点为两大视角,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民族唱法是西洋美声唱法(Bel Canto)的起源,是在18世纪歌剧大发展时定格下来的.现在"美声唱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唱法盛行全球,并且影响着各地区各民族的本土唱法.而中国唱法所包含的戏曲唱法、民族唱法和曲艺唱法,是中国歌唱艺术的精华,因此我们必须在借鉴外来唱法和保持、发展本土唱法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科学的态度,将中国唱法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民族发展历史悠久,在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中国的民族唱法不断的被修改,经过多年的沉淀,我国的民族唱法逐渐有了自己的一套完善体系,但是我国的民族唱法不单单是自我发展的,而且在发展中逐渐的借鉴了外国的美声唱法,外国的美声唱法尽管只有短短的三百多年发展历史,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形成了完善的演唱技巧和理论体系,美声唱法的发展对我国的民族唱法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中强 《天中学刊》2004,19(3):123-124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二者的界定是声乐教学中一个关键问题,一定要指导学生在打好民族唱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吸收美声唱法的技巧。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态度应该是继承与发展,而对发展中的民歌演唱风格问题则成为当前民歌演唱传承中要突出解决的问题。了解中国民歌的特征下的唱腔风格,理解民歌作品的风格与歌唱声音风格的关系,培养歌唱者能演唱多风格民歌的能力.努力做到演唱风格与歌曲风格的统一,才能做到民歌演唱风格的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区域文化的孕育下,泉州地区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闽南语民歌。泉州民歌具有明显的地方区域特色,并在与闽南戏曲音乐及泉州南音相互交融中形成自己鲜明的音乐风格,成为当代闽南语音乐创作和地方音乐教育的丰富素材。文章以泉州民歌为研究对象,从民歌的体裁、音乐特点等角度对其地方区域特点及音乐风格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泗州戏戏曲音乐的草创过程为出发点,对泗州戏戏曲音乐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酝酿时期(唱门子)、萌芽时期(唱地摊)、草成时期(唱庙会)及各自特点进行梳理。唱门子时期主要是自弹自唱,既没有音乐伴奏、服装行头,更谈不上戏曲表演,音乐唱腔也只是一些民歌小调;唱地摊时期,演唱和伴奏初步分离,出现了"压花场"的表演形式和早期的一些戏曲剧目,音乐唱腔初具雏形;唱庙会时期,班社初步形成规模,有了简单的衣箱行头,表演艺术更加成熟,各种板式和音乐唱腔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4.
北朝民歌创作者主体是鲜卑族和鲜卑化了的游牧民族以及汉族和汉化了的农耕民族 ,各自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游牧民族处于强势地位 ,民歌风格粗犷豪放 ,激昂向上 ,热烈奔放 ,气势狂劲。农耕民族处于弱势地位 ,民歌风格悲慨苍凉 ,沉郁哀怨 ,委曲婉转 ,抑扬顿挫  相似文献   

15.
豫南“皮摔”东调音乐唱腔牌子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南“皮摔”由于受当地山歌、灯歌、民间小调的影响,它的唱腔音乐具有豫南乡土风味。豫南“皮摔”由于地域和方言的不同,有东调和西调之分。东调皮摔的音乐唱腔具有高亢、挺拔、旋律跳跃大的特点,它是以“唱、帮、打”三者融为一体的传统演唱形式。  相似文献   

16.
“襄阳花鼓戏”的唱腔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襄阳花鼓戏的前身是流传于襄樊地区的民歌小调和一些其他说唱艺术形式。襄阳花鼓戏有桃腔、汉腔、四平三支主腔,另外还有一百多个本地民歌、小调组成的彩腔,还有一部分是从湖北越调、梆子等吸收演变而来的杂腔等。襄阳花鼓音乐特色明显,声腔既高亢粗犷、激情热烈,又委婉细腻、明快活泼,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合唱音乐作品在演唱用声风格上存有差异,中国合唱音乐作品在演唱方法上与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亦有不同。造成这种差异与不同的深层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群众合唱、艺术合唱、民歌合唱、古曲合唱等各种类型中国合唱音乐作品在演唱用声方法上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从三明山歌的调式、调性来分析三明地区山歌的艺术特点 ,从中寻找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对三明地区山歌的复杂性、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认为该剧深受秧歌剧的影响,其创作充分借鉴秧歌剧的形式与内容,着力突出地方戏曲元素和民歌元素来塑造人物形象。可以说,没有延安秧歌运动创造出的秧歌剧就没有新歌剧《白毛女》。《白毛女》在秧歌剧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为我国民族新歌剧的创作开拓出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发展道路,为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开辟了新里程。  相似文献   

20.
客家山歌与我国其他民歌相比较 ,具有歌词通俗易懂 ,曲调音域较窄 ,使用地方方言衬词的习惯等共性 ;从客家山歌的个性看 ,歌词结构严谨 ,曲式结构平衡 ,使用装饰音 ,有细腻、婉转、优美、真挚的感情风格。客家山歌与外国民歌相比 ,存在很大的差异。客家山歌必须吸收一切民歌的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