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吸收了“无罪推定”的合理内核,确立了“疑罪从无”原则,这是我国刑事诉讼走向明、民主、法治的一个标志,然而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典型问题,本试就实施疑非从无原则的因惑,成因及司法对策略际管见。  相似文献   

2.
疑罪从无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采用的一项司法制度,我国现行法律也确认了这一原则。要切实贯彻疑罪从无原则,必须正确理解这一原则的含义,深刻认识我国实行这一原则的重大意义,分析执行不佳的原因及探究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刑事诉讼中的无效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据的认定和取舍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问题。本对有关此问题的相关观点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无效证据的观点,并对其成立的基本条件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4.
由于司法认知规则之于刑事诉讼的效益(效率),公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刑事诉讼法应确立司法认知规则,具体说来,司法认知对象应包括:众所周知的事实,自然规律及定理;已为法院确定的裁决所确认的事实,已为有效公证书所证实的事实,司法认知的证明效力方面,应采取开放态度,当有证据足以推翻时,应否定其效力,在程序设计方面,包括启动,辨明和复核三程度。  相似文献   

5.
无罪推定虽然已经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上得到体现,但笔认为,我国目前离无罪推定的实现和完善距离尚远。本试图从其立法及实践等方面存在的欠缺着手,就我国如何全面贯彻无罪推定原则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根据无罪推定原则的实施规则,剖析我国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和特点,以及司法实践的现状、不利因素和原因,由此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刑事政策是现代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一个常新论题。关于其价值,是一个值得分析的问题。而且,在现时代,在分析刑事政策价值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要对其价值取向进行考量。本文试图在分析刑事政策的价值的基础上,进而考量其价值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的证明力.也就是非法证据应否采蚋为定案依据的问题.一直是法学理论与实践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的证明力问题涉及到刑事诉讼程序两大价值基本目标——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本从非法证据的概念谈起,对中外非法证据制度理论与实践情况进行简单的评述.并对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庭前程序是指庭审的预演和排练。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赋予了庭前程序新的内涵,但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庭前程序自身存在的一些弊端也日益显现,因此有必要对之加以改革,建立符合司法实践需要公正透明的庭前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项基本刑事政策,宽严相济适用的对象与刑法性质一致,其基本立场体现了我国刑法理论由客观主义向主观主义的倾斜。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律适用,表面上是刑事法律适用的严与宽,实质上则是司法人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过程中司法良知的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法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的功能中更加注重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充分反映了该政策的价值取向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1.
“涉审”规则这里是指刑事诉讼法中涉及审判机关(人民法院)的规则.他们具体体现在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法律条文之中,共同特点就是都涉及人民法院.无论传统定性为实体法或程序法的法律部门,其规则构成中都必然内在地蕴涵着实体和程序两大规则元素,既有实体性的法律规则,亦有程序性的法律规则.探讨刑事诉讼法“涉审”的法律规则,尤其是其程序性的规则,对其予以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审判行为受到规范的程度和已经具有程序性水平的高低.从而科学地定位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其法律地位和审判效能.  相似文献   

12.
亲亲相隐原则的刑事立法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古代法律中的亲亲相隐即容隐制度存在着许多合理因素。该项制度与当代西方法治国家的通行做法是一致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刑法应当吸收这一制度,使之成为我国刑事法律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与这一原则在有罪无罪的落脚点、沉默权、疑罪从无的规定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无罪推定原则”和“沉默权制度”的发展趋势,给我国刑事诉讼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诉讼效率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孜孜以求的基本价值,是权衡严重紧缺的司法资源和空前的办案压力的现实情况后所做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司法改革中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迅速审判程序是以提高诉讼效率为突破口,加强程序性问题的人权建设的基本程序,与之相对的迅速审判权是刑事诉讼领域当中应充分肯定的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宪法权利。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刑法>在1979年<刑法>的基础上作了重要补充和修改,增设了许多新罪名,侵占罪是其中一种,属于侵犯财产罪.本文就增设侵占罪的必要性、法律特征和侵占罪与非罪、侵占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别等几个问题对侵占罪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审判公开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遵循的一项诉讼原则,也是我国在刑事司法领域制定和推行的公正审判的司法准则之一。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逐步推进,社会公众法律意识、人权意识不断增强,对审判公开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司法实践中,审判公开的落实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从刑事司法的角度,阐述了审判公开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及其内容,分析了该原则在我国的适用现状,并对该原则的落实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程序从启动到结束,是一个连续的、前后互相影响的逻辑过程。以审判为中心,可以将刑事诉讼程序划分为审前程序和审判程序两大部分。审前程序是整个诉讼程序的基础,是审判程序的准备;而审判程序是整个诉讼程序的集中,是诉讼程序的中心。这两大程序之间存在着必然的逻辑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但是,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程序中,审前程序和审判程序之间逻辑不吻合;在职权主义的审前程序之上建立的对抗制的审判程序无法达到目的的根本原因,在于审前程序与审判程序之间的错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诉法第12条规定“未经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种否定式表述只是禁止了有罪推定。而无罪推定的关键是在禁止有罪推定的基础上,进一步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无罪的法律状态。我国刑诉法的修改应与国际通行表述接轨,采用“推定为无罪”或“视为无罪”等字眼准确表述、真正确立无罪推定原则,为人权保障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的价值在于正义的实现。这种正义既表现为实体正义也表现为程序正义。前者是指刑事诉讼在实现刑事实体法规定方面所具有的有效性 ,而后者是指其本身所具有的独立于诉讼结果的善和理性  相似文献   

20.
罪刑法定原则是近现代各法治国家的基本刑事法治原则,罪刑法定的刑事法治化的要义在于罪刑法定的立法化与司法化及二者动态关系的调适。我国罪刑法定原则的刑事法治化,特别是在立法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