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落红不是无情物──林海音与她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彭燕彬一“是北平化的台湾作家?还是台湾化的北平计家?1包是文学界对老作家林海音多年来进行颇有头味的探讨课题。林海音1918年生于日本大报,祖过中国台湾挡苗栗县,原名含英.她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利焕文是优...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作者是我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书中描写的是她的童年生活,是她对北京风土人情的回顾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这本书也是林海音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城南旧事》以一个名叫英子的小女孩的视角展开叙述,分为“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章。  相似文献   

3.
刘艳 《师道》2013,(7):68-69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林海音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是她回忆自己在北京城南生活的缩影。这篇课文以骆驼队为暗线,回忆了与骆驼队相关联的四件事(学咀嚼、剪驼毛、议驼铃、问去向),从中体味童年林海音的天真、幼稚和可爱。她在40岁时回望留存在心灵深处的一隅.可见她对童年生活的无限向往。正如林海音所说“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相似文献   

4.
在台湾女作家中 ,林海音最受人们尊敬。作家个人的生活经历 ,铸就了她的超越地域的思想情怀 ,表现为始终不渝的海峡两岸情结。在她的全部文学创作中 ,以一种中国大文化的理念选择题材 ,确定作品的主题和结构支架 ,从历史背景、人物关系和情节描写等方面真实地显现我国社会的时代变迁。林海音是一位继承和发扬我国五四新文学优秀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研究林海音 ,要深入发现和拓展她的深厚的爱国民族情感  相似文献   

5.
仗义的玫瑰     
已故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在创作上非常有成就,大陆一部很经典的电影《城南旧事》就是根据她的同名小说集改编的,同时她还是一位优秀的编辑和出版人。她早年在北平编过《世界日报》,后来到台湾编《国语日报》、《联合日报·副刊》,再后来又编《文星》、《纯文学月刊》,主持纯文学出版社。作为编辑和出版人的林海音口碑极好,她最引人注目的性格就是仗义。  相似文献   

6.
林海音(1918——)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六○年出版了她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作品《城南旧事》。但她为大陆读者所熟知则要晚得多,大约是《城南旧事》在大陆搬上银幕,并荣获马尼拉第二届国际电影节金奖之后。大陆读者对林海音表现出的特别的热心,不能不说跟一种“反差”效果有关:她作为一位台湾作家,最优秀的作品却是写旧北平的生活。而且和一般写北京生活的作品相比别具特色,这其中的原委是怎样的呢? 林海音是台湾苗栗人,出生于日本大阪,幼年随父母从台湾迁北平,一住就是二十五年,直到一九四八年和丈夫、孩子一起回台湾。林海音自己说:“北平是我住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地方。读书、做事、结婚都在那儿。度过的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宫的玻璃瓦相媲,因此我的文章自然离不开北平。有人说我比北平还北平,我觉得颂扬得体,听了十分舒服。”①这样一种对于往日居住地的感情是很容易理解的,特别是怀着此种感情的人是在那里经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完成了人生中的几件“大事”。  相似文献   

7.
张蕾磊 《大学生》2014,(9):10-13
正林海音,本科时是复旦大学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2013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成为一名全职的人像摄影师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作品出现在《人物》、《ELLE》、《睿士》等期刊上。这不是一条设计好的人生道路,林海音跨界做过不少事情,她的秘诀是:努力跨向更大的平台,机遇就在身边。"到现在,我拍过最大牌的是——张曼玉。"林海音轻轻地一笑,"挺好玩的。"当时,林海音受国内某杂志所托,为专访人物张曼玉做拍摄。原本以为安排有专访,拍摄的时间会很充裕。没想到,张曼玉是应瑞士某手表厂商所邀来参加剪彩活动的,厂商请了当地的美国摄影团队。当张曼玉在一间小办公室里接受采访时,林海音一个人在一边忙着架灯光,她琢磨着在这个四壁雪白的房间里怎么能拍出好看  相似文献   

8.
<正>写散文的作家里,林海音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位。她的笔永远携带一股魔力,明知道她写的是散文,可读下来就像在看一篇扣人心弦的小说。之所以有这样的魔力,就因为林海音把“我”——也就是她自己,写活了。写作文尤其需要这种功力,因为很多题目最终考验的,就是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的经历、想法写好。重读《窃读记》,我们可以深入揣摩作家是如何把人物——或者说,如何把我们自己,给生动地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林海音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文坛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大都以自己的人生阅历为素材,书写北平和台湾的人与事,特别是她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女性身上,以女性的爱情、家庭、婚姻等生活为内容,讲述了女性命运的困苦与不幸,揭示封建伦理对她们鲜活生命的桎梏与戕害,行文中漫溢着女性的悲剧意识,表达她们要做“人”的愿望。  相似文献   

10.
<正>“你是来拉屎的吧?”一句看似粗俗却天真无邪的话语勾起了我对这个纯真小女孩英子的兴趣,走进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这本书中去探索这粗俗话语背后的真相。才发现,成人看人心和孩童看人心竟有如此大的不同。孩童看人心看得更透彻,更真实,更纯粹。她如一泓明净秋水,纯洁而甘甜,用善良与纯真凝望着成长,见证了旧事中的欢笑与悲歌。  相似文献   

11.
【紫音插话】本期我们将认识三位知名文学女性:旅美华裔著名作家聂华苓,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杏林子. 不知道看过《城南旧事》电影的同学对里面那个叫英子的小女孩有没有印象.林海音就是小英子的原型,她的《北平漫笔》充满了对儿时往事的回忆,再平常的事在她的  相似文献   

12.
作品信息     
●赵玫散文集《她说她有她的追求》问世作家赵玫的最新散文新著《她说她有她的追求》,加盟江苏文艺出版社的百合文丛,并于近日出版。该文丛选编了林海音、聂华苓、於梨华等  相似文献   

13.
王yi 《山东教育》2002,(36):37-37
幼儿园里,“看谁最聪明”“看谁最棒”“看谁最听话”之类的话,每位老师都说过,也经常用这些话来鼓励每个班上的孩子,目的是激发幼儿的上进心,促进幼儿的竞争意识,更好地学习、成长。在教学活动中,我却发现此类话存在着弊端。比如,我班有个女孩叫高绮绮。她机灵、懂事,论智商,她是个聪明的孩子,反应快;论能力,她是不管什么一学就会,真可谓心灵手巧,但在多次教学活动中,我却发现她表现得谨慎怯懦。每次一听到我说:“看谁最聪明”之类的话,她便会把高高举起的小手悄悄地放下来,而当我鼓励她时,她的小声回答却是准确无误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张爱玲这个女子,有太多的人给了她太多的评价。在我看来,她拥有着最突兀的个性,也拥有着最敏锐的艺术触觉。她在《天才梦》中说她“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而我则觉得,她同时也在用这些华美的字眼书写着她的人生,但她的人生在炫目的色彩背后,  相似文献   

15.
【"悦"读书目】《城南旧事》【作者简介】林海音,当代著名华文作家。她原籍台湾苗栗,生于日本,长于北京,成就于台湾。林海音始终深切地眷恋着她的第二故乡北京,她的小说有很多都是以北京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城南旧事》正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在今天,女人的薪酬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她的生活方式.但其生活质量却未必完全被左右。曾经令人艳羡的“万元户”已成了低收入阶层的代名词,她却可能生活得简单而快乐:年薪10万的人兴致勃勃向“中产阶级”迈进,她生活得优雅却有压力:而年薪50万的女人有了“俯视”名牌的感觉.她生活中最需要的可能已不是金钱了……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阅读》2007,(11):46-48
2001年12月1日晚,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因病逝世,享年83岁。20世纪50年代至今,林海音已出版小说、散文、儿童文学等共43部。她以自己的童年经历为蓝本创作的小说《城南旧事》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并被改编成电影,后获数项国际大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最有争议的文体目前普遍认为全文有两条线单就文本本身而言,我们可以索,从人物的角度去说,一条是把它当作散文去读。虽然这是作者“我”的活动线(这是实线,明线),的自传体小说(林海音本人曾表示指“我”参加毕业典礼的活动始末,不反对别人将其列为“自传体的小一条是爸爸的活动线(这是虚线,说”)。文中多次出现了“英子”的称暗线),指回忆爸爸的往事活动。呼(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如果从物的角度去思考,笔者子),这是作者的影子,正如鲁迅先倒认为全文是以“花”为一线贯穿生在他的许多小说中也有“迅哥始末的,把“我”和“爸爸”的活动融…  相似文献   

19.
<正>大人们总是喜欢说,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天真快乐的一段时光。我想,那只是因为成长的过程很长,所以在漫长的成长中,他们总是喜欢回忆童年。而他们回忆中的童年,已经被他们粉饰得光明幸福,而不再是它本来的样子。真正的童年,应该如林海音笔下的《城南旧事》,一路走来,有悲有喜。林海音的文笔总是那么清丽隽永,《城南旧事》更是将她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这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和《爸爸的花儿落  相似文献   

20.
<正>菜鸟问疑:老师,最近学校心理咨询室接待了一位很特别的高一女孩。她告诉我,她的脑子里有另外一个人,名叫“小道士”。这个“小道士”最开始出现在她初一时,其性别、年龄都不详,但这三年来经常会在她心情不好时出来陪她,跟她说话,安慰她,支持她,并且教她不要对周围的人和事等处处忍让。她花大量时间在日记里详细写下与“小道士”的对话,拿过来给我看的是其中一本,里面会用到“主人格”和“次人格”这样的字眼儿。这个女孩说自己非常信任这个“小道士”,这世上只有他才最懂自己,很渴望这个“小道士”能真的“分裂”出来,成为“真人”陪伴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