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善于针对学生个性心理巧妙施教,尤其在德育方面更令人赞叹,堪称为艺术大师.为培养行仁道、施德政、行礼治的“贤士”、“君子”,特别重视德育,将其摆在首位.他强调:“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施教过程中他不拘形式,务求实效,因人而异灵活机智地展现出高超的艺术风釆.弟子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之以礼.欲罢而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相似文献   

2.
荀子重“义”,更重“礼”。他既以“义”标识基本的道德价值标准 ,又以“礼”为人道之极。他通过对“义”之行为原则性的张扬和对礼之行为规范条理化的阐释将两者联结起来。义与礼 ,一则义本礼末 ,义规定礼 ;一则义行礼路 ,依礼方为义。最终 ,荀子融礼与义为一体 ,生成一崭新的范畴 :礼义—由人之社会本性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人伦规则和道德自律理性的“义”与“贵贱有等、长幼有差”基础之上的冠、婚、丧、祭诸礼仪制度规范的“礼”的有机融合。荀子以义而开拓、提升礼 ,走过了义——礼义——礼——仪这一梯次递进、由内及外的礼之范畴的衍义和构建 ,恰成儒学理论由内而外、由远及近、由抽象而具体的演进运动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3.
《三国志·谯周传》记载:谯周“研精六经,尤善书札”。“书札”应是“《书》《礼》”之误,依据是:《通志》的《谯周传》“书札”作“《书》《礼》”;从谯周作品及谯周的经学承传来看,作“尤善书札”不舍理,而作“尤善《书》《礼》”则合理;《三国志》中“礼”字多讹为“札”字;“植”字很早就已写作“礼”,而“礼”字与“札”字形近,易致二者混淆。  相似文献   

4.
一、儒家“人性”观1.孔子。儒家学派代表人之一是孔子,孔子说“:仁者,人也。”(《中儒》)“仁”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仁”就是“爱人”,他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贯穿着爱人的思想,对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孔子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孔子指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这五者即是“:恭、宽、信、敏、惠”。恭则…  相似文献   

5.
姚瑶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235+237-235,237
礼是一种美、礼是一种德、礼是一种善.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商人有商德、医生有医德、教师有师德.播音主持人更应“知书达礼”且成为遵循道德法则和道德标准的楷模.屏幕上的言谈举止所表现出来的,是播音主持人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没有内在的修养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德辉动于内,只有内心树立了德,行为才能合于理的礼.  相似文献   

6.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如果说西周以前的“礼”过多地体现了它的伦理功能,而西周以降则使“礼”更多地体现了它的政治功能。周公礼教思想的形成与实施则完成了礼的伦理化向礼的政治化的转变。因此,周公礼教思想之于中国后天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相似文献   

7.
毛主席指出:“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音乐,作为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革命的阶级和反革命的阶级都很重视。历代反动派和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都很注意抓音乐这个阶级斗争的工具,用它来为反革命的政治服务。孔丘就是把音乐作为维护和挽救奴隶制统治的工具。他提倡“礼乐”,把“礼”和“乐”联在一起,显然是要通过“乐”来完成“礼”的使命。他认为要达到“礼治”,必须从人的思想感情入手,而音乐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人的性情的手段。他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意思是说,一方面要以“礼”来控制人民、统治人民,另一方面要以“乐”来麻醉人民、欺骗人民;一面要促进奴隶主贵族内部的团结,另一面要使奴  相似文献   

8.
古文今用     
语段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雍也》 疏理 文,原指典籍。博览典籍,可以多知前言往行,这是指接受知识教育。约,束修,限制,使之不超出范围。礼,礼仪,行为规范。用礼仪、行为规范进行约束,使之合理,这是指接受生活教育。二者兼顾,就可以文质彬彬,成为有修养的高素质的人,就可以不背离正道。畔,即叛。 应用 以《“博”与“约”》为题,可以说学习应博采而约取,这里是指“博文约礼”。知识与行为规范,一则应博,一则以约,二者不可偏废。博学可以促进约礼,约礼又可以保…  相似文献   

9.
尊师和师德     
我国有尊师的优良传统.“教师”、“老师”、“师傅”等等在中华民族中,确已形成一种“美称”,引起人们的深厚景慕之情.我们常会有这种体会:岁月流逝,早日接触过的一些人物,印象大半都已模糊了,唯独自已几位老师,音容宛在,记忆犹新.论学术、事业、地位,有的教师早被他的某些学生赶过去了.但赶过自赶过,尊敬自尊敬,如果双方能够会面,当学生的照样毕恭毕敬地执“弟子礼”,不敢“平起平坐”.这是为什么?还可想想伟大的鲁迅,他年逾“不惑”,总还记起他在三味书屋的启蒙老师寿怀鉴,而寿先生无  相似文献   

10.
孔子谈学习方法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学习方法上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他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学、思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光学习而不积极思维,就会迷而不知所向;  相似文献   

1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倡导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启发”一词就由此而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呢?按照它的原义,所谓“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即学生发愤用功,一心想把知识弄懂却没有弄通的意思。而“悱”则是指“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即学生经过思考想要表达,而又讲不清楚的样子。所以从字面上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学生没有达到“愤”、“悱”状态,就不必去启发。反过来说,应该“愤”则“启”,“悱”则“发”,在学生“心愤愤”、“口悱悱”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在《论语》中“仁”和“礼”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仁”是修身的终极目标.而“礼”则概括了孔子一生的政治理想。基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礼”的形式化问题的反思.孔子提出了“援仁入礼.以礼立仁”,既从仁的高度来奠定礼的基础,又从礼的方面保证了仁的落实。在孔子认为,仁和礼,一属价值理性,一属实践理性,二者的关系是互证互释、同...  相似文献   

13.
(一) “启发”一词来自《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这话的意思是: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打开他心灵的门户,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引发他语言的弓弦。教给他一个角,而不能推知其它三个角,就不再教他了。“启”和“发”,相对成文,后来组成同义复合词“启发”。“启发”是教师和学生在  相似文献   

14.
有礼者敬人     
缪青 《江苏教育》2008,(11):7-9
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客观标准则是礼——“克己复礼为仁”。礼既表现为规范化的文明仪态,也表现为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定型的许多具体仪式。“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的仪表标志着一个人的素养.对具体礼节仪式的熟悉则可以使人在一切社交场合中都能应付自如。“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礼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恪守既定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5.
鲍跃华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95+151-95,151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于中国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他提倡“克己复礼”,坚持维护礼仪文化.本文在梳理“礼”的历史发展及内涵变化的基础上,从对礼的维护、对礼的补充、对礼的重视和对礼的实践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孔子“礼”的发展,并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孔子的礼仪文化对于当代的借鉴意义,主张辩证地对待孔子的礼仪文化,取其精华,剔其糟粕.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而不宁。”孔子也说过“不学礼,无以立。”礼仪,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是一种文化;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则是他的基本素质,表现为个人素质、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和交际能力等。  相似文献   

17.
说“问”     
学为解惑,惑则需问。韩愈去:“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我国大教育家孔子,为学习“礼”,不远千里去洛邑,请教周朝的史官老子。他的这种虚心好问、认真研究学问的学习精神,至今犹传为美谈。近闻有的老师不大欢喜学生提问,其原因大致是——一怕学生提问,节外生枝,难释其疑,会耽误教学时间,影响教学进度。要求学生局限于照搬他传授的课本知识,用记忆代替思考。倘有好问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说不定还会遭到苛责训斥。须知硬把课本知识向学生脑子里灌,不去打开学生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荀子礼论     
苟子认为,礼为“人道之极”,是做人的头等大事。礼是日常生活起居的习俗,标志着文明与进步;礼是构成社会等级的标准,用以区分人群的高低贵贱;礼具有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意义,要求人们“强本而节用”、“养备而动时”、“修道而不贰”,要求统治者“隆礼贵义”,因此礼从形成概念之日起,就成为人们正身与治世的原则。荀子对礼的本质、起源、内容与作用作了异于前人的阐释,使礼的意义超出了其前孔子的仁本。  相似文献   

19.
春秋时代,孔子尚“礼”,以“礼”闻名。他对礼的态度集中反映在记载他言行的《论语》当中。《论语》多次提及“礼”,这种“礼”是自然的,是天理,而非人为的;是率直自由的,是人情的自然流露。孔子主张“礼”生于“情”,“情”为“礼”之本,两者是统一的,缺一不可。因此,“礼”在孔子思想里具有非常深刻和丰富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论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的纪昀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载:“《论语》、《孟子》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析非汉儒所及。”   其中提到的《论语》直接继承了《诗经》的语言,更是句句凝练、言简意赅。   就以“子张问‘达’”为例。   开篇以一问句直入主题:“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而孔子也用了简单的几个词“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闻。”将儒家所推崇的“礼”说出来了。孔子并没有裸露地道一个“礼”字,只是将这个抽象的东西,用通俗的生活语言表达出来,十分符合一个师长对其学生的语言特点。试想,若孔子张口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