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他律到自律——我国道德重建的理性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道德体系重建之时,应对我国道德体系进行理性的思考,对旧道德体系的非理性约束之弊端进行深刻的剖析,对新道德体系特质给予确切把握,并由此寻求到新道德体系建构的基本目标和归向——从他律到自律.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快速发展,部分大学生出现一系列网络道德失范现象,要充分认识他律、自律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坚持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实现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3.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趋势是由“他治”到逐渐形成“自治”。他治的儿童没有道德自主性,受他人支配,而自治的儿童在道德问题上则是由自己支配自己。在他看来,儿童道德培养的关键是培养儿童的道德自治。同时他还指出,道德自治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成人良好的方式能促进儿童道德自治的形成,而一些不当方式则会阻碍儿童道德自治的培养。根据皮亚杰的这一观点,笔者认为培养儿童的道德自治关键是调动儿童的主体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我认为学生管理工作要取得长效还需向着学生内涵式自我管理,即由他律到自律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要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并逐步引导学生由他律走向自律。为此,要以道德情感为中轴,唤起自律意识;以自我管理为依托,形成自觉行为;以体验教育为载体,强化自我教育,从而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杨梅双 《辽宁教育》2013,(5X):70-71
<正>一、当代德育由他律到自律转变的应然性从现实依据来说,包含以下几点,一是基于克服他律德育的弊端。就他律德育而言,教育者一般都是单向地对学生提出道德要求的目标,理论多于感情,对一些违规犯错误的学生按照规章制度严肃处理,学生表面看起来服从或屈服了,实际上从长远看来得到的主要还是负效应,学生要不变成了"小绵羊",要不变成了"混世魔王",这样都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也使师生关系变得紧张,这种德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道德与法律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立足于当前科学不端行为所引发的道德问题与法律责任,提出了科学家的道德自律与法律他律整合的大格局,并沿着这种思路,分析了整合的依据,指明了整合的途径,即在科学道德法律化和科学研究法道德化的基础之上,打破道德与法律的界限,促使自律与他律在以人为本的价值层面获得同构.  相似文献   

8.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30年代,皮亚杰提出了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儿童道德判断的起源和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一种明显的“道德实在论”特征,造成儿童“道德实在论”的主要原因是成人的约束;“公正”观念的发展经历一个从服从到平等、从平等到公道的发展过程,造成儿童公正观念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协作等。这些蕴涵于道德发展理论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可以为改革我国传统的德育提供多方面的启示,并从变革德育观与创新道德教育方法做出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9.
一、当代德育由他律到自律转变的应然性 社会的发展,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德育工作必须改革。 一是基于克服他律德育的弊端。就他律德育而言,教育者一般是单向地对学生提出道德要求的目标,理论多于感情,对一些违规犯错误的学生按照规章制度严肃处理,学生看起来表面屈服,实际上从长远看来得到的主要还是负效应:要么变成了"小绵羊",要么变成了"混世魔王"。这样都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心理课堂中,课堂纪律松散成为心理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心理课堂纪律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学生重视程度低、课时安排加大了纪律管理难度、学科特点加大了纪律管理难度三方面。根据纪律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道德认知发展先他律后自律的原则),心理教师在管理课堂纪律时可从他律和自律两方面进行双向建构,引导学生将外在的纪律约束逐步内化为自觉行为。具体的纪律管理策略包括:与学生达成课堂约定,应用已有班纪班规加强约束,用同伴影响施加群体压力,增进学生对心理课的了解以激发兴趣,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道德教育要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并逐步引导学生由他律走向自律。为此,要以道德情感为中轴,唤起自律意识;以自我管理为依托,形成自觉行为;以体验教育为载体,强化自我教育,从而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一、当代德育由他律到自律转变的应然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德育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德育工作也必须改革。  相似文献   

13.
皮亚杰是当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理论在西方乃至世界心理学、教育学和哲学界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为当今儿童道德发展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和一套研究方法,对我们国家目前的幼儿园正在探索的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亦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个体道德意识在心理机制形成后,进入发展阶段时的自律这一环节,剖析了儿童和原始人在道德自律发展过程中“反思”的重要,论述了自律不仅是“合于法”,更是“本于法”,道德主体既用理性为自己立法,又靠意志来服从这些法则,既是立法者,又是臣民。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学术道德关乎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未来学术共同体学术规范的走向。在现实层面,政府和高校强力的政策规训凸显了学术道德教育的“他律”逻辑,对治理学术不端行为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而以自觉性、自主性和自省性为特点的“自律”逻辑建构的学术道德教育体系,从理论上解释了学术道德教育可以内隐于心外显于行。基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分析了两种逻辑在社会环境、个体认知水平、教育者行动以及学术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辩证地思考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他律和自律逻辑。认为强化道德他律,激发道德自律,让自律成为自觉,是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6.
文学理论自诞生以来的漫长时期中,从属于政治理论、伦理观念及各个时代的道德观,处于他律状态;20世纪初,随着语言论转向的出现,相应地催生了符号学以及俄国形式主义等回归文学文本的理论体系;但是近50年来,受大众文化、视觉文化等的冲击,文学逐渐式微,文学理论也不得不重回他律。这一过程就像一只钟摆,摇摆也许就是文学理论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7.
基于学生品性成长、班级高效管理和德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等需要由他律转变为自律。依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自律能力,真正实现他律变自律,应该成为小学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班规我们订”一课是他律变自律的良好教学素材,教师应该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子,拓展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内涵,真正让小学生变他律为自律。  相似文献   

18.
在幼儿园的社会教育中,规则教育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传统的规则教育中,教师往往依赖于奖励和惩罚,让幼儿被动地遵守规则,然而让幼儿仅仅依靠他律来遵从规则,其效果往往是不长久的。一旦外在压力消失,幼儿的规则行为可能就不复存在了。要想使规则教育取得切实、长远的效果,培养幼儿的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他律转化为自律,让幼儿学会自觉遵守规则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解决这一难题指明了方向。《指南》针对社会领域“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这一目标提出教育建议:“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他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这一建议启发我们,规则教育应当和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应当注重幼儿的亲身体验,提高幼儿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就此,笔者结合自己在幼儿园观察到的案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再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是理性主义伦理学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在近代欧洲反对宗教统治的过程中具有启蒙意义和历史进步性.马克思支持与宗教他律相对立的理性主义道德自律论,以反对宗教他律;但也反对把自律绝对化,反对理念主义的他律论,在辩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坚持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7~11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是自律道德发展的关键阶段。儿童自律道德的发展受到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外部环境方面,电视以图像、声音等形式传播的信息,成为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方面需要共同努力,使电视成为促进儿童自律道德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