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青岛有一所少儿排球训练中心,专门从事少儿排球的启蒙训练工作。在几年的教学中,我们首创了“玩”排球的理念,让孩子在“玩”中体味排球的乐趣,学会排球的技术。也在“玩”中不断发明新的“玩法”,如今,已“玩”出了声誉,“玩”出了成绩。“玩”的理念三年前,当青岛市南体校少儿排球训练中心成立之时,我们的目标就是在少儿中推广排球运动,没想到一下子便有百余名孩子前来报名。怎样带他们进入排球的大门?让他们认识排球,喜爱排球,学会排球?我们采用启蒙教育,带领这些7至11岁的孩子们赴烟台参观取经。爱玩的孩子们看到大大的…  相似文献   

2.
责任的魅力     
作为球迷,必然有自己心中喜爱的排球明星。我认为这些人除了必须具备过硬的技术、是队中的核心,最首要的还是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汪嘉伟、郎平作为运动员曾同队友们为祖国争得巨大荣誉,是80年代家喻户晓的排球明星。而当中国男、女排成绩下滑,排球前景出现危机的时刻,他们又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和国内无法比拟的生活环境,回国执教,这难道不是为了中国的排球事业?难道不是为了全国人民的荣誉吗?我永远不会忘记郎平从美国发回——“是祖国和中国女排这个光荣的集体培养了我,在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应尽最…  相似文献   

3.
“排球是我最大的乐趣”──访著名排球教练邓若曾“我爱排球。排球,是我一辈子最大的乐趣。”退休在家的邓若曾说。邓若曾今年59岁,搞了整整40年的排球,不久前办了退休手续。家中4口人,他和爱人蔡希秦、儿子,还有老母亲。走进邓家客厅,映入眼帘的是墙壁上呈一...  相似文献   

4.
看过电影《佐罗》的读者,大概都知道阿兰·德龙。他扮演的那位英俊潇洒、智勇双全的欧洲中世纪侠客佐罗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位轰动世界的大明星今年就要50岁了。阿兰·德龙尽管饱尝过人间的荣辱,但对体育运动一直都是喜爱和重视的。他在去年接见法国记者时就说过:“除了体育比赛节目,我几乎从来不看电视。”他还认为,法国大多数体育冠军缺乏战斗性。他们不能用顽强精神认真地进行训练。阿兰·德龙自己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也是多方面的。他喜爱骑马、狩猎、游泳、划船、滑冰、开赛车、打高尔夫球、棒球和排球,而且还是一名国际象棋的高手。他最近又在自己的住宅里扩建了游泳  相似文献   

5.
“我热爱排球,对排球的爱已经融进了我的血液和生命中。”8岁开始打排球,今年42 岁的周建安,从家中的“二娃”到球队中的“老二”、“二哥”,再到今天担起中国国家男排主教练的重任,他说:我是幸福的,我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和排球在一起,几十年来,周建安从一个青涩、性格内向、一说话就脸红的男孩儿,成长为一个头脑清醒、冷静大气、幽默乐观、敢于承担责任、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男子汉。在这几十年中,他经历了许多人也许一辈子也无法遇到的事情,人生风风雨雨,跌宕起伏,这其中有汗水、泪水、血水甚至生命。  相似文献   

6.
侠客与豆茎     
这个问题应该是这样的:喜爱NBA的孩子们最喜爱哪位球星,他们准会异口同声:沙奎尔·奥尼尔2 “我也发现自己很有小孩子缘,每次给他们签名后。他们都想在我的脑袋上吻一下。”沙奎尔打趣道,“不过,我并不太习惯。” “大鲨鱼”的确有许多讨小孩子们喜爱的招术,他拍摄的电影、举办的演唱会的绝大多数观众都是青少年。他们喜欢沙奎尔的天真、川诚与童心未泯。日后他们回忆起自己快乐的童年,一定会感觉到这个大黑胖子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2000年1月,“大鲨鱼”奥尼尔又推出了一本他自己改编的童话集《侠客与豆茎》。读者群正是…  相似文献   

7.
国内排坛上薛永业可能算不上最出名的教练,不过要论起执教资历来,他是有口皆碑的,“他们都叫我不倒翁”,薛永业所指的是他的同行们,与他并称“不倒翁”的还有八一女排的教练林榆廷。 “不倒翁”的由来,缘于数年来他俩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这原本算不得什么新鲜事,不过他们执教的这几年正值中国排球改革时期,转轨与转制的大变革下,不少球队频生变故,教练员的流动大大超过了以往。然而,不管外面如何草动风吹,这两位依然稳坐钓鱼台,“不倒翁”这个绰号也算得上是对两位教练综合能力的嘉许了。 2001年,两位“不倒翁”都创…  相似文献   

8.
漫画幽默     
因为他们从不打人 一个小男孩把他的父母告上了法院,因为他再也不想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了。严肃的法宫问他:“好了,你为什么你不想和你父亲生活在一起呢?” “因为他总是打我。”小男孩回答。 “那你为什么不想和你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呢?”法官继续问道。 “因为她也总是打我。”小男孩叫道。 “哦,是这样。”于是法官又问,“那你究竟想和谁生活在一起呢?” 小男孩立刻回答:“我想和南安普敦足球俱乐部生活在一起,因为他们一直很弱,从来不打人,总是自己挨打。”  相似文献   

9.
平平淡淡见真情──记中国男排队长、主二传周建安马丽作为中国男排的唯一“三朝元老”级运动员,周建安对排球的那份感情和对排球运动的那种执着追求,是十分令人感动的。虽然他也苦笑着自嘲“时运不济”,“胜利女神”似乎也吝啬着青睐的眼光,可我还是要写他,一位哲人...  相似文献   

10.
很早以前我就喜爱八一男排,但每年只能通过电视观看他们为数不多的几场比赛,没有对话的机会,他们也听不到我的助威声。偶然在网上看到八一男排联赛主场设在大石桥的消息,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连读三遍才确信这是真的。 营口皇辽宁体育强市,盖州又是排球之乡,从这里走出过排球名将王丽娜、王海川、刘亚男等等,可承办排球赛事还是头一回。我真感谢大石桥的领导人借排球联赛宣传包装镁都真有远见卓识,而且还选中了极有影响力的八一男排。这对我们球迷来说更是大快人心的喜事。 正月初三,八一队就来到了这里。蕾到一个个崇拜的球星…  相似文献   

11.
排球作为“三大球”之一,它的赛制改革在我国的三大球里是最晚的,因此它在“换个思路闯市场”的同时,可以借鉴发展得相当火爆的足球、篮球联赛的经验之一──聘请外援。外援作为赛制改革中一个相当时髦的名词,至今还不曾在我们的排球联赛中发现一位,但就我个人意见而言,我认为国内的排球联赛应当适当地引进外援。外援,就这两个字解释,实际上就是来自国外的援助,既然他来自外国,所以他所接受的排球思想、训练方式必然不尽与国内相同,而每个人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水平,因此,外援的到来,对于加强中国排球与各国接触、了解、交流…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19日,国际排坛著名的活动家马启伟先生在北京溘然长逝,噩耗传来在中国排球界和国际排联引起震动,一批知名人士或撰文寄托深切的哀思,或唁电表示沉痛的悼念。他们高度评价马启伟先生对中国和世界排球作出卓有成效的杰出贡献,深切地怀念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长者。马启伟先生曾任中国排协副主席、荣誉委员和国际排联规则委员会主席。半个世纪以来,他潜心从事体育教学,特别是排球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我国和世界的排球事业,功绩卓著,影响深远。在惊悉马启伟先生病故后,国际排联第一执行副主席、亚排联主席魏纪中先生立刻…  相似文献   

13.
排球故事     
我是一个喜爱运动的人,尤其喜爱那些一网之隔的体育项目:乒乓球、羽毛球,自然还有排球,都极喜欢,且水平不俗。可以证明“水平不俗”的具体事例:乒乓球得过一个炮兵团的冠军,这虽是二十多年前的战绩,近况却也不坏,在今年春节举行的中国作协机关乒乓球比赛中,我力战群雄,再次获得了男单冠军,现在奖杯赫然放在我的办公室,能证明我二十年前战果不虚。乒乓球水平,仅只是“县团级”,感觉再好也不行,相反倒是另外两项:羽毛球与排球,都充当过一个步兵师的代表队成员——“地师级”水平,还过得去。二十年前一个步兵师,且是驻扎在…  相似文献   

14.
首先要申明的是,本文题目中提到的“自由人”与排球新规则中的穿着特殊服装上场的那个“自由人”,完全两码事。这里所说的“自由人”,是迄今为止,中国排坛第一个组织关系放在人才交流中心,靠“打球”为生的职业运动员沈大伟。第一次听说沈大伟的事,是从当时的国家体委排球处处长高沈阳那里。印象很深的是,这是个过去因为对排球的前途失望离开球场,排球改革后,又在排球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实现了自身的价值的小伙子。毫无疑问,这是个很有典型意义的采访对象,于是,我开始观察他,慢慢地接近他,并利用’97-98全国联赛结束后,他…  相似文献   

15.
我是天津商学院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没有丝毫运动“细胞”,受姥姥的影响十分喜爱观看排球比赛,崇拜排球明星。但从没想到我在球场上幸运地遇到了两位影响我人生的教练员,一位是四川女排的胡进指导,另一位是中国女排的陈忠和指导。尽管他们都是誉满中外的著名教练,却是那样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循循善诱。与他们交谈,如沐春风。  相似文献   

16.
陆毅说,自己和排球有缘;和排球有缘,所以也和卢卫中有缘。和排球有缘是因为自己从小也是看着女排五连冠长大的,“后来北京有个明星排球队,经常会去大学里跟大学生队打球。我是其中的积极分子之一吧。”因为喜欢排球,加上机缘巧合,陆毅成了排球联赛的形象大使,于是又和卢卫中结缘。“他是个特别爽快的人,打球的时候也很帅,所以我们就成了好朋  相似文献   

17.
这位韩国国手以他的左手而著名,人称”金左手”坐在他的身边,我特意观察了他的双手,是标准的排球运动员的手型 手指修长,骨节稍微凸显。“让我看看你的左手和右手有没有区别?””他大笑起来。“怎么可能有分别呢?都是五根手指呀!” 但是到了排球场上,这两支看似完全相同的手立即分出了高下,那只著名的左手在他每一次腾空之后发力 常能将球扣到对手触之不及的地方。 属虎的人不服输 “与其说是我的手与众不同,不如说是我的性格让我获得了成劝。”大号谓金世镇的他笑着解答记者的疑问,“凡是我下了决心要达到的目标。我会不惜一切…  相似文献   

18.
林榆廷是八一女排的主教练,他和江苏男排的主教练薜永业并称为我国排坛的“不倒翁”,因为他们自举行主客场制的全国排球联赛以来,不管风吹草动,一直在主教练的位置上稳坐钓鱼台,且都率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不过林榆廷本人对这种说法并不苟同,他说,在惧乐部队中,担任主教练一职最长的应是南京部队的唐磊军,他才是真正的“不倒翁”。另一方面,教练员和队员一样,更新交替和上下反复都是很正常的。相反,如果真成了“不倒翁”,那倒有些不正常了。 林榆廷出生于大名鼎鼎的“排球之乡”海南文昌市,那里有着浓厚的排球氛围。受这种环…  相似文献   

19.
排球运动的历史虽然很短,但排球比赛的激烈程度日益加强,喜爱排球运动的人越来越多。特别在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亦比较迅速.技术水平也提高得很快,中国女排曾连续五次获得世界冠军的佳绩,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排球热”;排球运动已经成为我国人民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20.
孙建顺 《体育教学》2011,31(5):74-75
排球是学生比较喜爱的体育项目,但对技术动作的反复练习和掌握,学生们常常感到枯燥和困难。排球讲究技术,没有技术就难以配合和比赛。如果教师“死讲”,学生“死练”排球中的基本技术,就会让排球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对排球的学习兴趣。在近几年的体育教学中,我运用了一些娱乐性、对抗性较强的游戏进行辅助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