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天,我去某文化单位参加一个活动,竟然发现了两个错别字。一个出现在大楼门口挂着的一块牌子上:“XX市4421工程蓝球基地”,“篮”错成了“蓝”。另一个出现在会议室的墙壁挂着的宣传报上,那里有一句陶行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的话,但这里把陶行知写成“陶行之”,让人哭笑不得!我想:一个“文化单位”...  相似文献   

2.
《湖南教育》已由原来的半月刊改为旬刊,我们作为刊物的忠实读者,怀着一种新鲜感认真拜读了每期刊物。在仔细阅读中,我们竟然发现几处不该出现的错别字。现作善意的指出,以求共勉。  相似文献   

3.
告别错别字     
《小学生》2008,(1):26-26
  相似文献   

4.
古老美好的汉字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写好用好汉字是对国人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但是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网络的流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写错读错用错汉字的现象日趋严重,如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将对汉字今后的继续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体会和广泛的社会调查,对错别字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整理和归纳,认为错别字的产生主要有八个方向的原因大家只要找准类型并对症下药,就能从源头上减少甚至杜绝错别字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我从事聋校语文教学近二十年,常常看到聋生在作业中出现一些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错别字.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做了一些努力,但是收效并不理想.为解决这个令我感到头痛和棘手的问题,我作了"关于聋生出现错别字的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6.
刘日芳  刘日杰 《文教资料》2008,(21):136-137
错别字问题,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阐述了纠正错别字的意义、错别字问题的成因及纠正错别字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8.
黄梁(粱)美梦[病例]“卢生做‘黄梁美梦’的遗迹,经他题写碑记,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四方来客。”[诊断]音同形似致误。梁、粱,读音均为liang。“粱”为房屋构件,故从木;“粱”为谷子统称,去壳后为小米,故从米。“黄粱美梦”典出唐人传奇《枕中记》:有个叫卢生的旅客,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可待他一觉醒来,店主人蒸的小米饭还未熟呢。“黄粱”即小米。人们常用这则成语来比喻不切实际的幻想。毛泽东  相似文献   

9.
早上,我的头突然变得重重的,脚下也好似踩着棉花一样,整个人轻飘飘的。走到校园门口,我差点吓晕过去。只见门口挂着一块明晃晃的牌子——“错别字监狱”。  相似文献   

10.
小议错别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进行交流和传播思想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符号。汉字是由形音义组成的方块字,汉字的造字方法独特而复杂,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和认知的仿点,在语言文字中是罕见的,即见形能知音义,闻音而知形义,表义而知形音。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课堂上出现的错别字主要表现为读错音、写错形和同音多体字的错用。造成错别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教师个人的人文修养不够,语文基础较差。减少或消灭错别字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错别字的危害性.常查字典.争取把错别字赶出大学课堂。  相似文献   

12.
金韩 《现代语文》2001,(10):28-28
  相似文献   

13.
错别字辨析     
王群 《新疆教育》2001,(10):36-36
  相似文献   

14.
我与错别字     
一年级时,我识字还不多,错别字连篇,闹出不少笑话,现在说起来仍让大家禁不住大笑。  相似文献   

15.
为了表彰错别字小侦探们连日来顶着酷暑辛勤工作,今天我们要为小侦探们搜寻到的错别字一一颁奖。仔细看看,你找到的错别字也在获奖名单里吗?  相似文献   

16.
滕朝阳 《教育》2008,(4):21-21
时下,人们对触目皆是的错别字现象已见惯不惊。在一些人心中,错别字是没有分量的,所以不妨继续错下去:而对于今年参加高考的学子,错别字却有着决定他们命运的重量。  相似文献   

17.
北宋时,有两个自以为是的秀才在一庙门下避雨,见庙门上有“文庙”二字,一个吟成“文朝”,一个念为“丈庙”,两人争论不休。这时路过一僧人,一个秀才说:“我们别争了,让化齐的和尚来评是非。”另一个说:“和尚哪能分对错,还是把字描下来,去请教大学士苏东皮吧!”和尚闻言,不禁失笑,遂口占一绝:  相似文献   

18.
错别字自述     
1月2日 我是大名鼎鼎的错别字大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找出潜伏在我们身边的错别字,就是错别字小侦探们最重要的使命,还等什么,快行动起来吧,让错别字无处藏身!  相似文献   

20.
一人不甚识字,至江心寺,见壁间写江心赋一篇,急走出曰:“江心贼在此,不可惹他。”寺僧留之曰:“此是赋,不是贼。”其人摇头曰:“你虽说是富,我看他终是有些贼形。” ——《解愠编》卷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