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州桥》这篇说明文,通过介绍赵州桥的特点,赞美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弄清赵州桥的特点;认真阅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观察插图,结合课文,弄清特点。引导学生观察:1.这座桥外形象什么?  相似文献   

2.
《乌鸦喝水》(六年制第二册9课)这篇看图学文讲的是一只乌鸦动脑筋想办法喝着水的故事。乌鸦开始为什么喝不着水,后来是怎样喝着水的,这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呢?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要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掌握重点,突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练习中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能说出文中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认识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并感受到“鸟的天堂”的静态美、动态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热爱美的感情.4.背诵课文片断.  相似文献   

4.
辛超 《职教论坛》2000,(1):40-40
实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依法建设教师队伍,增强学校办学活力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对任何一个环节考虑不细都会影响改革的全局。实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注意抓关键环节,坚持抓改革的重点,突破改革的难点,攻克利益的关注点,加快改革进程,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1.抓住教师聘任这一重点,全面考核、层层聘任。我们坚持“三个原则”,即择优聘任原则、公开性原则(公开政策、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聘任结果)和双向选择原则,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二级聘任。首先是聘任学校中层干部。1995年…  相似文献   

5.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完全定位部分定位》教学记□河南余英英〔案例〕复习上节课中与本课有关的问题之后,开始讲授新课。详细介绍六点定位原理的几种情况。一、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它在夹具中只有唯一的位置,这种定位称为完全定位。例1.图8.5定...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常发现教学中有一种贪多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结果教师教得吃力 ,学生学得吃力 ,最后教学质量还是上不去。症结何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教学中没有把握住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呢?1 在备课上下功夫 ,熟悉教材 ,理清整册教材知识点 ,找出每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只有备课备在点子上 ,把握住教材之重点和难点 ,才能在教学中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比如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 ,试商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要精心设计例题 ,才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在第一课时 ,教师通…  相似文献   

7.
朱杰  黄诗树 《山东教育》2000,(28):27-27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着力写出了西沙群岛景色之优美,物产之丰富,表现了西沙群岛之可爱。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在理解课文词句的基础上读懂每个自然段是本文的训练重点,亦是难点。据文章特点,围绕重点,球形扩展,突破难点,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开宗明义,感悟重点   1.审题入手,初探重点   出示课题后,可提问:通过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待学生分散讨论各抒己见后,可梳理归纳出:本文要写西沙群岛,那里的…  相似文献   

8.
“字母能表示什么”这一节的内容看起来简单,可是教起来却很有难度,很多同学一直到下课仍然不明白“字母表示数”到底是怎么回事,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没有突破。虽也有同行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与做法,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在这里我谈谈我的看法与做法,与大家一起探讨。教材一开始就是一个问题情境串:……按图中方式用火柴棒搭正方形:(1)搭1个正方形需要______根火柴棒?(2)搭2个正方形需要______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______火柴棒?(3)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4)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5)如果用x表示所搭正方形…  相似文献   

9.
小学文语第八册讲读课文《鸟的天堂》,是一篇构思巧妙,文笔曲折,语言优美生动的记叔文。认真帮助学生学好这篇文章,既可以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也可让他们的心灵受到美的陶冶。文章记述了在头天的傍晚和第二日清晨前后两度经过“鸟的天堂”所见的实情实景。第一次见到榕树,写了“鸟的天堂”的静态;第二次目睹百乌的欢腾,写了“鸟的天堂”的动态。静态与动态,珠联璧合,完美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思想。讲授这篇课文,先要明确目的要求,掌握重点。在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方面,联系后面的“读写例话”,可以确定讲读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懂得记叙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学习这种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对四年级学生应当加强篇章结构的教学。要引导学生研究前后两大部分以及各个自然段之间的逻辑联系。文章的语言优美,  相似文献   

10.
著名作家巴金的散文《鸟的天堂》以细腻的描写,活泼的语调,先抑后扬的手法,展现了“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色。教学这篇课文,我注意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配乐朗读,激趣入情 音乐可以烘托气氛,创设意境。初读课文,我采用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轻音乐,配以有感情的朗读,一下就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优美意境中。当读到描绘大榕树一段时,音乐悠扬旷远,似乎能听到树上翠绿的叶子被风轻拂  相似文献   

11.
师: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是我们成都人的老乡.他已于2005年离开了我们.生前,他曾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巴金先生写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2.
[教学要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读懂大榕树的大和生命力强的特点,感受大榕树的美丽。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品读语言,体会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读懂课题1.课件出示:我国文学巨匠巴金曾说“: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  相似文献   

13.
师: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是我们成都人的老乡,他已于2005年离开了我们。生前,他曾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巴金先生写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一篇文章。(指黑板上的课题,生齐读:鸟的天堂。)  相似文献   

14.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的一篇课文,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早年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文笔细腻,生动感人,真实地勾画了乌的天堂的优美景色,读来感人至深,令人心驰神往,不愧是名家名篇。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  相似文献   

16.
《鸟的天堂》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是著名的作家巴金。课文记叙了巴金在一九三三年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景色。所谓“鸟的天堂”是一棵古老而巨大的榕树,它生长在广东省新会县天马河河心,枝叶繁茂,有十多亩地的范围。在这棵榕树上,住着无数鸟雀。一到早晨,成群的鸟在榕树周围飞翔,景象十分壮观。巴金目睹了这一奇特的当地名胜,就以“鸟的天堂”  相似文献   

17.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 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做巢、树梢、应接不暇。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3.默读课文 ,理解内容 ,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 ,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4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教学重点 :1.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发表自己的见解 ,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感受。2 .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 ,积累、运用语言。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引题 ,板书…  相似文献   

18.
师 :我们已学过了《鸟的天堂》的第一段 ,作者和他的朋友们荡舟前进 ,沿途观赏到美丽的霞光水色 ,仿佛进入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鸟的天堂”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请大家看录像。(学生看录像 )师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大榕树的 ?生 :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大榕树。师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个顺序 ?生 :“河面变窄了”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等语句显示出这一顺序。师 :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了大榕树 ,这棵大榕树有什么特点呢 ?请看投影。生 :有大而且美的特点。师 :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大榕树的“大…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 :巴金写《鸟的天堂》于 1 933年 6月 ,和这一时期的许多散文一起收入《旅途随笔》中。文章写了一株罕见的大榕树 ,由于它那茁壮旺盛的生命力 ,给人印象深刻 ,在上面憩憩的群鸟也和它一起得到农民的保护 ,因此成了“鸟的天堂”。我们透过作者对那株树的生命力的赞美 ,对于生活在这“天堂”中的鸟儿的描绘 ,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 ,对生命 ,对自由的热爱。作者是语言大师 ,他的语言是以流畅自然、富有热情见长的 ,没有华丽的词藻 ,不见雕琢的痕迹 ,而笔锋常带热情 ,十分亲切动人。文章在写傍晚郊游第一次见到榕树时 ,很注意用词的…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本文是该单元的一篇重点讲读课文。它真实而生动地记叙了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展现了“鸟的天堂”的秀美,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热爱之情。作者通过对大榕树的静态(第二段)和鸟的动态(第三段)的对比描写,寓情于景,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景美情浓的风情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弄清课文的静景和动景,学习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教学目的1、体会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色,领会作者对祖国锦绣山河的赞美和热爱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