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姓氏的来源浩繁庞杂,既有一姓多源,又有几姓同源,还存在历史进程中发生变化者。据考证,目前中华民族的姓氏用汉字记录的有11969个。在这敷以万计的姓氏中,对其分析、归类,可将得姓受氏的情况大致分为以田为氏、以邑为氏、以居住地为氏、以官为氏等十几种。  相似文献   

2.
姓氏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代表自身和家族的符号。在姓氏大国中国,见于文献的姓氏有5662个,可谓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其中最为奇特的是,“姓”和“氏”这两个字本身也各为姓氏。对于“姓”姓,清朝张澍《姓氏寻源》:“其人本无姓氏,因即以姓为姓。又或蔡公孙姓、射姓、丁姓之后,以名为氏。”南朝宋朝何承天  相似文献   

3.
若说姓名也有贵贱之分,恐怕不少人要嗤之以鼻,但事实毕竟不会屈于偏见。姓氏与人名的贵贱之分不仅确实存在,而且渊远流长。畸形的封建社会定然有其畸形的产儿,以贵贱论姓名只不过是封建宗法制度的小折射。南宋史学家郑樵有《通志·氏族略》云:“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今南方诸蛮此道犹存。古之诸侯,诅辞多曰:坠命之氏。陪其国家以明亡氏,则与夺爵失国同,可知其贱也。”这段话明白地告诉后人姓氏形成之初,其主要目的就是“明贵贱”和“别婚姻”。上古三代“贵者有氏”,只有贵族才有…  相似文献   

4.
姓氏文化源远流长,体现着中国人寻根问祖的传统思想。《广韵》除具有重要的音韵学价值外,还蕴涵着深厚的姓氏文化,其中关于姓氏的记录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由于政治需要以及受研究风尚的影响,《广韵》保留了大量的姓氏资料。绝大部分姓氏用字依循基本释义、姓氏释义、注音的体例加注,方便借助数据库技术进行处理。经整理发现,《广韵》中记载的姓氏源流主要分为因地为氏、因名为氏、因事为氏、因职官为氏、因政改氏五类。  相似文献   

5.
英语姓氏数以万计,有些构词颇为奇特,如一姓中竟有二个大写字母,有的还带省略号。其实,英语姓氏虽数量浩瀚,究其来源可概括为四类:祖名、地名、职业、浑名和绰号。本文专对源自祖名的姓氏进行分析研究,特别对patronymics(由祖名加前缀或后缀而成的姓氏)作详细的叙述,指出其历史根源和衍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于说按姓氏笔画为准之类的话了,在大多数人心里,姓氏是一回事。其实,在古代,姓和氏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姓氏的起源很早。许慎  相似文献   

7.
姓氏的发展源远流长,姓氏文化蕴籍丰厚,是中国古代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姓氏的发端一是表明身份、地位;二是区别婚姻.自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形式多样的赐姓制度,使中国的姓氏不断增加.秦汉之际,姓与氏开始混为一谈,以氏代姓普遍出现,姓氏逐步稳定成现有的体制.中国姓氏多达6362个,但大姓比较集中,<百家姓>收录468个姓氏可以涵盖全国人口90%左右.  相似文献   

8.
北宋初年有一本影响深广的蒙学读物《百家姓》,收录了四百三十八个姓,后来的增补本增加到五百零六个。但这并非汉姓的全部。在这之前,唐林宝的《元和姓纂》收录的姓就有一千四百多个;在这之后,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里所收的姓更增至二千六百多个;而现在一般认为的汉姓有三千多个,也有认为五千多个,甚至有认为汉姓已达一万多的。然而实际上真正的汉姓是很少的,不过几十个,大部分姓原先都是氏。姓和氏现在已连用为双音节词,氏的意义已经虚化,姓氏就是姓。但若从姓氏发展的历史看,现在所说的“姓氏”,大部分应该是氏而不是姓。在上古。姓和氏是两个单音节词,姓是姓,氏是氏,不能含混。中国社会在秦汉以前是一个既有姓又有氏的社会,两者的区分相当严格。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中国人口信息系统的一项统计分析,去年中国最常见的姓氏是王姓和李姓,各有1亿多人使用。根据中国公安部公布的报告,排在前十位的姓氏还有张、刘、陈、杨、黄、赵、吴、周。据中国媒体China.org.cn网的报道,去年中国大陆在使用的姓氏共有6150个,其中有23个姓氏的使用者超过1000万。报告还指出,在中国14亿人口中,近85%的人使用的是《百家姓》中列出的传统姓氏。这  相似文献   

10.
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第12题如下: 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相似文献   

11.
姓氏制度是属于文化史的范畴,姓氏制度如何,往往牵涉或影响到当时社会上各个方面的面貌或形态,诸如政治制度、社会结构、血缘组织等方面的因革、变化,以及民族融合、婚姻习俗、社会思想等,无不与之有密切联系.因之,历代学者很早就对姓氏制度给以足够的重视和研究.他们的著作,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莫如成书于战国晚期的《世本》之《氏姓篇》,继之则有东汉时期班固所撰《白虎通·姓名篇》,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东汉末年应劭的《风俗通义》也有专论.  相似文献   

12.
英美人的姓和名是两个虽有关联,却又完全不同的问题。本文专门讨论一下英语姓氏的起源及含义,以就教于方家。 一、英语姓氏始于何时 古代英伦三岛的居民,无论是凯尔特人,日尔曼族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裘特人,还是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均有名无姓。这与古代中国人先有姓,继而有氏,最后才有名恰恰相反。前者虽不无家族的观念,但缺乏姓氏这一坚韧可靠的纽带。如公元827年统一英格兰七国的西撒克斯国王埃格伯特(Egbert,802—839),英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国王艾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871—899)便只有名,没有姓。事实上,自艾尔弗雷德大帝讫威廉一世征服英国止,英国的15位撒克斯国王尽皆如此。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英国人的家族观念自古以来就没有中国人那样浓强,那样高于自我,高于一切。  相似文献   

13.
9月姓氏 马     
《中文自修》2012,(9):64
马ma:历史:中国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五十二位,在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4位。马姓有几处来源:出处一由"马服"氏改变而来;出处二即从《姓氏考略》记载,西域古有"马"姓,后西域有姓"马"者入内地,即以"马"为姓。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之际的姓氏合流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为姓氏结构的变化,即姓氏结构由原来的多有制(姓、氏两级或者姓、大宗氏、小宗氏三级)转变为只有变化以后的新姓一级;其二为姓氏应用规则的变化,即在新姓氏制度下,无论男子、女子,其个人的称谓都以“新姓+名”的形式出现,不再有男女两在性氏应用规则上的区分。  相似文献   

15.
明代丽江纳西族地区受木氏土司统治。木氏土司为了强化其统治,在姓氏上采取“官姓木,民姓和”的政策,强迫外来移民改姓为和,以期形成“四郡齐民一姓和”的理想图景。但受明朝中央政策、特殊的民族文化、周边区域文化等多元因素的影响,有明一代的丽江纳西族姓氏并未形成只有和、木二姓的情况,而是出现了和、木二姓与传统民族姓氏、外来移民杂姓并存的文化交融共生现象。从地方性视角考察民族姓氏演变过程,有益于科学辩证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们一说到姓和氏,大家都觉得是一回事。所渭“张氏”、“李氏”,换言之即“姓张的”、“姓李的”。但在先秦时代,一般平民是没有姓氏的,奴隶更没有姓氏,有的连名也没有,而且姓和氏是有区别的。中国姓氏的产生,大概可远溯到原始社会。姓从女生,该是母系氏族时代的产物,同一姓代表有共同的血缘关系。《说文》释“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这表示姓是同一母亲所生育的后代。所以,古帝王其姓多  相似文献   

17.
左、右二字都可以用作姓氏。1985年第6期《文史知识》在《尊左与尊右的源与流》一文中,曾有“中国姓氏有‘左’而无‘右’”的说法,但实际上我国用“右”字作姓氏的,比用“左”字的还要多。例如:①右汉有右公弼,宋有右嘉祥(见《万姓统谱》)。②右公卫右公子之职,后以官为右公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③右尹楚公子辛为右尹,子孙氏焉  相似文献   

18.
谱牒学概述     
谱牒是记录以家族或宗族的世系为中心内容的表册书籍,其体例大体仿效史书。它最初渊源于氏族社会按姓氏计算世系之中,正式产生则与宗法制度有关,在封建社会得到了发展,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工具。谱牒在今天有其重要的文献价值,对历史、社会、民族等学科的研究有一定作用。应用谱牒时要谨防假冒,注意修纂年代,运用版本学、校勘学等方面的知识鉴别真伪,考订谬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姓氏诸多 ,它的形成原因及类型极为复杂 ,这就造成了姓氏的发展演变情况也相当复杂 ;但是经深入探敲 ,认真比较古今姓氏的发展状况 ,就可以发现有一个大致的趋势 ,那就是渐渐的朝简单明了的方向发展。在这里着重从其演化方式、原因等方面来分析。首先从姓氏的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复音姓氏的单音化趋势。在古代尤其是南北朝以前 ,中国姓氏中的复音姓氏为数不少 ,甚至达一半以上 ,但现在复音姓氏已寥寥无几 ,这就证明了中国姓氏是逐渐由复音向单音转化的。汉族的复音姓氏大部分产生于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从整个姓氏发展史来看 ,复音姓氏的…  相似文献   

20.
古人改姓     
俗话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中国人非常重视姓氏,一般是不会改姓的。但事情总有例外,历史上真的就有一些人改姓。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刻意回避。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触犯尊长的名讳是绝对不允许的。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