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课改教学研究的深入,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发生了许多改变,焕发出人文气息,冷面孔少了,简单、粗暴、挖苦,甚至随意谩骂就更少了。但也存在着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评价的语言机械单调。“很好!”、“你真棒!”、“真精彩!”……每个学生的回答都是这样的评价,到底好在哪、棒在哪,学生也弄不明白。二是教师的评价只是简单地重复学生的回答,多余而无效,挤占了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三是对学生的答案轻率下结论。四是激励手段单一、过频过滥。  相似文献   

2.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是我们教师非常熟悉的一句话。意思是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我们通常用来教育自满或自卑的学生。说来奇怪,这句简单的话,竟然时不时被说成“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有时在老师的随笔或论文中也能发现这样的错误。因之我特意在教师会上讲过这件事,提醒教师理解之后再运用,免得说反了闹笑话。可生活中硬是有“哪壶不开提哪壶”的事,这不,X老师又在课堂上把这句话说错了。  相似文献   

3.
认真反思语文教育教学的现状,确实存在着严重的“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不良现象,使语文成了一种复制的活动。前国家教委主任柳斌曾说过:评价不改革,课改就要前功尽弃!我们认为,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是进行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而构建多元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传统美术课堂教学结构一般以“三段式”——教师讲授、学生练习、讲评作品为多见。在表现形式上经常体现为:绘画方面以线描、蜡笔画、蜡笔水彩相结合、中国画等形式为主;工艺方面以图案设计、手工等为主;而在欣赏方面几乎无“物质”方面的反映。而且传统美术课堂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运用同一形式去表现主题,有时由于时间关系等原因教师就省去“作品评价”环节,或者只简单地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施海英 《云南教育》2005,(16):23-23
案例一:课堂上,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说得真好!表扬他!”其余学生就翘起大拇指,面对这位同学喊上一句:“嗨,嗨,你真棒!”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6.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每次听课,课堂上最多的评价语就是“对!”“错了!”“注意听讲”等,有时教师生气了也会来上几句“真不动脑子,乱回答!”“这么简单都不会?刚才讲时你去哪了?”……如此一来,答  相似文献   

7.
小学科学评价改革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难以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尤其是“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紧迫、越来越严峻的话题,甚至成为制约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瓶颈“。 许多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对此做出了艰苦的探索,但放眼基层学校。现状不富乐观。由于教育观念滞后、教学管理不到位和严重缺乏专职教师等因素,许多学校的小学科学学生评价处于“走到哪算哪”的“无政府”状态。有些地方的教研部门迫于无奈,苦苦要求教育行政部门把科学课列为考试科目.期终进行“统考”,因为不采取这样的手段,就极可能出现部分学校课程总表中挂有“科学”的标牌。而课时被其他学科挤占的现象。有些学校关注了学生评价。但往往评价指标单一,过于关注学生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或评价方法单调,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对其他考查方式和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有些学校依据现代评价理论,制定了系统的评价方案,但一个教师面对几百个学生时。评价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又成了问题……这些问题都导致学生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地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地发挥。 困此.我们应当努力探索并建立小学科学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使学生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要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有鉴于此,我们策划了本期有关小学科学学生评价的主题,以期引起大家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索。[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随着绿色课堂的不断完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教师的“冷面孔”少了,“好!”“不错!”“真棒!”等鼓励性的语言迅速“升温”。有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仅限于知识层面上的对与错;有的教师简单地重复学生的回答,挤占了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有的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则采取了简单的否定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仅限于对或错。从而弱化了教师评价的功能。绿色课堂在“课程评价”方面,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一节教学生写数字的课上,当教师写完“5”这个数字让学生评价时,学生大声地说:“不好!”教师没有表现出丝毫不快,随即请学生指出哪里不好。学生天真而又直率地提出了各种意见。有的说:“老师将横笔写长了。”有的说:“老师写下面的竖弯时,转弯的地方不圆。”任课老师虚心地接受了学生的意见认真重写了一次。  相似文献   

10.
沈丹 《广西教育》2013,(45):69-69
课堂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课堂评价中,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及时、客观地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出的定性评价。但是在当今课堂,有两种不太正常的评价现象:一种是一味地表扬鼓励,即使是非常一般性的回答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也来个“你真棒”;再一种就是忽视课堂评价,对学生好和不好的表现统统视而不见。这样的评价手段都是不可取的。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数学课堂评价作出一些简单的思考,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1.
当前,广大一线教师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到底什么样的课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怎样教学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不少老教师说:“我们教了大半辈子书,现在却连什么叫好课也搞不清了,有时真不知如何是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学评价工作跟不上教育发展的形势。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评价研究,我们采用座谈会和问卷的方式,对北京9个区县的部分中小学教研员、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各科一线教师进行了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共收回问卷146份(其中教研员和教学管理人员填写的为56份,一线教师填写的为90份)。  相似文献   

12.
王茜 《湖南教育》2002,(3):38-38
改革传统评价方式。首先应注重对每一个学生的实践给予个性化的评价,摒弃传统的“等级制”和“百分制”的评价。我对学生的评价经常是这样的:“我比较欣赏你的色彩”,“你挺有创意”,“比上次更棒了”,“如果再精致点会更好”,“你似乎还没完全理解我讲的透视,能和我谈谈你对透视的看法吗”。虽然,这样做的确使我的工作量升级,可这种建立在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期待。“皮格马利翁”的心理效应在这种评价方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有时,我也采取面批的形式对每一个学生的作业进…  相似文献   

13.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应当把知识的评价作为某种孤立的东西从教育过程中分离出来,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在相互信任和怀有善意的基础上时.评价才能成为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因此.在怎样评价学生美术学习上,要改变过去内容肤浅,标准单一的评价方式.树立新课程环境下的评价观,坚持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发展性、情感性和过程性.  相似文献   

14.
一位西方教育哲学家曾经说过:“改革未必带来进步.但是,进步终究需要变革!”目前,我国的课程改革已经进人一个重要时期。这是一场哥白尼式的变革。课程目标,从一味追求“行为目标”到重视实现“体验目标”;教科书.从有利于教师教的“教材”到有利于学生学的“学材”;课程评价,从有只重视结果的“量化评价”到也重视过程的“质性评价”……与此同时,在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课程实施中,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评价是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的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 ,不少教师忽视了评价的“催化剂”的作用 ,往往草率评价。主要表现在 :1、简单否定。只要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标准答案不相吻合 ,教师便以“不对”、“错了”予以否定 ,极少思考学生发言中的合理部分 ,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那么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在哪里呢?首先是社会原因,其核心是传统的劳动人事制度;其次是教育体制的原因,其核心是考试制度与学校、教师评价制度.中学数学教学尤其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主要表现在哪?教师是否负有责任?负有怎样的责任?本人认为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其一是“无节制的扩展知识面”,其二是“施教不因材”.可用四个字来概括——机械重复.  相似文献   

17.
“放”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体验,去讨论,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教师“放”的技巧、水平,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但是,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营造宽松民主学习氛围,他们只“放”不“收”,步入“放”的误区——“放”之不当,有“放”无“收”。结果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学生说到哪,教师就跟到哪;学生汇报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师没了主见,教学也失去了主次,不能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一节语文公开课上,教师要求一名学生表演童话故事中的小猪贪吃的样子。这名学生的座位在前排,他跟平时回答提问一样,面对讲台上的老师表演了一番。然后,老师说:“扮得真好!表扬他!”全体学生很有节奏地边拍掌边说:“棒!棒!你真棒!”这掌声如同队列训练时的脚步声,整齐划一,但不带一丝儿热情;这喝彩声如同小和尚念经,嗓门不小,却没有一丝儿色彩。孩子们脸上的笑容,生硬而不自然。  相似文献   

19.
一、评价的次数要适量 [案例]频繁的掌声 一次听课,执教老师说:“下面请小朋友读读书,看谁读得好!”学生纷纷站起来读书,老师不停地说:“你真棒!”“我们来鼓励一下!”小朋友机械地拍拍手,齐声喊道:“棒!棒!你真棒!”一节课下来,这样的“掌声”、“喊声”不绝于耳. 一节课短短的四十分钟用于这种无效评价的时间有多少?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以口头评价为主,且常用“你真聪明”表扬学生,认为这简单易行,容易“感动”学生.殊不知,教师专用口头语言评价次数愈多,对知识进程的影响就愈大,学生的单调乏味感就愈强.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我听了一堂语文课,一位教师在课堂中评价学生的语言大体有这么几种:“表扬表扬他(她)”“很好!”“你真棒!”“你真聪明!”“你读得真有感情!”“你听得真仔细!”如果学生第一次听到上课老师表扬他(她),他(她)会十分高兴,但次数多了,学生听了便会毫无感觉,还有可能失去激励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评价学生的语言应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我觉得教师评价的语言应充满爱心、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尊重、充满信任、充满着幽默与风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